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古代炸街哥
书名:我在日本当天朝上人 分类:历史 作者:市井奇人 更新时间:2025-05-07 12:09:48
据说事后都换回来了,可换回来的人却有不少朝鲜奴。让辽东总督震怒,说朝鲜人算个屁的人,和满清又干了一架,才把自己的人要回来。
至于要回来的,是不是当初的工人,那就没人追问了。
后来因为修城墙死的民夫太多,而且互相逃亡,这种宏大奇观最终也没成。
大明修了一百里边墙,剩下的部分用木栅栏填充。
满清一看,不能比不过。干脆又抓许多朝鲜人,在边境上以柳木栅栏作成边墙。
但朝鲜奴把一堆柳树条插在边上就算完成任务,事后巡查,朝鲜奴被砍了十几万人头,尸体埋进柳条边墙下,号称尸墙。
据说满清的官吏还在大街上发牢骚,说抓的朝鲜奴都死完了,以后谁来给老子家种地啊?
这是当时的笑话。
现在来看,恐怕棒子们很难笑得出来。
棒子,就是朝鲜语里的奴仆之意。
一路上风平浪静,熙熙攘攘的江户街区,在傍晚时分也早早关门。
走了十几分钟,便来到浅草御门。
浅草寺,是江户城最古老的寺庙,号称浅草雷门观音寺,由德川幕府的开创者德川家康指定为祭拜场所,地位很高。
这里是一大片寺庙聚落,各个庙堂或高或低,鳞次栉比。
但他们并没有进入正寺,而是来到了浅草寺的一个附属院落。
在这里出家的武家权贵很多,往往就居住在各个院落里隐居。
郑诛和留意了一下门口的名字,标着浅草寺吉祥院。这意味着里面的主人,会被称为吉祥院殿。
不晓得里面住的是谁。
深夜,庭院毫无灯火,仿佛一座废墟。
沈昊临走前交代道:“你在对面斋房里暂且休息,到凌晨等我回来。”
他转身敲了敲门,寂静无声的小门突然推开,露出一点灯火,沈昊迈腿走了进去。
关门,灯落,庭院依然寂寂无声。
而郑诛和在院落里呆着穷极无聊,干脆在附近查访起来。
浅草寺比吉原游郭更靠近市中心,但这里其实已经能看到,大量的田地还在耕种,许多町和村落没啥区别。
这些人的房子肯定便宜,但郑诛和也清楚,在没有电车的年代买郊区房子,上班动辄两个小时通勤,那可太折磨人了。
江户是个消费型城市,整个日本主要的经济重心和生产地区,都位于关东以西,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带。
因此,江户这里实际上的生产能力不高。
郑诛和在城外看过去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农耕依然落后,农民用木制农具耕作,各个茅草屋门口摆放的简陋农具很能说明问题。
不过日本是季风气候,降雨居多,勤劳的倭人一年多耕,水浇田的收成不会很差。
沈昊要求等他到清晨,郑诛和和南部小胜只能在墓地附近晃悠,假装祭拜春姬和小胜他爹。
没想到刚在路边走了几步,就看到一行队伍。
前面四个人点着大灯笼,后方一位穿着鲜艳宛若神人老哥,旁若无人的迈着夸张的步子前行。身后还有几个鼓乐歌吹,陪着他一边走一边唱唱打打。
白天像这样的队伍不少,主要是各地大名,但大半夜跑出来是为何?
难不成是唱戏的?还是见鬼了?
说真的,郑诛和被吓了一大跳,还以为是见鬼,直想往墓地里钻。
“是他啊。”南部小胜突然一拍头,想起了这位江户传说中的一景。
“这是鸟羽藩藩主土井利益,平日里最奇特的地方就在于,他喜欢穿着华丽艳服半夜出没,在江户的大街上游走。
人们都说:半夜里在大街上看到的,除了狗就是盗贼,没想到今天能看到您啊。”
南部小胜模仿着江户市民尖酸刻薄的语气,说出了此时的俗语。
把土井利益和狗与盗贼放到一起来比较,足以说明他有多讨人嫌。
“这是......古代炸街哥啊。”郑诛和很是无语。
果然,人几千年并没有什么进化。现代有开车半夜炸街,古代有穿漂亮衣服半夜炸街。
都是一样的烦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