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问心局之关键
书名:永光纪 分类:玄幻 作者:风起秋下月 更新时间:2025-04-22 09:38:11
繁星映夜幕,月光照古城,夜色愈深,大婚宴席徐徐推进,随着各种美酒珍酿,稀贵佳肴相继呈上桌来,彼时的山上山下,已然是纷纷沉浸到了推杯换盏的喜庆之中,尤其是山下那些酒楼香阁,人们放开手脚,胡吃海喝,早早便过渡掉了客套寒暄的无用环节,一个个宛若千杯闲少的酒中知己,一见如故的交心好友,无拘无束,举坛畅饮,豪气干云,痛快不已,那场面之欢乐融洽,甚至要远远超过天上那座云中宝灵宫,如此景象,在烬土这种人人皆敌,杀伐连天的血染之地,实属罕见,极为不易。
事实上,许多来自城外的修士都在为此无声垂泪,千古杀伐,征战不息,漫长而残酷的流血岁月,给这世间带来了太多生死,其中无数遗憾,只有他们这些底层的人最为清楚,那是一种极致无力的绝望,痛彻心扉的苦楚,永远都挥之不去,如今各族安定,天下总算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平和时期,人们再也无需每日提心吊胆的苟延残喘,从来没有像这样无所顾虑的放松过,倘若能一直如此,该有多好。
生如蜉蝣,命比草芥,愁云惨淡,何日方休。
天下,苦杀伐久矣。
众生,苦诸神久矣。
苦也,悲也......
宝灵宫内,宁启与各路高手几轮畅饮过后便先行离开了大殿,毕竟今日的东道主也不是他,作为主婚人,心意到了,随便庆祝一番就足够,没有那么多的礼节和规矩去讲究。
红妆飘荡,梨花簌簌,宁启刚走下宝灵殿台阶,便见一位貌美女子匆匆跑来,正是那位名为素芝的婢女,她双手贴住大腿,跪地低头,小声道:“城主,有两位客人来让我为您带路。”
宁启点点头,并未多说,自然知晓是夏欣和萧阳。
不多时,宁启跟着婢女素芝一路来到世字华宫,诸多高手察觉异样,先后自楼台阁窗上投去目光,宁启仰头与他们对视,依旧没有什么言语,只是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沿着那条云雾缭绕的亭台台阶步步登高。
一些人将视线转移,望向了那座位于极高处的赏花亭台,神色微变,急忙收回目光,没敢作多想,经过早先宝灵殿上的那场变故,他们早已确定亭台中那对男女的真实身份,自出现起便不时往那边去看,不过对于亭台中的两人的谈话,他们是只字未闻,不是做不到,主要是不敢,万一暗中窥听惹恼了里面那位,突然扫来一道凌厉的目光,绝对是一场避无可避的灾难,轻则惊破道心,当场跌境,重则性命堪忧啊,就算不是,当中场间众多高手面直接吐出一口血来,脸面往哪搁?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宝灵宫在酒里面下了毒,那误会可就闹大了。
进入赏花亭台,素芝移步来到禾瑛边上,两人皆是垂首弯腰,战战兢兢,连大气都不敢喘,对着宁启、萧阳和夏欣、还有苏诚各自行了一礼,而后识趣离开,去往亭台外,怕待会调遣回应不及时,所以决定守候在台阶最中间的位置,不该听的话,绝不会去听半句。
宁启两步来到桌前,没讲客气,直接落座,笑道:“我还以为你们真去偏殿了。”
“本来是打算去,人太多,还是这显得清净。”夏欣说道。
宁启点头,无奈笑道:“也是,众口不平,议论纷纷,还是这样显得舒畅,再者,夏姑娘和萧公子白天在殿内现身,现在十有七八都确定你们的身份了,若是往人前一坐,搞不好都得上来寒暄几句,客套来又客套去的,实在是麻烦,我可是深有体会啊,这一天下来,我估摸着这积攒了几百年的客套话都一次性说完了,在多说不出一个字来。”
萧阳和夏欣闻言皆是一笑。
宁启又道:“早先殿内发生的种种,想必夏姑娘都尽收眼底了吧。”
“不得不夸赞一句,宁城主无愧为心怀天下的大义之辈,字字珠玑,句句在理,说得好,好的不能再好。”夏欣由衷笑道。
宁启哈哈大笑,拿起桌上一只禾瑛在素芝回来前事先准备好的琉璃盏杯,满上酒水,缓缓举杯。
萧阳和夏欣皆举杯,三人轻轻碰杯,一饮而尽。
宁启放下盏杯,继续往里面倒酒,慨叹道:“心怀天下算不上,不过是厌恶了这个残酷而愚昧的世道,总希望这天下最终能有所改变而已,如果可以,我自当全力以赴,纵然身死,无怨无悔。”
“这便足够了。”萧阳笑意真诚。
宁启摇头苦笑,目光望向亭台外徐徐飘零的洁白梨花,沉默须臾,道:“于我本身而言,有着眼前这座火城,确实够了,但于天下众生而言,却远远不够。世人皆知,烬土乃自古杀伐的诅咒之地,万族争霸,乱天动地,漫长岁月以来,积攒的业障恶果数之不尽,每一次的杀伐,受苦的都是黎民众生,每一次的战争,必将伴随着万千家园的顷刻覆灭,我曾深受其害,切身体会过那种目睹身边亲人一个个离去的绝望和痛苦,而我的四位弟妹,也和我一样,都曾是些饱受乱世摧残的可悲之人,我们痛恨战争,厌恶杀伐,所以昔年我们五人以血立誓,终有一天,要共同创造出一个再无纷争,永世太平辉煌盛世,后来,我们建立了这座火城。
