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宗门初创2
书名:修仙情侠录 分类:玄幻 作者:柳白衣 更新时间:2024-06-10 11:44:25
仙涵说:“师父教化世人,以不治为治,以变化为平常,合自然之道,奏乐必应风声,道义在于爱人利人。万物心皆同,形态别有异。传道不定,在思在辩。宗门是利益共同,规矩必须确定,治理在于制衡之道,人皆有私,与师父道义不合,我不同意建立宗门。”
玄清说:“气有聚散,故生死都是自然之道,宗门有无,你我都会变的,想留住现在,就会失去未来。过去的概念束缚太多了,也是偏爱自己。”
常允说:“师父,我们起个霸气的名字,如天尊,帝山之类的。”
折收说:“师兄,这不太好吧。”
“师弟,附近有哪个修士能跟师父相提并论?称王称霸也没有任何问题。”
“不如以天道,大道称谓更好。”
“啊,师弟高见。”
邹道慈说:“你们两个消停一会,折收,别听他胡说。”
敷和说:“大师兄,我觉得挺好的,以天地命名,既符合道义,也符合实力。”
几人开始热烈讨论,又是往昔贤者,功业帝王,还有自然异象,争吵不休。邹道慈一开始还能接受,看他们越发离谱,必须加入其中,阻止他们怪异的想法。玄清才发现起名字那么难,当时给仙涵等人起名,翻一下古书,找到表意美好的字词,直接用就可以了。当心中有想法,却没有适合的词语表达,大概就是欲语还休的感觉吧。
争了很久,慢慢又回到正经的话题。敷和说:“在凡间的人以为师父是云神、雨神、风神,就以这三象为名如何?”
常允说:“好建议,风神宗,一看就厉害。”
奚闵说:“云神更加适合,聚散无常,变化无尽。”
折收说:“我支持三师兄。”
仙涵看向玄清,见师父没有表示,独自沉思中,就说:“自然之相虽好,但离人太远。不如叫济云宗,额,或者济雨宗,布云施雨是众多法门中有利万物的神通。”
常允说:“缺乏霸气,有失师父身份。”
折收也说:“小道而已,三相都是气,不如直接以气命名。”
玄清打断他们的讨论,说:“这事暂且放下,你们后续讨论。现在是道义,我先说,你们觉得有问题就提出,及时更正。”
众人说:“弟子知道。”
“道义在人,事物对错,其实大家都知晓,分歧在于没有统一标准。所以每次辩论,都需要确定衡量的标准。符合现实则对,不符合则错,这是基本。但有些事不好验证,或者是利益冲突。万物一体,偏爱私己,最终也会反噬其身。若道义不能更正,那就破而后立。事物终有不尽,道也不能全部明了,矛盾积聚,堵不如疏,舍不得生,就免不了死。宗门以利益运转,也就是功法、法宝、灵石之类的。我们修炼,不需要灵石,对法宝追求也不多,根源在于现在修士少,冲突不多。强大时高清,其意义不大。落魄时守心,才是难得。修道在悟,不在外力。但活着要应对外力干扰,所以不动则已,一旦做事,尽量不留后患。这些有没有问题?”
不是第一次听了,要质疑早就提出,所以众弟子没有意见。
玄清继续说:“建立宗门的目的,概念认可,利益共同,强弱互补,传承所有,及其变化。教化传承,只传授法门,其余细节,可以提点,不能尽从。人心因利益分化,及时自损,人少可以观察,人多则需要制度。然而制度终究是人为,滥用私权不可避免。所以概念才是根本,不仅要知晓,验证,认可,更要维护。一人枉法,等同于无法。层级落差不可太大,职权位置不可永恒,万事万物皆可变。对于外界,天灾同抗,私怨不管。求是必尽,悟道必明。利益运转,不可繁多,形式落差,终究有限……”
玄清说完了,问众人想法。仙涵说:“师父,这跟你以前说的没什么区别。人心若正,万事不偏。人心在于概念,概念在于悟与证。其他都是形式,不重要。”
玄清非常满意仙涵的回答,说:“大意如此,不过道理知道和运用是两回事,习惯会让人麻木,变化不可或缺。”
常允说:“等等,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呢。”
玄清说:“事物相容相通,你们以剑道的知识转移到门派上就可以了。”
“请师父明言。”
仙涵说:“等会我给你解释。”看到折收与敷和的表情,“你们也一起。”
玄清问:“你们有其他问题吗?”
