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二十章 “源点”降世!超级单兵电源!秒杀一切!

书名:我卖充电宝,国家求我造歼星舰? 分类:都市 作者:流星蝴蝶飞 更新时间:2025-04-01 21:26:41

换源:
 

  时间,在“龙魂”研究所甲级实验室内,仿佛失去了意义。

白昼与黑夜交替,但实验室内的灯火,却从未熄灭。

咖啡的消耗量呈指数级增长,休息室的行军床也从未空过。

每一个参与“永恒能源”项目的人,都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火焰,以一种近乎燃烧生命的热情,投入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科研攻关之中!

因为,陈默提出的“四维能量晶胞”和“量子锁定场”理论,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和震撼,实在太大了!

那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突破,更像是一种……文明层级的跃升!让他们窥见了更高维度物理法则的冰山一角!

理论物理小组,在废寝忘食地推演了无数个日夜后,得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颤抖的结论——四维能量晶胞模型,在理论上……竟然是自洽的!虽然以现有物理学框架难以完全解释,但其内部逻辑严谨,数学推导完美,没有任何明显的悖论!

材料小组,根据陈默提供的、基于弦理论推导出的“超弦约束材料”的基础分子结构,利用研究所内最顶尖的原子层沉积设备和量子干涉仪,在经历了上千次失败后,终于……合成出了一粒……只有沙粒大小,却闪烁着奇异七彩光芒的……微晶体!

初步测试显示,这种微晶体,对高能粒子流展现出了……近乎绝对的约束能力!仿佛它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的“能量黑洞”!

控制小组,在陈默的亲自指导和“星辰”人工智能(虽然对外保密,但已被批准在此项目有限使用)的辅助下,也成功模拟生成了能够短暂打开“量子锁定场”的特定电磁脉冲序列!

虽然距离稳定控制还有距离,但至少证明了“解锁”能量的可能性!

一个又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理论,正在被逐步验证!一个又一个困扰人类科学家数百年的物理学难题,似乎在这个小小的实验室里,找到了全新的解决方向!

整个项目组,都沉浸在一种“开创纪元”的史诗级亢奋之中!

而作为这一切的核心驱动力,陈默更是成为了整个研究所最“宝贵”也最“繁忙”的人。

他不仅要不断深入解析“文明火种”中更高阶的知识,为各个小组指明方向,解决他们遇到的理论难题,还要亲自参与到关键材料的结构设计、能量晶胞的构建模拟、以及量子锁定场的算法优化中。

他的大脑,就像一座连接着更高维度知识库的桥梁,源源不断地将超越这个时代的智慧,输送给这个嗷嗷待哺的科研团队。

他的每一次“灵光一闪”,每一次看似随意的指点,都能让一群顶级专家茅塞顿开,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团队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陈默近乎“开挂”的指导下,一个注定要载入人类科技史册的时刻,终于……悄然降临!

……

绝密测试场。

这里,比上一次测试“源点-Ⅰ”基础型时,更加戒备森严!

观察室的防爆玻璃加厚了一倍!测试场周围,部署了三层能量屏蔽力场!甚至连附近空域,都临时设立了禁飞区!

因为,这一次要测试的,不是普通的电池,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四维能量晶胞”和“量子锁定场”理论制造出来的……超级单兵电源!

代号:“源点-Ⅱ”!或者,按照项目组内部的戏称——“奇点魔方”!

测试台上,静静地躺着一个……只有巴掌大小,边长约8厘米,通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仿佛能吸收一切光线的纯黑色立方体。

它的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接口或按钮,只有在特定的角度下,才能看到其内部隐隐流淌着如同星云般的、细微的七彩光芒。

那就是用“超弦约束材料”构建的量子锁定场的外在显现!

它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工业品,更像是一件来自宇宙深处的艺术品,充满了神秘和……令人心悸的力量感!

观察室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郑院士、罗功、周建国,以及几位闻讯赶来的、肩扛将星的军方最高层大佬,都屏住呼吸,心脏狂跳,手心冒汗,死死地盯着那个小小的黑色立方体!

