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指点扶苏
书名:我为始皇献地图 分类:历史 作者:秦沫沫 更新时间:2025-04-16 19:06:23
招募全了吕超所需要的官员和护卫,扶苏和蒙恬怎么能轻易的放吕超走呢。
在军中设宴,给吕超接风也是送行。
酒宴上,扶苏亲自把盏,为吕超敬酒:“先生来我军营,吃食粗鄙,不能与外面相比,还请先生不要嫌弃。”
与扶苏碰杯,喝了一口淡如白水的“美酒”,吕超再回敬扶苏与蒙恬:“多谢公子与大将军配合,使我得到了我外交总理衙门满意的官吏护卫。”
蒙恬回敬:“该感激的应该是我。您将那些文武双全的将领给我留下来,让我的军队管理和战斗力没有下降;您挑走了那些骄兵悍将刺头,让我的军队军纪更严;您挑走了我军中毫无作战能力的万名士兵,让我的军队战斗力更加提升。所以,我该感谢先生的关照啊。”
吕超笑道:“大将军不必客气,这也是各取所需的结果。但若说本候没有不想削弱将军大军的战斗力之心,也不是没有。因为一支强悍的大秦军队,北击匈奴,对我说更有利。”
扶苏客气:“多谢先生体恤支持。”
吕超神色严肃道:“本候当着二位的面,也不避言。加强,最少是保证二位大军的战斗实力,也是本候为自己着想的结果。”
扶苏和蒙恬互相看了一眼,再看向吕超,这人也是直爽的人吗。
吕超坦然道:“这次停修长城,对匈奴主动出击,是本候的建议。虽然是本候为皇上解忧之策,但此主动出击北击匈奴一战,更关乎着本候未来,在大秦中的声望地位。只要此战获胜,才能保证未来本候,继续在大秦推行征服世界的宏伟计划。
若此战失败,许多人就会怀疑本候的这个策略的可行性,从而对本候进行诟病攻击。不但本候会身败名裂,更能让大秦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而走进二世而亡的魔咒里,不能自拔。所以,二位大军的胜利,对本候,对帝国都是十分重要的。他能影响大秦未来至少百年的国运。”
然后拱手:“公子与大将军,不能不慎重对待。”
这样直白的表示出,吕超对自己地位的担忧,和对大秦的担忧,让扶苏和蒙恬不由为吕超,对两人的坦诚感动,也再次感受到自己肩膀上担子的沉重。
扶苏劝解吕超:“现今,父皇对先生一日一赏,乃至一日三赏,对先生是言听计从,历史无有。先生受父皇如此尊重,地位无人撼动,先生多虑啦。”
吕超面对扶苏郑重摇头:“公子说错了。”
“我哪里说错啦,还请先生教我。”公子扶苏真诚求教。
吕超面带忧色:“皇上恩宠固然重要,但朝中两大势力,赵高和李斯的争斗越演越烈,我不能保证我参杂在其中,不受鱼池之泱。在两大势力的碾压之下,皇上的恩宠也不是牢不可破的。圣心难测,伴君如伴虎啊。”
扶苏恍然:“这就是先生拒绝公卿之爵,推据了右相高位,宁可远处域外,避免卷入赵高李斯之争的原因吗?”
吕超点头:“是的。而之所以皇上也爽快的答应了我的策略要求,其实何尝不是对本候真心的爱护?
还有,此次派公子北上监督蒙恬大将军之军事,又何尝不是将公子,安置在漩涡之外,蒙大将军三十万大军的保护之中呢。”
原本秦始皇对这次扶苏的安排,扶苏和蒙恬心中都是有些不悦的。
朝局变幻,赵高扶持胡亥蠢蠢欲动,窥视太子之位,这让扶苏感到了深深的危机。他本心是不敢离开朝堂的,生怕自己离开,会让许多大臣转而依附赵高,支持胡亥。
而蒙恬心中也不悦。自己忠心耿耿为大秦在外征战厮杀,结果却给自己派来了一个监军,这怎么不是对自己的不信任表现?