众弟子摇头。
玄清于是传他们各种功法概念,先是五行转化,阵法根本,幻术意志,言灵奥秘,神通法则,然后是各种技艺,如栽花植树,观星正历,水利渠道等等。玄清只讲了大概的原理,其他细节还需要他们自己参悟。常允等人拜师以来,就被迫读了很多书,所以很多概念能快速理解。玄清觉得勉强不好,就改用引导的方法,在传授功法时,出现了不能理解的概念,就让他们自己寻找,再暗中辅助。至于,仙涵、折收、敷和三人,玄清吩咐的事,全部认真完成。但太过认真,反而有些缺陷。所以还需要强调应用方面。
过了几年,内容大概讲完了,玄清再把明华宫的石碑取出,为他们讲解魔道、邪修的基本原理,警戒他们,若要修炼,必须提前告知他人,参悟过后,验证有成,才能修炼。
玄清在众弟子面前,让邹道慈上前,说:“宗门建立与否,你们自己选择。我把功法传给你们了,概念也塑造完毕,日后变化,我不敢预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这里再给你们几个法宝,作为自保的手段。”玄清给了邹道慈《美人赋诗图》,《大荒落日阵图》,乌金寒锁链,告知用法以及注意点。其余弟子也各送一个法宝。至于其他法宝,如文德剑,其他人根本用不了,还容易被反噬,盈亏镜吸收了自己的气息,孕育器灵,已经认主。能送的法宝都是天地重塑之时出世的,还没有完全炼化。
玄清说:“法宝是外力,先修内,再用于外。有这些法宝,建立宗门应该问题不大,能维持就维持,不能就解散,总之不要勉强。人生在世,难免孤独。”
仙涵问:“师父,你呢?”
“我要去见见故人,一时半会不回来,宗门也算是对你们的考验了。”
“啊,师父,我也去。”
玄清看向邹道慈,问:“你有问题吗?”
邹道慈说:“没有,师父何时回来?”
“我也不知,或许几十年,或许几百年。”
常允问:“师父,你要抛弃我们吗?”
玄清说:“聚散本是常事,你们早该长大了。又不是不回来,你们激动什么。”
常允笑笑,说:“师父很少外出,怎么突然想见故人了?”
“我走了,你们好好修炼。”说完,玄清化作青色火焰,飞向远方。常允想挽留,伸手去抓,只留下一点火焰,在掌心翻腾一会,慢慢熄灭。仙涵看着玄清消失的方向,怅然若失。
玄清根据星辰辩位,大致推算了凤瑜的位置,缓慢地过去,顺道看看其他地方的变化。东南方向,地势逐渐变矮,河流变大,沼泽湖泊遍布。妖兽占山为王,灵智萌生,不断修炼,少有祸乱,反而是修士为了寻找天才地宝,毁坏山林地脉。
玄清来到一条大河边,打算看看有无村落,见远方有红光冲天,于是前往观看,路上遇到了另一修士。修士自称泰宁,见玄清面生,特意来问。
玄清自报名号,然后问:“道友可知红光缘由?”
泰宁说:“道友说话方式,似乎不是这里的人。”
“我从北方来,这里是第一次来。”
“哦,红光是蛟龙被宰杀,兽丹见光的异象。”
“蛟龙通水道,泽润万物,为何屠杀?”
“道友有所不知,此蛟龙杀了不少修士,占据一处宝地,路过的修士都会被袭击,我们不堪其扰,才有大能出手,解决此患。”
“此地宗门挺多的吧。”
“大小有数百宗门。道友在北方,想必也有不少宗门吧。”
“北方不多,我所知道的才十来个。”
“那么少吗?”
“可能那里灵气稀薄,修士都往这边来了。”
“哦,我想起了,北边有大泽,不太适合居住,宗门传承确实难。”
此时,大地突然颤抖,一声狂啸夹带灵气波动,震得山川错位,百兽逃串。泰宁修为不高,被灵气击中,身形失衡,摔下地面。
玄清及时拉住,问:“这又是什么情况?”
泰宁见玄清纹丝不动,显然修为远高于自己,说:“应该也是妖兽。道友是什么修为?”
“金丹。我去看看情况。”
“哇,金丹大能,道友真是厉害啊。我带路吧,这里我比较熟悉。”
“有劳道友了。”
“你是大能,我应该做的。”
“道友不必那么客气,看道友生机,资质很好,金丹之日不会远的。”
“道友谬赞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