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织工之进:技能跃升
书名:隐隐谋略:官场风云 分类:历史 作者:初墨雅士 更新时间:2025-02-27 12:56:20
“这……”顾青岩看着面前一堆不知所措的工人,喃喃自语。原本设想的热火朝天的培训场面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迷茫和焦虑。他低估了工人们基础的薄弱程度,也高估了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复杂的机械原理,精细的操作技巧,对这些习惯了传统手工操作的工人来说,无异于天书。
张织工涨红了脸,笨拙地摆弄着新式织机上的零件,却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汗水从他额头滑落,滴在崭新的织机上,仿佛也滴在了顾青岩的心上。“这…这也太难了!”张织工懊恼地一拍大腿,语气中充满了挫败感。
周围的工人们也纷纷附和,原本燃起的学习热情,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迅速冷却下来。有人小声抱怨着:“这玩意儿比绣花针还难使唤!”,有人则开始怀疑:“顾公子是不是在诓我们?这东西真的能织出布来?”
李染匠虽然依旧沉默,但紧皱的眉头和不安的眼神,也显示出他内心的焦虑。他尝试着按照顾青岩的指导操作,却总是不得要领。染料的配比、温度的控制,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
看到这种情形,凤婉兮走到顾青岩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说道:“青岩,别着急,慢慢来。”她知道顾青岩此刻的压力,也知道工人们的难处。
顾青岩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出解决办法,否则不仅培训计划会失败,还会失去工人们的信任。他环视了一圈,目光落在一个年轻的女工身上。那个女工名叫小翠,虽然年纪不大,但手脚麻利,学习也比较认真。
“小翠,”顾青岩走到她面前,“你试试这个步骤,先这样,再这样……”他放慢了语速,将复杂的步骤分解成简单的动作,并耐心地示范了几遍。
小翠按照顾青岩的指导,一步一步地操作,虽然有些生疏,但总算完成了整个流程。看到小翠成功操作,周围的工人们也重新燃起了希望,纷纷围上来请教。
然而,进度缓慢的培训,依旧让一部分工人感到沮丧。有个年轻的工人丢下手中的工具,抱怨道:“这也太慢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啊!我还不如回去用老织机呢!”说完,他转身就要离开。
“等等!”顾青岩叫住了他,“我知道学习新技术不容易,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学会。而且,学会了新技术,你们就能织出更好的布,赚更多的钱……”
年轻的工人停下了脚步,却没有回头。他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
顾青岩深吸一口气,他知道纯粹的鼓励对这些为了生计奔波的工人来说远远不够。“这样吧,”他提高了声音,吸引所有人的注意,“我会根据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和熟练程度给予奖励。最快掌握新技术的,不仅能获得额外的工钱,还能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工种。”
此话一出,原本有些低落的氛围瞬间活跃起来。工人们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对他们来说,额外的工钱和选择工种的权利,是实实在在的激励。
顾青岩趁热打铁,将复杂的机械原理和操作技巧,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步骤,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讲解。他甚至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制作了模型,进行演示。这种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工人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还将工人们分成小组,进行互相学习和帮助,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小翠率先掌握了新式织机的操作技巧,织出的布匹质量上乘,速度也比传统织机快了许多。她获得了顾青岩的奖励,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其他工人们看到小翠的成功,也更加努力地学习。
李染匠在顾青岩的指导下,也逐渐掌握了新染料的配比和温度控制技巧。他染出的布匹颜色鲜艳,不易褪色,深受顾客喜爱。
工人们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原本冷清的工坊,如今充满了活力,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新式织机发出有节奏的咔哒声,仿佛一首欢快的劳动之歌。
然而,就在培训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股暗流正在涌动。王丝绸商得知顾青岩的工坊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心中嫉妒不已。他担心顾青岩的崛起会威胁到自己的生意,于是暗中买通了几个工人,让他们在培训中故意捣乱,破坏培训氛围。
这几个被买通的工人,表面上装作认真学习,实际上却在暗中使坏。他们故意把零件装错位置,把染料的比例弄错,甚至在工坊里散布谣言,说新技术根本行不通,顾青岩是在骗他们。
起初,这些小动作并没有引起顾青岩的注意。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坊里的气氛开始变得微妙起来。一些原本积极学习的工人,也开始变得犹豫和怀疑。