可当年的那个誓言,真的完成了吗?往往静下心来,神游于外面血色的天地中,我都会扪心自问,最终的结果似乎都一样,仍是没有,相比于外面的天地,当今火城的确称得上太平繁华,可这种自安于一隅之地的太平,和那些占山称王,画地为主的诸门众派又有何区别,无非是没看上去那么乱而已,世道依旧是原来的世道,烬土犹然是曾经的烬土,四方证伐,战火连天,血流成河,哀鸿遍野,天下除却多出一座火城外,没有任何改变。这难道就是我们五兄妹曾经雄心壮志,以血立誓要打造出来的太平盛世吗?至少于我而言,并非如此。”
说到这里,宁启缓缓收回视线,端起桌上盏杯,一饮而尽,萧阳和夏欣见状也悄然地端起盏杯,同他一起饮尽杯中酒,在两人看来,面前的这个男人,当得起他们一个由衷敬佩。
萧阳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答案,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在宁城主心中,真正的太平盛世,应该是怎样?”
宁启笑着反问,“在萧公子眼中,你觉得眼下这座火城,当真算得上太平吗?”
萧阳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天地安定,四方繁荣,即使在烬土之外,哪怕是俗世凡间,也称得上罕见。”
宁启接着问,“可如果在太平二字前面加上天下,再以整个烬土的目光去看,还算太平吗?”
萧阳深明所以,蓦然举杯敬向宁启,笑道:“宁大哥之胸襟,小弟心悦诚服,宁大哥之所愿,更无愧圣人也。”
宁启双手举杯,一饮而尽,缓缓笑道:“萧公子谬赞了,我始终相信,如果换作是你们,也一定会这么去想。实不相瞒,昔年我之所以无惧生死,不顾四位弟妹的劝阻,毅然决然走出火城,选择前去舍命相救夏姑娘,除却相识一场和不愿见到整个烬土毁于一旦外,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你们离开火城后那三年的所作所为。
说来当真可悲,诺大的一座烬土,历代至今,那么多坐镇天地的神道巨擘,执掌秩序的人间霸主,到头来全都是些自命不凡,眼高于顶的愚昧之辈,一个个死忠于仇恨,自安于杀伐,竟从未有人觉得,这是一条必将走向灭亡的取死之道,最后还得需要些外来者率先在烽烟中树立一杆反抗的旗帜,以身作则,救治众生于绝望苦难,这是一种幸运,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难道我烬土无数众生当真就无能可怜到连自救都不能了吗?实在是让人惭愧难当。
从那时起,我就深刻的明白,这个世道真的需要作出改变了,我开始期待,是否有朝一日,太平能不再仅限于火城,烬土也将不再仅有一座火城,哪怕无法皆尽人意,至少能尽可能少去许多的生离死别和遗憾悲剧,但光是期待没有用,还得付诸行动,可究竟要怎么去做?天下各族如此,一昧杀伐,不思进取,如果不从源头上解决根本,那就永远都不可能成功实现。
我本以为,这注定会是一场痴心妄想,直到神品火源石引动的灭世浩劫爆发,天道意志在众生哀嚎声中彻底复苏,世间神王因此绝迹,自此天地格局得以重新洗牌,大势所趋之下,纷争皆止,各族陷入了短暂的沉寂,而曾经的不可能,似乎也迎来一个巨大的转机,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没人知道,接下来局势会如何发展,一旦失去天道意志的镇压,搞不好烬土又会恢复到以往,这样下去,离覆灭就真的不远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没想到夏姑娘竟会突然重返烬土,当你说明来意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期待见到了曙光,一个足以颠覆这个世道的变数出现了。
可惜,人力终有穷尽时,仅凭我一己之力,是断然无法做到挽天地之倾倒,扶山河之翻覆的,所以我就只能选择从小去做起,从人心去改变,我希望可以借此大势警醒众心,然后合力去推翻现有章法,进而扭转这个该死的世道,重建新秩序,让天地恢复正轨。我知道这会很难,但我还是想要尝试,做成与否都无关紧要,只要做了,哪怕付诸性命,我也在所不惜,无怨无悔,唯一让我担忧的是,火城可能会因此大受牵连,但没办法,天下种种,皆有代价,世间从未存在本而就有的太平,全是用累累尸骨堆积出来的,再者,人生于天地之间,除了索取,总该要给予一些回报,否则,天地何以孕育众生,天地......本是众生之母啊。”
萧阳深以为然,久久未语。
夏欣开口说道:“其实宁城主大可不必这么如此麻烦。”
宁启自顾自喝了一杯酒,依旧是笑着反问了一句,“夏姑娘,可愿去做那个烬土共主?我相信,只要你愿意,茫茫烬土,普天之下,绝不会有任何人生出反抗之心。”
夏欣同样自顾自喝了口酒,淡淡回道:“如果我想,现在已经是了。”