但听到吕超这样的解释之后,两个人再次对望一眼,心中那些许的隔阂就彻底的消失了。
扶苏感受到了父皇的良苦用心,而蒙恬也感受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于是再一次冲吕超无言的拱手。
吕超解开了两个人的心结之后,继续说道:“但公子想要成就大业,实现野望,单单窝在军队里不动是不行的,大秦是一个以战立国的帝国,而咱们的始皇帝更注重军功。
蒙大将军配合公子立下了不世军功,这才是皇上想要见到的,这才是能折服众臣,才是公子稳固住地位的根本。这一点公子与蒙大将军不可不察也。”
两人再次拱手:“我等受教了。”
公子扶苏就迫不及待的询问:“此次我们北进草原,深入大漠征伐匈奴,先生可有什么良策教我?”
吕超笑了:“战场上瞬息万变,在这里坐而论道,那是纸上谈兵,不可取也。
公子有身经百战的蒙大将军在侧,只要公子将战守职权,放心的交于蒙大将军,再加上有马蹬马鞍,让我们的将士能够直面匈奴而不落败;有茶砖可以不再顾及后勤辎重,就食于敌,呼啸千里,那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两个人就点头:“的确如此。”
吕超再道:“但是身在朝堂,未算胜而先算败,这是兵法要义。只有保证这场战争绝对的胜利,我们三人才能实现皇上的良苦用心安排,公子的位置能够得到稳固,本侯也能立于不败之地。而蒙大将军未来,也能被皇上任命为顾命大臣。如此我们三人未来可期。”
蒙恬眼中大放兴奋之光:“那怎么能够保证,这场战役万无一失呢?”
吕超坦然一笑:“这就要看本侯外交总理衙门的作为了。”
“不知道先生怎么做?”
“匈奴面对我们30万老秦大军,即便是原先,他们也是忌惮的,更何况在他们刚刚和我们现在的军队接触之后,会更感觉到我们战斗力的强悍,是他们所不能敌的。所以若我是匈奴王,第1件事就是向自己的盟友求助。用他们兵力的优势,来平衡我们装备的优势。”
扶苏点头:“先生分析的对。那么他们会向谁求助呢?”
蒙恬抢答:“还会向谁求助?当然是北胡了。尤其是去年的时候,术士卢生,求长生不老药不得而还,献书说亡秦者胡,为此末将还奉命帅30万击胡。虽得河南之地,却未一举铲除,现在他们也算是同仇敌忾了。所以匈奴求助于同样是游牧民族的胡人,便是理所当然。”
吕超摇头,轻松的否定道:“现在匈奴和北胡,看着都是游牧民族,一衣带水的关系,但大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蒙恬再次拱手:“请先生指点。”
吕超道:“首先,匈奴与胡人为草原牧场之争,征战了上百年,已经是世仇,这就让他一时难以团结。”
蒙恬笑着反驳:“外敌压迫之下,为一时权益之计,他们再次联合共抗强敌,也是有可能的。这就好比当年,山东五国联合抗秦是一个道理。”
吕超再次摇头:“彼此是不同的。一旦匈奴联合胡人抵抗咱们大秦,匈奴王必须考虑,是不是引狼入室,未来是请神容易送神难。有这样的隐患存在,为了稳妥起见,本候断定,他绝对不会冒未来的风险,联合胡人对抗咱们大秦。”
两个人想了想,最终承认了这个可能:“那他们会向谁求援呢?”
吕超朝着西面一指:“大月氏。”
“大月氏?他们联合没有给双方带来的祸患,只有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利益。的确最可能。那么请教先生,我们该怎么应对呢?”
吕超站起,骄傲道:“这时候就看我外交总理衙门,怎么样轻松为公子大将军,解决这巨大的麻烦。”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