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陋室夜语
书名:我就做个布商,你让我逐鹿中原? 分类:历史 作者:香蕉先生 更新时间:2025-04-14 15:42:36
夜色如墨。
城南郊外,一处几乎废弃的农家小院,此刻便是林锋和柳明月的容身之处。
这里是他们暂时的避风港。
为了躲避钱正鑫那条疯狗可能的报复,这已经是眼下能找到的最好选择。
屋子确实破旧。
四壁漏风,瓦不遮雨,与昔日高门大户的林家宅院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但柳明月的心境,却与这萧瑟环境截然不同。
这一个月,她仿佛经历了一场大梦。
她亲眼见证了林锋匪夷所思的脱胎换骨。
从灵堂棺材里坐起的那一刻起,这个男人就变得陌生而强大。
智斗钱正鑫的从容。
发明那神乎其技纺车的惊才绝艳。
以及最后拍卖会上,那釜底抽薪、将钱正鑫气到吐血昏厥的狠辣反击。
桩桩件件,彻底颠覆了她过去五年对这个丈夫的所有认知。
那个曾经只知流连花丛、醉生梦死,对她视若无睹、冷若冰霜的纨绔子弟,似乎真的随着那口沉重的棺材,一同被埋葬在了过去。
眼前的林锋,冷静,睿智。
他身上甚至散发着一种奇异的沉稳,一种能让人莫名心安的力量。
尤其这一次,他不仅巧妙联合赵家保全了部分元气,更是当众将钱正鑫这个罪魁祸首狠狠踩在脚下,让她积压多年的怨气都仿佛消散了不少,只余下一种隐秘的快意。
烛火轻轻摇曳,昏黄的光晕映照着屋内两人的脸庞。
柳明月凝视着林锋的侧脸,那轮廓在跳动的光影下显得有些不真切。
她轻声唤道:“夫君……”
林锋转过头,目光温和地看向她。
柳明月的眼神很复杂。
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有难以置信的好奇,更有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依赖,悄然滋生。
她微微垂下眼帘,声音低柔却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郑重:“妾身幼时……曾有位云游道长为妾身算过一挂。”
“道长言,妾身命格奇特,似有‘凤命’之相。”
“因此,家中自幼也让妾身学过些许……宫廷礼仪规矩。”
这是她五年来,第一次主动向林锋提及自己的过往。
林锋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柳明月深吸了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勇气,再次抬眸时,眼神已变得异常坚定。
“经此一劫,妾身终于明白,夫君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无论将来是重登富贵荣华,还是继续颠沛流离……”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股破釜沉舟般的决绝。
“妾身……愿一生侍奉夫君左右,不离不弃。”
林锋心中微澜涌动。
他看着眼前这个外表柔弱,内里却如此刚强的女子,再次感叹前身那个混蛋真是瞎了眼。
林锋伸出手,轻轻握住她微凉的手指,温声道:“明月,这些日子,委屈你了。”
“放心,我们不会一直住在这里的。”
柳明月轻轻点头,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脸上终于露出一抹浅淡却无比真切的笑容。
那笑容,宛如严冬过后的第一缕春光,瞬间融化了眉宇间的清冷。
次日,天还未亮透。
林锋便带着姚浮生、姚大虎、姚二虎,以及那个看似懒散实则机灵的杨大头,再次出发前往泾河。
目标明确。
方法依旧是老一套。
先用豆麦面粉做诱饵,吸引鱼群聚集。
再将特制的草根汁液倒入水中。
效果立竿见影。
很快,水面上便漂起一片白花花的鱼影,大大小小,随波轻晃。
这次的收获比上次更为丰厚,足足装满了几个大木桶和沉甸甸的筐子。
这些活蹦乱跳的鱼,就是他们前往南方县城,东山再起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回到那破旧的小院时,柳明月早已将不多的行装收拾妥当。