这一天,顾青岩正在指导一个工人操作新式织机,突然听到旁边传来一阵嘈杂声。他转头一看,发现几个工人正围在一起,争吵不休。
“这新织机根本不好用!我用了半天,连一块完整的布都织不出来!”一个工人大声抱怨道。
“就是!我看顾公子就是在骗我们!这新技术根本行不通!”另一个工人附和道。
顾青岩走到他们面前,眼神锐利地扫过众人,“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被王丝绸商买通的工人,装出一副委屈的样子,“顾公子,这新织机太难用了,我们怎么也学不会……”
顾青岩看着他,嘴角微微上扬,“是吗?既然你学不会,那不如我们来比试一下……”顾青岩嘴角噙着自信的微笑,环视一圈说道:“既然有人质疑新织机的效率和实用性,那不如我们现场比试一番。就以织出一匹特定花纹的布料为目标,用时最短,质量最佳者胜。”他指着其中一个叫嚣最厉害的工人,“就从你开始吧。”
被点名的工人脸色一变,他本就是受人指使来捣乱的,哪里会操作新式织机?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能坐上织机。其他几个被买通的工人也纷纷低下头,不敢与顾青岩对视。
“怎么?不敢了?”顾青岩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既然不敢,那就不要再散播谣言,扰乱人心。”
他不再理会这几个心虚的工人,转身走到一台新式织机前,熟练地调整经线、纬线,脚踩踏板,手梭飞快地穿梭,复杂的提花动作在他手中行云流水般流畅。咔哒咔哒的机杼声,仿佛一首充满节奏感的乐曲,在工坊里回荡。
围观的工人们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娴熟的操作,新式织机在顾青岩手中仿佛活了过来,一根根丝线在他指尖跳跃,很快便织出了一块精致的花纹。
不到半个时辰,顾青岩便完成了一匹布料的织造。布面光滑平整,花纹清晰精美,远胜传统织机织出的布匹。
几个捣乱的工人脸色煞白,他们知道自己露馅了。顾青岩没有当众揭穿他们,只是淡淡地说了句:“事实胜于雄辩。”
其他工人们见状,纷纷对顾青岩投以敬佩的目光。他们亲眼见证了新技术的优势,也看到了顾青岩的真本事,心中的疑虑一扫而空,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
人群后方,凤婉兮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微笑。她为顾青岩的机智和能力感到骄傲。她知道顾青岩不喜欢在工作时被打扰,便悄悄地准备了一杯清凉的酸梅汤,放在一旁的工作台上。
顾青岩完成比试后,感觉有些口渴,便拿起酸梅汤一饮而尽。酸甜的滋味瞬间驱散了暑气,也让他感受到了凤婉兮的细心关怀。他转头看向凤婉兮,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张织工走了出来,他神情复杂地抚摸着一台老式织机,浑浊的眼中充满了不舍和迷茫……“公子,这些新织机,真的……真的比我们祖传的手艺还要好吗?”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似乎在问顾青岩,又似乎在问自己。顾青岩放下手中的酸梅汤,看向张织工,眼中带着理解和尊重。“张师傅,我知道您对传统技艺的感情深厚,但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新式织机并非要取代传统手艺,而是要将它发扬光大。想想看,有了新织机,我们可以织出更多更精美的布匹,让更多的人穿上我们织的衣裳,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张织工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公子,老朽织了一辈子布,这双手早已习惯了老式织机的节奏。新织机虽好,但它少了那份人与机器之间的默契,少了那份融入每一根丝线的情感。”
“张师傅,您说的‘默契’和‘情感’,并非来自于织机本身,而是来自于您对织造技艺的热爱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这种精神,无论使用哪种织机,都不会改变。”顾青岩走到一台新式织机前,“您看,这新织机虽然操作不同,但其原理与老式织机并无太大差异。它只是将一些繁琐的步骤简化,让织造更加高效。您不妨试试,或许您会发现,新织机也能承载您的‘默契’和‘情感’。”
张织工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走到了新式织机前。在顾青岩的耐心指导下,他试着操作起来。起初,他的动作有些生疏,但很快便找到了感觉。新织机的流畅和高效让他惊讶不已,他仿佛看到了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的希望。
看到张织工的态度转变,顾青岩心中一喜。他知道,只要老一辈的织工能够接受新技术,那么推广新式织机的工作便会顺利许多。接下来的几天,顾青岩除了指导工人操作新式织机外,还根据工人们的反馈,对织机进行了一些小改良。他借鉴了现代机械工程学的原理,对踏板和梭子进行了优化,使得操作更加省力,效率也进一步提升。工人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很快便掌握了新式织机的操作要领,织出的布匹质量也越来越好。
工坊里的气氛热火朝天,每个工人都充满了干劲。凤婉兮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对顾青岩的敬佩之情更深。她知道,顾青岩不仅仅是一个精明的商人,更是一个心怀天下,致力于改善百姓生活的人。
看着堆积如山的精美布匹,顾青岩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知道,随着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升,他即将在布料市场掀起一场风暴。然而,他也明白,王丝绸商不会坐视不管。他转头看向凤婉兮,“接下来,我们……”他的话还没说完,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