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39章 御甲

书名:咦,趋同演化 分类:历史 作者:老牛弹琴 更新时间:2025-04-01 01:53:33

换源:
 

  “肖大郎你说骑兵跑来跑去的,挺热闹是吧?”辛明玉笑了两声问道。

“是啊,我一个外行就只能看到热闹啊!”

“那些骑兵是传信的,给别人传信、给自己传信。”辛明玉想了想接着说:“先说两军对阵时的传信吧。领军将领要随时知道旁边的友军准备得如何了,在哪个位置;自己这边的情况也得让友军知道,还要让上峰知道;最重要的是还得探查对面敌人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行军途中更得派出斥候查看前方、两侧、后方的情况。”

“哦,若是这些派出的传令兵、报信兵、斥候在估算的时间内没回来是不是可以判定某个地方出问题了?那又该如何解决?”

“看情况而定,两军对垒时一般不会出问题,问题大多出在行军赶路和野外驻扎的时候。斥候要是过时未归,就得保持戒备,加派斥候探明情况。”

“呃,能分得这么细致,小玉督尉看来确实是军中翘楚!”肖海带着调笑夸了一句。在肖海的印象里,冷兵器战斗就是两拨人拿着刀枪剑戟依据阵形对砍开片,看谁更悍勇,刀更快甲更厚…

“能不细致嘛,都是多少辈人传下的经验。而且传递信息还有区别呢!”不知不觉被夸了一句,辛明玉好像谈性更浓了。

“什么区别?”肖海觉得自己是说相声揍哏的,但并不妨碍他加深理解。

“斥候是打探敌人的消息往回传的,得隐蔽不能被发现;传令兵和报信兵则是要亮明旗甲穿地过界地让人都知道…”辛明玉端起水杯喝了一大口,说这么多有点渴了。

“那要是报信的和传令的迟迟未到呢?”

“沿途都有驿站,备有人员和马匹,方便轮换。令信传到是要回去缴令的。要是令信过时不到,那可就有好戏看了!”

“该怎么办?”

“两边都会派出人马沿途排查,看看哪里出了问题。最坏的情况就是报信或传令的被不开眼的人截杀。”说到这辛明玉咧嘴笑了笑,“事发地附近,别说土匪、山贼杀干净了,就是树上的雀巢、地下的耗子洞都得给掏干净!”

“蚂蚁窝都得拿水浇一遍!”肖海附和着说。

“哈哈,对!军报、军令、王命…何其紧要,关乎多少将士的生死前途,必须严苛!”辛明玉都被逗乐了。

“要是事发地附近没有土匪山贼呢?”肖海问道,有些恶人胆大包天、穷凶极恶,见到传令兵的优良马匹和装备起了歹心,杀人夺货之后跑了或是隐藏起来,这种情况也不是不可能。

“那就扩大搜索范围,若是机要情报,事务紧急,而且在限时之内找不到案犯和信件。”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那就只有把事发地附近的村落依律清理干净!”

“清理干净?全杀了?那不是屠村了喽?”肖海无比震惊!这不就是反动政府么,统治能长久得了吗!

“喂,肖大郎注意你的用词。屠村是为了泄愤,不分清红皂白地见人就杀。”辛明玉赶忙纠正。

“有什么区别?你不是说清理干净吗?”

“小孩、幼童会被留下,交给官府安置。事件也会记录存档。”辛明玉声音明显低沉了下来。

“唉,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

“八百里加急文书应该听过吧?传信士兵旗甲鲜明,说明事态紧急,信令丢失关系成千上万人的生死。劫杀传信兵的细作可能藏在村民之中,短时间无法查辨,所以只能如此了。”

“这种事常见吗?”

“不多!敢劫杀传递信令士兵的大多都是意图谋反的。贪财货的氓流劫杀,当地府衙知道后半天就能破案。”

肖海还想说点什么,想了想好像只有这样才高效简洁。加急文书、机密信令之类的都是涉及到灾情、军情、边境险况之类的大事,出了问题不迅速处理那死的人只会更多。

第二天,队伍天没亮就启程了。

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加上前一晚辛明玉的知识普及,肖海一路都在思考着冷兵器时代传递信息的方法。对照着地球上学到过的一点古代战争知识,查缺补漏。

京安城越来越近了,附近的村庄却没有显现出皇城近郊的兴盛样子。更多的是破败调零!还好,肖海看到很多人虽穿着简单却在奋力搭建房室,任何时候,重建家园的景像总能给人希望。

