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做生意呢,就是滚雪球
书名:我街溜子,漂亮媳妇儿有点傻 分类:都市 作者:墨心如沁 更新时间:2024-09-27 20:25:18
许志远又去买了面粉、肉,驾着牛车,走到村口。
还是那棵大槐树,还是那群人,还是那个妈。
“这群人,天天这么闲的吗,我妈也这么闲?她不总说她忙的脚不沾地吗。”
许志远直嘀咕,不过走近了,还是扬着笑脸跟大家打招呼。
“哟,大家又都在呢?”
“老四,又做生意回来啦?”调侃的声音响起。
“老四?”许志远的脑子里出现了前世那部经典的乡村爱情故事。
“爸爸,我要坐车车,我要坐车车。”
“粑粑,我也要,我也要。”
许家阳带着许清嘉跑了过来。
许志远把两个小家伙抱上牛车,又从口袋里掏出两颗水果糖来,剥了包装纸,喂在两小只口里。
那是他昨天在供销社买的,回家一忙,便忘记了。
“哇,是糖耶,好甜。”
“哇,许四叔有糖。”
一群小孩儿冲了过来,围着许志远,都没好意思开口要,却都盯着他手里的糖,使劲咽着口水。
“四叔,我也想吃糖。”
开口的是许家双,他大哥家的孩子。
许志远能说什么呢,虽然略微肉疼,
但还是从袋子里抓了一小把留给自家俩小团子,剩下的便让许家双分了。
宋秀英也走了过来,瞪了许志远一眼:
这败家玩意儿,那口袋里的糖,看着约有半斤,得一两块钱呢。
许志远将两个小奶团和自家亲妈带回家后,就打算回屋睡一觉,他下午的活还多着呢,晚上也睡不了几个小时。
不料却被自家老妈拉到了屋里,老太太把两个小的支到院子里玩,屋里只有母子俩。
“妈,有什么话就在外面说呗,我还想回屋补个觉呢。”许志远是真的困,上下眼皮都打架了。
宋秀英将儿子拉到老两口的卧室,还仔细地关上了门。
许志远看着老太太小心翼翼的样子有些好笑。
“老四,跟妈说说,这两天你赚到钱没?赚了多少?”
“没多少,就几十块钱。”
“几十块?是几十块,还是几块?你说清楚了”
许志远翻了个白眼,他说得不清楚吗。。
老太太当然听清了,只是不敢相信,觉得两天能赚几块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两天几块,一个月下来也能好几十呢。
这年月,毕竟工人每个月工资也就45块,杜筱晴一个月才37,她家老大当大队长,一个月才5块钱。
“当然是几十块,几块钱拿来干嘛。”
“真的?卖鸡蛋那么赚钱?”
农民家庭,谁家不养几只鸡呀,谁没去镇上卖过鸡蛋呀。换来的钱也就够买个盐、洗衣什么的。
要是卖鸡蛋能那么赚钱,那大家不早就发了。
宋秀英还是有些不相信。
“那妈明天跟你一起去吧,给你打个下手。”
“出摊可是很累的,你真要去?”
“切,少唬我,收钱还能把自己个给累着?”
“噗,行吧,你想去就去吧。”
第二天一大早,许志远驾着牛车,带着自家老母亲出发了。
码头,还是昨天的位置。
许志远看着身边那热情地招呼客人的老妈子,他有点懵?
到底谁才是重生的成功商人?难怪他能成商人,感情基因都是来自老母亲吧。
“老四,老四,想啥呢?五个叉烧包。”宋秀英狠狠拍了许志远一把。
“哦,好的,五个叉烧包,一共七毛五。”
宋秀英主要负责茶叶蛋,许志远负责包子和收钱,母子俩配合得很好。
刚九点过一点,就卖完了包子和茶叶蛋。
“老四,赶紧收拾东西,咱回家做包子去,下午咱再来卖一轮。”
宋秀英有些激动,他们今天带了600个茶叶蛋,500个叉烧包,300个白菜酱肉包,300个笋干猪肉包。
全卖光了,赚了一百来块呢。
下午再出一次摊儿,这件事许志远不是没有想过。
码头每天人流量大概在四五万左右,吸纳他那点包子完全没问题。
客户群完全没有问题,但目前有其他两个问题:
第一,劳动力,他一个人,一天不吃不喝,能做多少个包子?
第二,原材料的问题,
这两天他卖了一千多茶鸡蛋,差不多快把他们村的鸡蛋收得差不多,
家里的白菜、笋干也被他霍霍得差不多了。
“妈,你别急,这件事我们得从长计议。”
“什么议?哎呀,你别搁那儿婆婆妈妈的了,赶紧的,上车,回家做包子。”
看着老妈子麻利地将锅和煤炉放上牛车,固定好,自己找位置坐下来,就等着他架车。
行吧,先去供销社买面粉、调料、发酵粉等东西,再去市场买肉、菜。
“咱不回家?”看着儿子把牛车赶到了城里,宋秀英开口问。
“老太太,咱得先去买面粉、猪肉呀。”
“哦,对。”
母子俩去大采购一番,才又架着牛车回村。
看着牛车上的东西,宋秀英心疼得不行。
今天卖来的两百来块,在口袋还没捂热呢,就被花掉了一大半。
看着心肝儿疼的老太太,许志远有些想笑。
“妈,做生意呢,就是滚雪球。”
“啥叫滚雪球。”
“就是我们今天花一块钱买面粉,明天包子卖出去就变两块,
明天再买面粉,后天就变四块,大后天就变八块,
钱就像滚雪球一样,会越来越多,这也叫复利法则。”
宋秀英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不过瞬间却觉得自己儿子很厉害。
看来,这深城没白去,这说起话来,都一套一套的。
母子两人一回到家,就赶紧又投入到了赚钱大业里去,还拉上了许老头。
许志远力气大,负责和面,以及指挥两人。
宋秀英负责切菜、切肉,许老头负责洗菜、择菜。
下午,三人又蒸了六百个包子,母子俩又架着牛车往码头去。
“老四,咱去买头驴吧,这牛车忒慢。”
“行啊,妈,都听您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