第六章:敲定各氏族任务!顺手陶炉升级,传授木陶氏。
书名:原始酋长:从零开始的科技强国 分类:历史 作者:悠忧君 更新时间:2023-12-19 23:03:31
见此,苏白也甚为满意。他还以为会有不开窍的,没想到都这么听话。看来自己的威望确实够高。
毫无疑问的,有领氏也悉从吩咐。任由苏白操刀改革。
可能因为首领雄就是有领氏的人吧。也可能是他威望比自己想象的高。
但不管怎么说,第一步,已经走出。
于是,“第一次全体长老会议”结束,会议敲定如下内容:
即日起。
部族以武力建设为第一,食物尽量保证。
木陶氏负责后勤:包括原本的石矛武器制作,过冬的兽皮缝制、陶器烧制等。
加上新的,预警陷阱制作,新式武器、防具制作。
方谷氏,负责后勤兼防卫:包括在森林里收集浆果、坚果,处理食物负责为军伍做饭,积累过冬的树木薪柴。
另外,奉命派人跟随训练。
有领氏,进行大改造:原本四支狩猎队。除了继续狩猎的一队,其余三支共54人。进行五五制编队。
乃五人一伍,五伍一队。一队合25人,另设一队长。两队共52人。余两人,同两队长共4人,常为酋长护卫,兼传令之责。
……
这是他参考历史上大秦《商君书》的军伍编制“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屯”。又根据现有情况和沟通效率,而改造的编队模式。
能在当时存在的,必然符合当时的各种条件。
原始人打架,就首领雄所言,目前大家都一个样。
要么一哄而上,要么各自看情况出手。毫无章法组织度可言。
这也是吃喝都不够,也要咬牙组建军伍的原因。
在同等生产力下,军伍的战斗力,就取决于组织度和执行力。也就是军阵,和令行禁止。
五人成阵,可战两倍之敌。令行禁止,可再倍矣。
苏白仔细考虑过,以当下他们的综合素质,在战斗中接收、贯彻随时变化的指令。一人带四人的“改版大秦伍长模式”容错率最高。
兼顾战力的同时,灵活度已经拉满。
等经过几次战斗后,熟练了这种模式,再逐渐升级组织,最为稳妥。
……
会议结束,晨曦之光恰洒满大地。给这仲秋,点缀一层金黄。
苏白和巫羲来到部族聚居地时。丝丝烟火味已起。
不远处烟火浓浓,问过巫羲方才知道,那便是木陶氏,烧制陶器的窑火。
这让苏白很是好奇,便不急着去木陶氏老人会。绕路过来查看一番。
这是很简单的地窑。阴干的陶胚和干苇草堆放一起,而后堆放一层薪柴,再用苇草和泥巴,将整个柴堆覆盖。最终引火。酌情封口。
这样一次性窑炉,只要柴火够多,一次可以建造许多处同时工作。
但产量有了,缺点也很大。
“怪不得,陶岐老人说,成功的很少。”
看完苏白直摇头。和巫羲吐槽了句。
“诶?是窑没有祭祀好嘛……”
巫羲歪头表示疑惑,她并不知道这有哪点出问题。甚至还以为苏白这么说,是她没做好呢。
不过很快苏白就给了她一个轻轻的脑瓜崩,否认了她的猜想。
“是炉温。”
苏白颇感无奈。摆摆手随口解释道。
“炉膛太小,膛壁太薄不锁热,没有鼓风,加上柴火燃烧值不够。温度怎么可能上得去。没有足够的温度,自然做出来的易碎还漏水。”
“哦~哦!果然不愧是我神使大酋长!!”
巫羲眨着布灵布灵大眼睛,里边写满了你好厉害。
苏白:……
“行吧,毕竟你也不是专业的。看到那边两个正在盖窑的人没?去告诉他俩。停下,酋长有命令下达。”
毕竟一时半会儿,人的惯性思想难以改变。苏白也不和巫羲科普了,索性让她去跑腿。
这方面巫羲还是挺不错的,丝毫没有巫女的柔弱,来去如风般,很快就折转回来,圆满完成任务。
那两个人也同时停下手中活,站在原地等着苏白命令。
“我传你们一种新技术,等下按照我描述的建造。”
没有废话,言多失威。
苏白按照简易土高炉的建造方法。在地上划出印记,确定炉窑外围、壁厚。以及相应配套的两座小型木炭窑大小。同时给他们讲解用料和施工注意。
由于是阉割版的,用料都是他们建窑本就需要的苇草泥巴,少量木棍竹片作内部支撑。木炭窑更是直接,就是原本的窑,只是提前封口罢了。
因此二人理解的很快。
“感念大酋长赐教!!”
“感念大酋长!!我部得兴!”
看得出,二人十分激动,对着苏白躬身而礼,眼中满是喜悦。
他们如何不知,苏白所教的,正是昨天晚上在祭坛广场时所说的,‘加高窑炉就能让每一件都是上等陶器’的高炉!
这等技艺,都是部族秘法!如今竟然轻易交给他俩……
大酋长!博也!仁也!
“好了,你二人今日便建造此物。日过西山顶时。我会来看的。记得不可过急,底层干了再加高。”
没有理会二人是如何想的,苏白摆摆手,留下交代,便和巫羲离开了。
“是!不负大酋长!”
“酋长慢走!”
两人乐呵呵的目送苏白离开,无视周围传来的羡慕,埋头就是苦干。
……
另一边,二人来到木陶氏老人会,这是一所大窝棚——以苏白眼光来看确实如此,毕竟他们的房屋建造能力并不强,石器对木材的加工远不如金属。
自然,榫卯什么的就别想了,两根木头能连一块都算是难为他们。
日阻且长,脱贫工作犹待努力。
苏白独自感慨,走进木陶氏老人会。和三名老人会面。
没有过多开场白,现在大家心里都明白,敌人不一定什么时候就到,他们是在和时间赛跑。苏白干脆利落地将要求讲解明白。
“东北方,洌溪的源头处,是一大片竹林,可采伐大片,加工成短小竹筒,可能做到?”
“大酋长,虽然横着破开有些困难,但总归是可以的,”岐老思索一番,便肯定下来。
“时间的话,九百枚,约莫要三日。”
“好!便如此。”
苏白大手一挥,定下此事,将地上刚画完结构图的宽竹板推到岐老面前。
“介时,竹筒牵绳挂在林间,筒内挂陶片,布成一道防线,无风之地不会自响,若响,不是有人,便是走兽猎物。皆可让守卫队随即反应,出手降服。”
“对了,岐老,若有闲暇,也可做一些竹板竹条,烘干备用,加上黑炭,可作信息传递用。”
岐老点头,却是忘了应声,目光在竹板上不能自拔。似乎苏白画的立体竹筒示意图,让他隐隐顿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