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历史阶级统治手段

书名:星球生存记 分类:穿越 作者:静心乐 更新时间:2025-01-05 13:44:04

换源:
 

  第19章历史阶级统治手段

张居正(1525年-1582年)

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是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家、改革家和内阁首辅。他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张居正在财政、军事和吏治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显著改善了明朝的国力。

早年经历和教育背景

张居正自幼聪明好学,5岁识字,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23岁时考中进士。他的求学之路颇为顺利,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政治敏锐度。

政治生涯和主要成就

张居正在政治生涯中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包括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等。隆庆六年(1572年),他代高拱为内阁首辅,主持裁决一切军政大事。在任内阁首辅的十年间,他推行了多项改革措施:

财政改革

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简化税收程序,增加财政收入。

军事改革

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守北方边疆,平定西南叛乱。

吏治改革

实行“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腐败。

这些改革措施使明朝的财政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社会秩序也相对稳定。

历史评价和后世影响

张居正被誉为“宰相之杰”,他的改革精神和政治智慧对明朝末期政治、经济和军事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许多改革措施在他去世后被撤销,但他的政治智慧和改革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居正的改革虽然面临强大的保守势力抵抗,但他通过高超的政治手腕和策略,成功推动了改革的实施。

明朝

朱载垕是明朝的皇帝。

朱载后(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子,母亲是杜康妃。朱载垕早年受封为裕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世宗驾崩后,朱载垕即位,改元隆庆。

在位期间,朱载垕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被称为“隆庆新政”。他纠正了其父的弊政,召用因言获罪的官员,停止道教仪式,免除部分田赋和欠赋。他还重用徐阶、高拱、张居正等大臣,致力于解决“南倭北虏”问题,并与蒙古俺答议和,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的矛盾,为明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提到明朝重臣张居正,我们都会想到其非凡的政治魄力和炉火纯青的政治手段,通过“一条鞭法”等新政给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注入生机,其功勋足以彪炳史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内阁首辅,死后却落得满门被抄、全家流放的悲惨下场。

除去皇帝压抑已久的逆反心理,张居正自身又是否有问题呢?原因之一就是大权在握、功高震主。明朝皇帝病逝后,高拱认为皇帝年幼无法亲政,打算将司礼监的权力收归于内阁,于是与张居正进行密谋。

谁知张居正与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交好,冯保听说后向李太后进言说高拱专权自恣,于是李太后以“专政擅权”为由将时任首辅高拱遣回原籍。这时张居正成了首辅,与李太后、冯保二人组成大明王朝的“三驾马车”,维持着政治平衡并开始推行著名的“万历新政”。

万历皇帝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成人,虽对张居正极为敬重,但作为一国之尊,内心的不满也日益增加。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6月20日,张居正因忧劳成疾去世,万历宣布为其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成为大明王朝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臣,其地位之高、权势之重。

原因二则是因为他行事张扬。张居正一生仕途平顺,12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之后又权倾朝野,难免志得意满。据史料记载,张居正父亲去世后,张居正回湖北治丧期间,行事高调且不加收敛,出门要坐32个轿夫抬的高规格轿子,盥洗室、休息室等一应俱全。离开湖北的时候,沿途从总督到县令各级官员皆列阵恭送,俨然天子排场,完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张居正曾说过一句话:“吾非相,乃摄也”。摄有“管理,代理”的意思,一个“摄”字就暴露出张居正张扬的个性。

第三,张居正有些爱慕虚荣,并丝毫不顾虚荣背后的风险。明代邱南镇求张居正办事,把黄金制成的一副对联送给张居正,但重点不是黄金的价值,而是对联的内容。对联写道:“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对联的下联是要比上联重的,这副对联暗指张首辅地位高于皇帝。张居正看到之后非但没有觉得不妥,反而十分得意,心满意足了收下了对联。

由此可知,万历皇帝对张居正下狠手,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其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张居正生前推荐的潘晟,万历随即诏令潘晟致仕。这一行动公开表明了张居正的失宠,于是言官将矛头指向张居正,此举正中神宗下怀。于是皇帝以空前力度下令抄家、削其宫秩,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

张居正长子迫于压力自缢身亡,其家属或饿死或流放,在世时任用的官员或削职或弃市,就连张居正本人也险遭开棺鞭尸。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万历皇帝才极不情愿地收手。一代首辅下场至此,无疑令人惋惜,却又不得不感慨一句性格决定命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