她看着满载而归的众人,眼中虽藏着一丝对未卜前路的担忧,但更多的,是对林锋的信任。
她快步上前,将一个色泽温润的玉镯,轻轻塞到林锋的手中。
“夫君,此去南方县城,路途遥远,万事定要小心。”
她的声音带着嘱托。
“这镯子你且拿着,若路上实在银钱不足,可去寻我兄长,他……在南边那县城的衙门里当差。”
林锋握紧了手中的玉镯,也握住了她微凉的手。
触手细腻,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颤。
“放心,”他看着她的眼睛,郑重承诺,“我很快回来接你。”
五个人,一辆吱呀作响的板车,车上是满载的希望——那些鲜活的鱼。
趁着夜色尚未完全褪去,一行人悄然出发,向南疾行。
为了安全起见,队伍做了精心的安排。
姚大虎身手最为矫健,杨大头则腿脚快、眼睛尖,两人负责在前探路,警惕着黑暗中可能潜藏的危险,无论是拦路的土匪还是趁火打劫的流民。
经验最丰富的姚浮生稳稳地赶着板车,控制着速度,走在队伍中间。
林锋则和相对沉稳的姚二虎负责殿后,随时准备应对任何突发状况。
姚浮生不愧是行伍出身的老兵,对夜路极其熟悉。
他总能精准地避开那些可能存在风险的险要地段,选择相对平坦安全的路径。
一路行来,除了夜风的呼啸和车轮的滚动声,竟也平安无事。
林锋毕竟是现代穿来的灵魂,这具身体的底子又被前身糟蹋得不轻。
长途跋涉对他而言是个巨大的考验,体力很快便有些不支。
后半程,他基本是坐在颠簸的板车上,任由姚家父子和杨大头轮换着推拉。
反观姚家父子和杨大头,却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脚下生风,步履飞快。
当天色开始泛起鱼肚白时,远处地平线上,一座模糊的县城轮廓已然隐约可见。
终于抵达了城门口。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众人微微皱眉。
入城的队伍排起了长龙,缓慢地向前蠕动着。
杨大头机灵地跑去前面打探。
一问才知,原来是新来了个县太爷,颁布了新规矩。
原本只需五文钱一人的入城费,如今直接翻倍,涨到了十文。
林锋打量着眼前这座县城。
城墙斑驳,规划杂乱,街道也远谈不上整洁。
与他前世记忆中的城市相比,简直落后得如同两个世界。
但姚浮生、杨大头等人却显得颇为激动和新奇。
对他们这些常年生活在乡野或庆阳城那种小地方的人来说,眼前的县城,已经是难得一见的繁华之地了。
缴纳了足足五十文的入城费,五人推着沉重的板车,终于踏入了城门。
他们没有片刻耽搁,直奔城中最热闹的东市而去。
杨大头再次自告奋勇,一溜烟跑去打探鱼市的行情。
不多时,他便兴冲冲地跑了回来,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锋哥!问清楚了!这儿的鱼价可比庆阳城高多了!”
他喘着气,比划着说道:“巴掌大的小鲫鱼,十文一斤!”
“半斤左右的鲤鱼草鱼,能卖到二十文!”
“要是超过一斤的,那就是四十文往上!”
“碰上那种两三斤的大青鱼,六十文都有人抢着要!”
“而且,”他压低了声音,补充道,“要是活蹦乱跳的鲜鱼,每斤还能再加五文钱!”
顿了顿,他又想起什么:“不过这市场也有规矩,卖出去的总额,得抽一成的利钱给管事的人。”
林锋点点头,心中快速盘算着。
这价格确实比庆阳城高出不少,看来这趟冒险南下是走对了。
他们很快在鱼市找了个相对宽敞的空位。
将木桶和鱼筐小心地摆开,又舀了些旁边水井打来的清水进去,尽量让那些鱼儿保持最大的鲜活度。
摊子刚刚铺开,甚至还没来得及吆喝一声。
呼啦一下!
周围就围上来了七八个流里流气的汉子。
这些人个个歪戴着破帽子,敞着粗布衣襟,露出里面的腱子肉。
他们脸上带着痞笑,眼神不善地上下打量着林锋这几个明显是外来户的人。
为首的是一个三角眼,面相凶狠,手里慢悠悠地把玩着两颗油光锃亮的铁胆,发出轻微的碰撞声。
他斜睨着林锋,皮笑肉不笑地开口了,声音带着一股子刁难的意味。
“新来的?”
“不懂规矩啊?”
三角眼向前迈了一步,用铁胆指了指他们的摊位,又指了指自己。
“在这东市摆摊,得先拜拜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