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八章:国之重器缺心脏?院士震怒,军工所陷入绝境!

书名:我卖充电宝,国家求我造歼星舰? 分类:都市 作者:流星蝴蝶飞 更新时间:2025-04-01 21:26:41

换源:
 

  京城西郊,一片被高耸围墙和茂密树林环抱的神秘区域。

这里没有显眼的标识,只有门口那块刻着模糊编号的石碑,以及站得笔直、眼神锐利如鹰隼的持枪哨兵,昭示着此地非同寻常的地位。

这里,便是隶属于军委总装备部直管的“龙魂特种能源研究所”——华国在尖端军事能源技术领域的最高殿堂。

与外界网络上因一块小小充电宝而引发的喧嚣与狂热形成鲜明对比,此刻,“龙魂”研究所内部,正被一股沉重到几乎令人窒息的低气压所笼罩。

研究所的核心建筑,C栋三楼,那间足以容纳上百人的大型阶梯会议室内,一场关于“‘龙牙’新型单兵综合作战系统——能源模块攻关项目”的中期评审会,正在进行。

会议室灯火通明,巨大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能量曲线图和技术参数。

下方座位上,坐满了来自各个项目组的负责人和核心骨干,他们大多头发花白,面容严肃,每个人面前都堆放着厚厚的纸质报告和电子文档。

这些人,随便拎出一个,都是国内能源领域响当当的专家学者。

然而此刻,他们的脸上,却都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和凝重。

会议桌的主位上,端坐着一位身形清瘦,面容矍铄,虽年近七旬但腰杆挺得笔直的老者。

他便是“龙魂”研究所的灵魂人物,主持设计了多款国之重器动力核心的郑宏远院士,也是本次“龙牙”系统能源模块攻关项目的总负责人。

郑院士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缓缓扫过台下众人,原本温和的眼神此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严厉。他刚刚听完了几个关键子项目负责人的汇报,结果……令人极其失望。

“……所以,郑院士,我们‘赤焰’项目组的结论是,在现有材料体系和散热技术的限制下,想要将高能脉冲电池的峰值功率提升到满足单兵电磁武器最低激发阈值的XXX千瓦,同时将模块体积控制在0.5立方分米以内……技术难度极大,短期内恐怕难以实现。”

一位负责脉冲电源研究,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略带艰难地总结道,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郑院士面无表情,只是微微颔首,示意下一位。

“郑院士,我们‘磐石’项目组负责的长续航、高能量密度电池单元,虽然尝试了包括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在内的多种前沿技术路线,但能量密度最高也只能达到XXX瓦时/千克。

这个数据,距离驱动全套‘龙牙’系统(包括外骨骼、信息终端、生命维持等)实现72小时高强度持续作战的目标,还有接近40%的能量缺口。

而且,硅碳负极的循环寿命和稳定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一位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研究员,声音低沉地汇报着,镜片后的眼神黯淡无光。

紧接着,负责动力外骨骼专用高扭矩电机电源、战场快速充电技术、极端环境(高寒、高海拔、强电磁干扰)适应性电源等项目的负责人也相继发言。

汇报的内容大同小异,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困难重重,瓶颈难破!

要么能量密度上不去,无法满足长时间续航;

要么瞬时功率达不到,无法驱动高能耗装备;

要么体积重量超标,无法实现单兵便携;

要么安全性存在隐患,在战场复杂环境下如同定时炸弹;

要么就是成本高昂如天文数字,根本不具备大规模列装的可行性!

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

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郑院士身上散发出的那股越来越沉重的压力。

终于,所有汇报结束。

郑院士沉默了足足一分钟,会议室内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他端起面前那印着红色五星的巨大搪瓷杯,将里面已经凉透的浓茶一饮而尽,然后重重地将杯子放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同志们!”郑院士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寂静的会议室中回荡,“情况,比我预想的还要严峻!”

“‘龙牙’系统,不是一个普通的装备更新项目!它是我们陆军未来战斗力的核心支柱!是我们在未来高科技战场上与强敌掰手腕的资本!”

“全息作战头盔、智能信息终端、高防护动力外骨骼、单兵能量武器……这些代表着世界顶尖水平的新一代单兵装备,我们的兄弟单位已经把原型机都造出来了!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欠我们‘龙魂’研究所,为它们提供一颗强大、可靠、持久的‘心脏’!”

“但是现在!我们交出的答卷是什么?是能量密度不足!是功率不达标!是体积超重!是安全隐患!是成本失控!”

郑院士的声音陡然拔高,目光如电般扫过全场,每一个被他目光扫到的人,都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能源问题一天不解决,‘龙牙’系统就一天无法定型列装!那些先进的装备,就只能躺在实验室里吃灰!我们在未来战场上,就要比敌人慢一步!而这一步,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距离!就是胜利与失败的分界线!”