一路上际陆续续有府兵前来道别,辛明玉总是好言宽慰,府兵不论伤残脸上都带着希望的神色,毕竟冲联人围城后又不得不退走,参与阵仗的府兵都立功了!而从大峡立国至今还没人敢贪军功和抚恤,活着的人拿到军功奖赏可以改善生活。而战死的同袍的抚恤金则更多,只要家人不乱来、勤勤恳恳的,衣食无忧倒不成问题。

路过村庄,经过河流,越过山川…当转过一个山?,看到那堵黑灰色的城墙突兀地横亘在大地上时,整个队伍一瞬间安静了下来!呼吸都变得沉重了起来:终于到家了!

肖海看着旁边眼神明显有些呆滞的辛阿四,很是不解!

伤兵营被拆完后,物料被堆放在空地上,村民第二天搬运,为防止陡生变故,辛阿四和其他几个府兵被安排留下善后,维护秩序,不让村霸混混捣乱。前一天快扎营时才追上大部队。

有府兵来向辛明玉和肖海这两个长官告别时,辛阿四有时还打趣调侃几句,咋现在看到城墙就变成呆傻模样了?肖海暗想这些土著又是当兵的,出征、回朝之类的不是常事嘛,堡垒城墙更是个常见物事,有必要这么激动吗?旁边还有个微张着嘴流泪的,哦,是吴阿六那小子!

河边的柳树枝叶繁茂,垂下的枝条像一排厚重的绿门帘随风舞动。通向城门的路就躺在这绿帘之下,看着城墙就在不远处,真走起来却也不近!穿过宽大的石桥,肖海看见城门口处站着两排甲士,高大威武盔甲鲜亮手持画戟。

“古人迎接班师的仪式确实庄重!”肖海嘟囔了一句。

“叔,过了安桥,就算是正式回京了,你也不算正式武官,待会辛明校尉下了令,你就先回家吧,老祖宗和家里人都等着呢。”肖善在一旁提醒道。

原来那道宽大的石桥叫安桥!

快到城门口时,只见辛明玉带着两名亲卫策马上前向着队伍喝了一声:“止步!”随后下马又大喝一声:“泾原道总管下辖粮食督运辛明玉见过太子殿下。”说罢右手抚胸向着城墙上方低头行礼。

队伍中其余人也都照做。

肖海向着城墙上方望了一眼,原来城墙上的箭楼前站着一群人拥簇着一个半大小子,身着红黄色服饰正挥手致意。身旁旗帜鲜明。

太远了肖海也看不清,估摸着是贺坤,辛明玉倒是从旗帜和服饰上知道那人的身份。

“所有人,御甲归刀,入城。”辛明玉下了最后一道军令。接着走到城门口处御下配刀马槊和盔甲放在一架空着的板车上,向着肖海喊道:“肖大郎,等我去兵部缴了令就去找你。”随后便进入城门。

众人纷纷效仿,府兵、民夫、辅兵…虽人数众人却不显嘈杂。

这么简单?肖海记得影视剧和书中描写的军队归来回城特别是皇城,那情景好像更加繁杂。有大领导讲话,完了还有宫女或者是队伍中迎接的家眷帮忙御甲…

“小善,咱大峡实行府兵制,军械马匹之类的有些是自备的,这样放在一堆,自己的东西以后怎么确认?”

“叔啊,你到底忘了多少东西啊?”

“…”肖海无奈地笑了笑。

“那些刀枪之类的器械在手柄处缠有麻布,若是自备的,麻布里会写着士兵的信息,兵部查验后会归还,有些破损的还会给修缮好。盔甲也有麻布作衬里,当然了有盔甲的府兵不多而且得有兵部备案。”

冷兵器世界,盔甲不得私藏!在哪都一样。

“那辛明玉能有几套?”

“两套。”

“等哪天你叔我也要弄几套耍耍。”想到和环辛明玉这等高壮身材顶盔拇甲的样子确实威风而且防御力惊人,寻常刀剑根本伤不到。

“叔啊,咱可不兴乱说。私造甲胄可是大祸,辛明玉他们是武将世家而且他本人立有军功,才得批准可持有两套甲胄还得时常接受查验呢!”肖善被这句话吓一跳,赶紧压低声音简单地给自家小叔科普两句。

“看来也不是谁想有就有啊!”肖海捏着下巴也不知在想着什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