宁启点头,深以为然,他摇头笑道:“这就对了,这就足够了。俗话都说,家丑不外扬,自家事要自己管,如果说连自己的家事都管不了,那么这个家,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可俗话又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朋友两肋插刀,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萧阳回应,知道宁启并不是见外的意思。
宁启苦笑,“理是这么个理,但如果这个家真的已经落魄到需要朋友的鼎力相助才能勉强维持下去,萧公子觉得还能长久吗?我知道,以夏姑娘如今的道行,想要强行制衡烬土,逼迫各族就范,不过易如反掌,我也知道,如果让夏姑娘出手,绝对不会像我这么麻烦,且效果还会是肉眼可见的显著,可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一旦萧公子和夏姑娘离开烬土,难免不会再生变故,到时哪怕各族会因为我们之间的关联而对火城心存忌惮,在一段相对漫长的岁月中都不敢贸然出手,但久而久之,谁都料不准,他们是否会忽然显露獠牙,酿成大祸。毕竟,谁会心甘情愿去遵循别人制定的规矩。
当然,我虽不如夏姑娘十之二三,可凭借这座火城的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想要强行攻杀进来,无异于痴人说梦,怕就怕更遥远的将来,火城若是没了我们这些执掌者坐镇,又会怎样。那些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去谈,为时尚早,先顾好当下再论,总而言之,夏姑娘做的已经够多,不能再多了,烬土的事,终究还是烬土自家人来管更合适,除非夏姑娘愿意去做那个烬土共主,如此,天下必将彻底安定。”
话落,宁启举起酒杯,萧阳和夏欣皆举杯,三人一饮而尽。
宁启又接着说道:“不过这件事上,其实我和夏姑娘心里的想法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大同小异罢了,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今日大殿内的一场推心置腹,这是我宁启当着诸门众派的面,赐予天下的一场问心局,至于最终结果,夏姑娘一目了然,似乎还能算是较为不错,至少有些人的良知还未彻底泯灭,那就可以尝试挽回,而我真正要做的,是建立于这场问心局之上,不仅要为接下来的火城树立一个不可冒犯的赫赫威名,同时也是在给予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我火城今日坦诚相待,绝不以势压人,愿意放下身段,主动求和,要么今后平等共处,一起将世道变得更好,要么我火城就遂他们所愿,借势化作烬土当世新巨擘,此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来犯我,就地镇杀,总之决定权摆在这里,心甘情愿也好,刻意奉承也罢,选择只有一次,就看他们今日过后能否把握得住,如果他们还是冥顽不化,将我火城视作威胁,执意来犯,那么将来通道之事,肯定就不用想了,到时夏姑娘要不要出手,随意便是。
不过,我想那时估计都不需要夏姑娘出手了,一旦通道构建功成的消息面世,自会有人争先恐后来为我火城辩护,绝大部分必定都是因为夏姑娘现身的大势所趋,不得已而为之,但也不排除会有一小部分是真正心甘情愿的来相助譬如永昼城,其实双方都心知肚明,之所以这场联姻能顺利到没有任何争议,无非就是因为夏姑娘的存在,历经当年一战,他们很清楚,我火城和夏姑娘的关联不容小觑,一旦夏姑娘将来重回火城,会意味着什么,如果那时火城志在天下,那么提前联姻则是最佳的选择,哪怕火城无心天下,联姻也是有益无害。
可以说,在夏姑娘今日现身之前,永昼城看重的还是将来大势,甚至当时夏姑娘现身之时,我想他们依旧是这样的想法,但在问心局之后,一切就变了,我虽然与那东方凌天的相处不算多,但也私下了解过不少,知道他是一个可明判是非,审时度势的人,所以,他一定能做出一个最正确的选择,不为天下,也为永昼城的将来,毕竟自此之后,火城和永昼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而这就是问心局的根本所在,我只需要那被唤醒的小部分良知,便足以尝试颠覆这个世道,而那绝大部分的不得已而为之,其实都可有可无,只要有那些真心实意的势力前来鼎力相助,即便不久后的将来没有夏姑娘坐镇火城,天下亦可定矣。当然,世道险恶,人心思变,防人之心不可无,可以选择相信旁人,但不能保持绝对的相信,所以火城本身的实力,才是其中至关重要的重中之重,这个,我会慢慢的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