“我刚刚得到确切情报,大洋彼岸的‘鹰酱’,他们的‘未来战士系统’(FWS),在单兵能源模块上已经取得了颠覆性的突破!据说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固态氢燃料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都达到了我们现有水平的数倍!并且已经开始小批量列装他们的特种部队!”

“情报显示,他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完成至少两个旅级战斗单位的换装!”

“三年!同志们!我们还有多少时间?!”

“落后就要挨打!这个教训,我们吃的还不够多吗?!”

郑院士猛地一拍桌子,发出巨大的响声,震得在场所有人心中都是一颤。

“我知道大家尽力了,很多人已经连续几个月没有好好休息过。但是!军令如山!国家的需求,人民的期望,不允许我们有丝毫懈怠!”

“我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是改进现有材料,还是开辟新的技术路线!三个月!我最后再给你们三个月时间!”

“三个月后,如果能源模块的关键指标(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还不能达到‘龙牙’系统的最低要求……”

郑院士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冰冷:

“相关项目组,负责人,引咎辞职!整个项目,重新评估!甚至可能……寻求外部合作!”

最后“外部合作”四个字,如同重锤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对于“龙魂”这个以自主研发为荣的顶级研究所来说,这无疑是最大的否定和耻辱!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空气仿佛凝固了。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那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压力和紧迫感。

散会后,研究员们如同打了败仗的士兵,一个个垂头丧气,面色凝重地离开会议室。

人群中,一个戴着黑框眼镜,面容略显青涩,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服输韧劲的年轻研究员——李浩,也默默地跟在后面,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他是“磐石”项目组的骨干,主攻方向是高能量密度电池材料。

刚才汇报时,他几乎是硬着头皮说完那些乏善可陈的“进展”。

72小时续航的目标,如同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压得他喘不过气。

“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富锂锰基……这些路线,真的已经走到头了吗?”

“难道真的要另起炉灶,去研究什么氢燃料电池?那不是又得从零开始?时间根本来不及啊……”

李浩一边心事重重地往自己的办公室走,一边习惯性地掏出私人手机,想刷刷新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科研动态,转换一下心情。

他点开常用的科技论坛“硬核前沿”。

刚刷新了一下,首页热榜第一的帖子标题,就如同磁石般吸住了他的目光:

【风暴降临!某宝999元‘神级’充电宝引爆全网!实测续航38小时!硬刚电磨!疑似军用级黑科技流落民间?!】

“充电宝?续航38小时?还军用级黑科技?”李浩嗤笑一声,现在的标题党真是越来越没底线了,为了博眼球什么都敢写。

但“军用级”、“黑科技”这几个字眼,还是触动了他敏感的神经。鬼使神差地,他点了进去。

帖子内容图文并茂,详细汇总了这几天关于“永恒动力”充电宝在网络上引发的种种争议和测试结果。

从“数码狂人老李”那篇充满震惊的测评长文,到他那场引发百万人围观的硬核直播,再到直播中充电宝展现出的逆天续航、坚不可摧的外壳、无法拆解的诡异结构……

李浩一开始只是当猎奇故事看着,脸上还带着专业人士的优越感和不屑。

“38小时续航?估计是小电流慢放,偷换概念。”

“硬刚电磨?噱头罢了,说不定是特殊涂层。”

“无法拆解?呵呵,只是卡扣设计得比较特殊吧。”

然而,当他看到帖子后面附带的,老李直播拆解失败的详细截图,特别是那张电池与电路板“无缝熔接”的特写照片时,他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

“等等……这种连接方式……不是简单的焊接……”李浩猛地放大图片,仔细观察着连接处的细节,以及那层半透明的特殊封胶。

“有点像……有点像我们之前预研的‘超高频感应钎焊’配合‘柔性导电聚合物填充’的方案?但这只是理论啊!工艺难度极高,我们实验室都还没完全攻克!”

一种莫名的不安感涌上心头。

他继续往下看,看到了关于老李测试仪器被烧毁(虽然是初期的万用表和分析仪)、以及其他一些购买者反馈的“电量显示极其不准”、“感觉用不完”等信息。

“烧毁仪器……超高能量密度……坚固封装……无法拆解……”

这些零散的关键词,如同拼图的碎片,在李浩的脑海中飞速组合!

一个让他自己都感到荒谬,却又忍不住心跳加速的猜测,如同闪电般划破了他固有的认知!

难道……

难道那个看起来像山寨货的充电宝,其内部采用的电池技术,真的……

领先于我们整个研究所?!

这个念头是如此的疯狂!如此的不可思议!

但这几天困扰着整个“龙魂”研究所的瓶颈,以及眼前这款充电宝所展现出的种种“反常识”特性,似乎都在隐隐指向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可能性!

如果……如果这是真的……

李浩感觉自己的呼吸瞬间停止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