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二十二章危急关头必须做出改变

书名:我在日本当天朝上人 分类:历史 作者:市井奇人 更新时间:2025-05-07 12:09:48

换源:
 

  淮阴李准拍手称赞:“那可是举人,有能耐啊。”

众人一起称赞,但有人是真心高兴,有人是言不由衷。

“小可跟这里的倭人粗学了些日语,勉强可以对谈几句。我想正是如此,才能和倭国的官妇对上话吧。”郑诛和谦虚的说道。

大家纷纷哂笑,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你们回去都各自想想,为何只有郑灭倭想到了撬开幕府大官的嘴这条路。”沈昊说着,将一袋银子交给郑诛和。

“这是你三个月的薪俸,外加开门路的赏钱,先安生在伊奈家干几天,等我消息。”

“谢司正。”郑诛和拿回钱来。

虽然这几天只经手过两笔钱,但他还是敏锐的察觉到,这袋子钱是银子,比三十两重,大约有个五十两,里面有四十两是自己的季俸,十两是赏钱。

果然,不熟练只是因为不上心。没有人对钱不上心吧?

“诺。”众人一起起身,行礼后相继离开正堂。

郑诛和的表情轻松了些。沈昊的话表明,他其实知道一部分的内幕,甚至很可能清楚背后试图推翻他位置的人是谁。

这几天,沈昊肯定要出去整点事情,给敌人来点狠的。

待众人离去后,沈昊开始奋笔疾书。

许久之后。

行人司衙门书房,沈昊抓捏着手里的核桃把玩,不停的踱着步。

“通语言...通语言...”

目前来看,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郑诛和有日语基础,现在上手起来,勉强能和江户的人聊起来。

而行人司这个大明官府,懂日语的寥寥无几。在江户呆过很多年的朱启功,又对倭人嗤之以鼻,更不谈学习语言了。

沈昊自己也带有文人臭老九的脾气,对日语的理解不能说知晓大概,那也是狗屁不通。

夷言狄语,不屑学之。

但危急时刻,不做出改变可不行。

将书信密封寄出去后,沈昊还是捏着鼻子喊来自己的书童,一个既懂日语也懂汉话的汉二代,父亲国难时逃到日本。

名叫颍川立,他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朱舜水...的好朋友,杭州名医陈入德,后来在日本定居改名为颍川入德。

朱舜水已下葬四年,颍川入德倒还健健康康的活着,并且是行人司里特聘的汉医。

“你给我讲一讲,这倭人是怎么说话的?”

这天下午,郑诛和和马千户在路边的天妇罗小铺里鬼混了好久,把酱油生意谈完,才有些醉意的带着人回家。

第二天眼一睁,就是春姬纯情发红的小脸,带着几份焦急和刻在骨子里的温柔,催促他赶紧起床。

“主人,有客人来找。”

他赶忙爬起来,匆匆洗漱,才推开门迎接上门拜访的朱启功。

“失礼失礼,昨夜饮酒不知轻重,今日酣睡,还请见谅。”

“是我多有叨扰,直接登门。不瞒你说,我想换你手上的倭人金、大明银。”朱启功一边笑着,一边让仆人送上打包好的各种夏日美食。

吉原的西瓜切、淹鲣鱼、下酒毛豆、糖和甜酒,都是夏天人喜欢吃的。

郑诛和听了理由倒不奇怪,朱启功家就是做这个生意的。

顺带,郑诛和也看出来,如果说马千户是这个十八罗汉团队的猎头经理的话,朱启功大概就是人事经理,负责调和团队之间的矛盾,营造默契氛围。

“春姬,给客人沏茶。”

二人把臂同游,来到茶室里谈起了正事。

“这是幕府给你发的十两上国金。另外有每月禄米,按月到衙门领取。你且记得,领了倭人的上国金,就等于你在德川幕府挂上号了。

以后事事都会有人看着你。另外,那个日本国王可能不时会召见你,毕竟你也是举人嘛。”

说起举人的功名,没有科举天赋的朱启功拍打着肥肥的肚皮,陷入长叹。

郑诛和则拿出自己的钱袋,检查自己都有多少金银。

此时,江户幕府还没有开始烂铸恶币,并从此陷入货币越造越烂、越烂越造的地狱循环,一两庆长金小判足足有17.7克重,而日后最垃圾的一两金小判,只有3.3克。

足金的优质货币,就给朱启功这个专门做货币生意的人提供了套利空间。

郑诛和把钱币一摆,数了数大概四十两金小判,七十两明国银。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