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四章 三教根袛,立教称祖!

书名:雪中:悟性逆天,开局复国西楚! 分类:仙侠 作者:咕噜叽里 更新时间:2025-05-09 01:20:36

换源:
 

  曹长卿兴致愈浓,袍袖一卷,水塘上方猛地响起一道砰然巨响。

潭水倒卷形成漩涡,却是与之前方向相反,倒卷向空中。

奇妙的一幕出现,大半潭水都被曹长卿以气机卷集向空中,被陆沉所掌控的那方水波仍旧平静无比,根本不曾流向已经干涸的塘底。

就像是蛋糕被切出一角,那一青一红两尾鲤鱼依旧闲适游荡,殊不知整座水塘已经是翻天覆地。

好似一阵清凉秋风拂过,陆沉微微一笑,只是伸出双指在空中轻轻一扣。

陆沉身前登时立起一道模模糊糊的剑气帘幕,涟漪阵阵。

那被曹长卿掌控的大半潭水,如同飞瀑倾泻,落在剑气帘幕之上。

来势汹汹,却无法撼动剑气帘幕分毫,只能无功而返,重新流回水塘之中。

曹长卿目露讶异之色,就此止住斗法。

陆沉也终于将插在水塘中的手指抽回,水塘再次恢复原样,好似刚刚的波翻浪涌根本不曾发生过一般。

曹长卿感慨道:“是先生杞人忧天了。”

曹操长青原本以为陆沉一步跻身大天象境,是太过心急,太想在复国一事上助他一臂之力,如此难免根基不稳,得不偿失。

但方才一番斗法,陆沉无论是气机还是境界,都要胜过曹长卿。

论气机雄厚程度,曹长卿不如陆沉,输得很彻底。

而曹长卿以天象气象再行试探,陆沉却始终将自身境界压在指玄,只守不攻,曹长卿竟是无计可施,足以看出高下。

陆沉压境,就是为了告诉曹长卿,他已将金刚指玄两境感悟尽数收入囊中,这才跻身天象,一步来至陆地神仙的门槛前。

更让曹长卿感到惊奇的是,陆沉在剑道上的造诣居然也是极高。

刚刚那道剑气帘幕,不过是陆沉随手为之,却能抵挡住大天象境的境界倾压。

曹长卿很清楚,陆沉从未有过练剑,更不是什么先天剑胚,可正因如此,陆沉剑道之高才难以揣测。

曹长卿一时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陆沉是他亲手抚养长大的,能够看到他唯一的学生能有如此之高的武道成就,曹长卿内心极为欣喜,更是欣慰无比。

但陆沉十年来只是读书,不曾有半点修炼,眨眼间便成为与他实力相当,甚至很有可能要高出数筹的武道大宗师,要说不震惊绝对是假的。

按理说曹长卿本不该这般失态才对。

当年西垒壁一战后,西楚大势已去,北凉军攻破皇城之时,曹长卿尚在南方领兵。

大厦将倾,即便曹长卿也独木难支,只得遁走江湖。

仿佛在一夜之间,曹长卿便从弓马不熟刀剑不谙的文弱书生,摇身一变成为一力当百万的武道大宗师,二十年来两次武评稳居前三甲。

但曹长卿却知道,他能这么快跻身天象,是得西楚残余气运,以儒家身份破境,算是走了三教中人的道路。

可陆沉却是按部就班地由九品入一品,金刚指玄天象三境尽得其中玄妙,最后止步大天象境,距离陆地神仙境仅有一步之遥。

而且先前在陆沉破境之时,曹长卿已从漫天异象中推断出陆沉还兼修儒释道三教学问。

即便是曹长卿这般人物,一时间也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陆沉这时轻声唤道:“先生?”

曹长卿抬眼看向他这位唯一的学生。

陆沉微微一笑,随后正襟危坐。

只见陆沉抬手结印,先凝宝瓶印,再先后结说法、无畏、降魔三印,又结出佛家三百六十五印。

印伽悬于虚空,金光普照,仿佛造就出一方琉璃世界。

陆沉伸手一拂,佛印置于右侧。

陆沉又伸出一根手指,于空中不断勾勒笔画,一个个金色文字凝聚而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皆是儒家圣贤之言。

最后一句,是那句曹长卿最熟悉无比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曹长卿会心一笑。

金色文字于陆沉左侧如流水般游走转动,与右侧佛印相对。

陆沉不再有动作,只是盘膝而坐,双手自然垂放膝上,双眸微阖。

在曹长卿眼中,陆沉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道不可道,名非常名。

于顷刻间显化三教根袛的陆沉睁开双眸,看向曹长卿笑道:“先生,这下放心了吧!”

曹长卿笑意温和,颔首道:“原来如此!”

曹长卿想了想,又说道:“三教中人与江湖武夫所走之路截然不同,你能两者兼顾,确是前无古人,只是还需小心谨慎,须知一步踏错,便是万丈深渊!”

陆沉重重点头。

四百年高树露亲手制定一品四境的规矩,其中前三境本就取自儒释道三教奥义。

佛家慈悲为怀,普渡众生,发下大宏愿,立地成佛。

道家修指玄,神通术法无数,求白日飞升。

儒家养浩然气,与天地共鸣。

三教中人只修一境,得各自境界之玄妙,便可与陆地神仙一般无二。

再说得简单一点,儒释道三教中人跻身一品后,佛家止步金刚,道家只修指玄,而儒家入一品便是天象。

曹长卿所说的小心谨慎,说的是虽然三教之路各不相同,但都与因果二字相连。

儒家因为被世俗王朝推为济世学问,又立身自正,所得因果最小。

但佛道两家却是很难无法逃脱因果这一囚笼,一旦沾染因果,便很难再向前迈步。

陆沉同时修行儒释道三教学问,所受到的羁绊制约怕是更大,一旦行查踏错,怕是就要万劫不复!

陆沉点头道:“先生说的是,既然决定走这条路,我自然已经做好万全准备。”

“哦?”曹长卿来了兴趣,拱手凑趣道:“愿闻其详。”

陆沉笑道:“很简单,待我将儒释道三教根袛融汇一身,便可跳脱藩篱。”

“别说因果不沾身,便是立教称祖,又有何难!”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