他们都知道,这个小东西里面,蕴藏着何等恐怖的能量!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开始……能量密度测试!”郑院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测试场内,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启动了“解锁序列”发生器,一道特殊的、编码复杂的电磁脉冲信号,精准地覆盖了黑色立方体!

嗡——!

立方体表面的七彩流光陡然增强,变得肉眼可见!仿佛一道无形的能量闸门被悄然开启。紧接着,一股高度聚焦的、发出淡蓝色辉光的能量束,从立方体的一个特定面上定向喷射而出!它没有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只有一种高频能量流特有的、令人牙酸的嗡鸣声。

能量束精准地命中了前方那个由特殊耐高温合金打造、足以承受数千千瓦持续功率冲击的超重型靶标!

嗤——!

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只有能量与物质剧烈作用的极致表现!靶标被能量束击中的区域,瞬间达到了白炽状态,随即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气化、消融!仿佛一块黄油被烧红的烙铁穿过。靶标中心出现了一个光滑、规则的圆形孔洞,边缘闪烁着融化的金属光泽,高温产生的扭曲空气形成了淡淡的涟漪。

几秒钟后,能量输出被主动切断,立方体的辉光恢复平静。而那个坚固的特种合金靶标,已经被彻底洞穿,留下了一个边缘高度结晶化的、深不见底的孔洞,靶标后方的能量吸收墙上留下了一片烧灼的痕迹。

观察室内,短暂的寂静后,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和急促的呼吸声。虽然没有毁天灭地的景象,但这种精准、高效、威力凝聚到极致的能量释放方式,以及其展现出的恐怖功率密度,足以让在场所有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峰值功率……读取到了吗?”郑院士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他更关心实际的数据。

控制台前,负责监控数据的研究员脸色苍白,指着屏幕上一个已经飙升到仪器量程上限并显示为“OVERL的数值,结结巴巴地说道:“郑…郑院士…我们的高精度能量传感器…在能量束出现的0.01秒内,读数就突破了峰值…然后…然后就因为超载保护自动切断了信号接收……根据初始曲线推算,实际峰值功率……至少…至少是现有最高功率激光器的数百倍以上,甚至可能更高……”

这个结果虽然没有得到精确数值,但“远超量程”本身,已经说明了问题!这意味着,这个巴掌大的小方块,在瞬间输出的能量功率,已经超出了当前人类最顶尖测量技术的极限!

“咕咚。”艰难吞咽口水的声音在观察室内此起彼伏。一位肩扛将星、素以沉稳著称的老将军,紧紧握着扶手,指关节有些发白,眼中是难以置信的光芒,低声喃喃:“难以想象……单兵能源……竟然能达到这种程度……”

另一位脾气火爆的将军则双眼放光,紧盯着屏幕上显示的立方体各项稳定参数,用力一挥拳:“好!好啊!这才是我们需要的力量!”

郑院士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与罗功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狂喜与如释重负。他知道,这仅仅是初步测试,稳定性和持续输出还有待验证,但这个结果,已经证明了理论的可行性!

角落里的秦思源,则早已沉浸在海量的数据流中,双手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建立能量释放模型,评估其在不同平台上的应用潜力,眼中闪烁着近乎痴迷的光芒。“能量转换效率极高……输出稳定……结构没有丝毫损伤……太完美了……”

许久,那位沉稳的老将军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感慨:“这东西……是划时代的基石。”

另一位将军目光灼灼地看着那个黑色立方体,沉声道:“它将彻底改变规则!有了它,能源的定义将被重写!”

一个巴掌大小,却蕴藏着远超想象的能量密度。

一个看似平静,却能在瞬间释放出超越当前技术极限功率的……终极能源核心!

它的诞生,预示着人类在能源利用上的一次巨大飞跃。

单兵装备有了它,续航和能量武器将不再是瓶颈。

飞行器有了它,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机动性和滞空时间。

工业生产有了它,许多高能耗的设想将成为可能。

郑院士缓缓闭上眼睛,又慢慢睁开,眼中是坚定的光芒。他望向那安静躺在测试台上的黑色立方体,心中无比清晰地意识到,从这一刻起,华夏在未来科技的竞争中,已经握住了一张至关重要的王牌。

一个由“源点-Ⅱ”开启的,潜力无限的新能源时代,已悄然拉开序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