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一百零八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书名:续唐 分类:历史 作者:窝煮沉浮 更新时间:2025-05-15 02:13:15

换源:
 

  王存勖迎着众人各异的目光,神色平静,缓缓开口分析起天复二年天下的局势

“诸位,当下看似汴梁军势大,对河东形成重压。但放眼天下,各方势力盘根错节,矛盾重重。汴梁虽强,却也不敢毫无顾忌地倾巢而出全力攻打河东。”

他微微踱步,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

“西边的凤翔李茂贞,一直对汴梁心存戒备,时刻盯着汴梁的一举一动,若汴梁在河东投入过多兵力,李茂贞必然不会错失良机,定会在其后方有所动作。南边的淮南杨行密,也野心勃勃,正欲扩充势力范围,汴梁若深陷河东战事,杨行密怎会放过这制衡的好机会?”

整理了一下思绪,王存勖接着开口说

“再者,汴梁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权力争斗暗流涌动。此次出征河东,耗费巨大,若战事久拖不决,内部矛盾必然激化。所以,综合种种因素,汴梁很难长时间维持对河东的大规模进攻。在之后的几年里,河东大概率会迎来一段没有大规模战事的安稳时期。”

然后他得出结论

“既然如此,此时选择求和,既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存河东的实力,又能利用这段和平时期休养生息,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待他日时机成熟,再图进取,方为明智之举。”

众人听着王存勖条理清晰的分析,表情逐渐发生变化。

王存勖这边的人,先是一脸的震惊与疑惑,随着王存勖的讲述,渐渐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王存孝微微点头,眼中重新浮现出对他的信任与敬佩。

周德威三人原本失望的眼神慢慢明亮起来,紧绷的脸庞逐渐放松,脸上浮现出一丝惭愧,意识到自己刚才误解了王存勖,心中暗暗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王存信几人与王存勖不对付的人,脸上的冷笑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与沉思。

他们不得不承认王存勖的分析头头是道,心中虽仍有些不情愿,但也无法反驳。

王克用原本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轻轻颔首,认同王存勖的观点。

之前心中的不悦早已消散大半,此刻认真思考着求和策略的可行性。

但是会客厅里气氛还是很凝重,众人都紧盯着王存勖,等着他对河东未来局势的论断。

王存勖神色笃定,率先打破沉默

“依我看,天复二年往后的几年,河东大概率不会有大规模战事。”

此言一出,众人顿时炸开了锅。

王嗣源皱着眉头,满脸怀疑地问道

“世子,这天下如今战乱纷纷,汴梁对咱们河东虎视眈眈,你为何如此肯定往后几年无战事?”

王存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老如今天下格局,各方势力相互制衡。先说朱温,他虽野心勃勃,一心想要吞并各方,但他眼下麻烦不少。内部朝堂争斗激烈,新贵旧臣之间矛盾重重,朱温忙着平衡各方利益,稳固自己的统治根基,这需要耗费他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您想,他哪还有多余的心力大举进攻河东?”

王克宁领忍不住插口道

“话虽如此,可朱温兵力强盛,若是不顾一切强攻河东呢?”

王存勖摇了摇头,耐心说道

“各位有所不知,朱温虽强,但周边强敌环伺。西边的李茂贞,一直对朱温心怀警惕,只要朱温在河东投入过多兵力,李茂贞必定会在西线有所动作,朱温不得不防。还有南方的杨行密,早就对中原地区有觊觎之心,一旦朱温后方空虚,杨行密岂会错失良机?朱温腹背受敌,绝不敢轻易倾巢而出攻打河东。”

王存信质疑道

“即便外部有压力,可朱温若是铁了心要拿下河东,集中兵力速战速决呢?”

王存勖目光炯炯,回应道

“这更不可能,连年征战,百姓困苦不堪,各地赋税沉重,民怨已在悄然滋生。朱温若再强行征兵征粮,发动大规模战争,国内必然动荡不安。他必须先安抚民心,恢复生产,稳定内部局势,否则后院起火,他的霸业也就成了泡影。所以,综合这些因素,只要咱们不搞事情,未来几年河东会相对安稳。”

众人听了王存勖这一番详细的解答,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对他的分析觉得有几分道理。

王存勖的一番分析让众人陷入沉思,这时,王存信又忍不住开口质问道

“世子,你说河东之后几年无战事,可这天下局势瞬息万变,你凭什么如此确定?”

王存勖微微一笑,目光沉稳地看向众人,缓缓说道

“这其中关键,便在于朱温此人。朱温野心勃勃,手段狠辣,但他有一个致命弱点,那便是他的妻子张氏。”

众人听闻,皆是一脸疑惑,不明白朱温的妻子与河东战事有何关联。

王存勖见状,继续解释道

“张氏聪慧过人,见识不凡,自朱温起事以来,她在朱温身边出谋划策,多次劝阻朱温冲动行事,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灾祸。朱温对她极为敬重,言听计从。可以说,张氏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朱温的野心与暴行。”

顿了顿,王存勖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然而,据我所知,张氏身体一直欠佳,恐怕要不了多久便会撒手人寰。一旦张氏离世,朱温便没了这层约束,必定会彻底展露自己的真面目。没了张氏的制衡,朱温会将更多精力放在内部权力斗争以及扩张自身势力上。他会忙着清除异己,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还要应对来自各方势力的觊觎与挑战。如此一来,他哪还有多余的精力与兵力来对付河东?”

众人听到此处,不禁恍然大悟,脸上的疑惑渐渐被惊叹所取代。

那位之前质问的将领微微低头,心中暗自佩服王存勖的洞察力。

一直没有开口的张承业则是满脸兴奋,眼中闪烁着光芒,赞叹道

“世子果然高见!如此深入透彻的分析,实在令在下大开眼界。”

就连一向对王存勖心怀不满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王存勖的推测合情合理,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默默点头。

王克用坐在主位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欣慰

“你这番见解独到深刻,那求和一事倒值得仔细斟酌。”

整个会客厅里,众人对林羽的态度因这一番分析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质疑声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他智慧与见识的认可。

但是王克用还是有些微微皱眉,目光锐利地看向王存勖,沉声道

“你说这几年河东无战事,难道这几年我们就什么事情不干吗?任由朱温这么猖狂?眼睁睁看着他不断壮大势力?”

王存勖恭敬向王克用行了一礼,而后从容说道

“当然不能无所作为。我有三策,诸位静听。”

随后王存勖缓缓开口说出自己的计策

“第一,便是加强河东的防御工事。我们应加固各城城墙,修缮堡垒,完善防御体系。同时,训练精锐士卒,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与应变能力,确保河东之地固若金汤。如此一来,即便朱温日后有异动,我们也能凭借坚固的防御与之周旋。第二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只有储备充足的粮草物资,才能保障军队的供给,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而且,丰富的物资储备也能增强河东的经济实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当下朱温急于称帝,引得各方瞩目,树大招风。我们此时切不可盲目跟风,过早暴露野心。低调行事,韬光养晦,暗中积聚力量。待时机成熟,水到渠成之时,再图大业,方能事半功倍。”

王存勖说完然后丝毫不脸红的说道

“古人云‘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王克用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口中喃喃重复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眼中渐渐浮现出坚定与睿智的光芒。

“求鲜花”、“求打赏”、“求收藏”或“求月票”上架需要谢谢各位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