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你说谁是沽名钓誉之辈?
书名:我,大明护国公,开局灭建奴 分类:历史 作者:红烧西瓜 更新时间:2023-12-01 04:15:46
“陛下方才所言,臣感动莫名!”
“此做法确实为我大明之希望,故,臣恳请陛下表彰战死的卢象升,追戮误国奸佞杨嗣昌,惩治跋扈总兵左良玉,以彰显朝廷天威,让各地统帅警醒自己。”
范景文当即说出心中所想。
此言一出,其他言官,学士纷纷赞赏,认同这个提议。
“先生怎么看这事?”
朱由检没有回答,而是问李幽。
后者沉思一会,便道:“卢象升从领兵勤王开始,对朝廷贡献之大,鲜有人能与之比拟,他的功劳不是吹嘘出来的,贼寇称他为卢阎王,所到之处皆闻风丧胆,望风而降!”
“像卢公这样的精忠报国之士,理应大为宣传,如忠烈祠,受大明香火,是大明朝官员的榜样!”
李幽也对卢象升颇为钦佩,要是他能再多活几年,像李自成、张献忠之流,早被围剿干净了。
“先生说的在理,卢象升当为忠烈祠第一人....”
朱由检点点头,心里有些自责。
要不是自己听信谗言,卢象升怎会孤军战死。
想想自己也曾三次授予对方尚方宝剑,令其杀的各地贼寇溃不成军,难以成事!
要没有奸佞乱臣,他最后也不至于如此,大明朝亦不至于如此。
“洪贼则打入奸妄堂第一人。”
“至于杨嗣昌是不是奸佞误国,这点有待考察,等以后查清楚再做定论。”
理由再次进言。
“先生之言乃是正理。”
朱由检点头应允。
两人的谈话,殿内百官看得真真切切,一时间都有些懵逼。
心想这厮到底是谁?
如何能得到生性猜疑,刚愎自用的崇祯帝这么信任?
礼部这边,一位风度翩翩,相貌堂堂的文官,死死盯着李幽,心里暗自作出决定,无论如何,以后都要巴结上他!
然而和他有同样想法的,殿内还有许多,都偷偷盯着李幽。
“陛下,我也听说这个左良玉嚣张跋扈,放纵部下掠夺当地百姓,不把朝廷放在眼里,手下兵丁已经严重超过了一个总兵该管辖的数量,还有剿匪不力,动不动就领兵逃跑等!”
李幽先是罗列左良玉的罪行,然后话锋一转,接着说,“问题是左总兵常年在外征战,这些传言真假难辨,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传言属实。”
“哼,左良玉嚣张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还需要证据?”范景文冷哼道。
“微臣以为,凡事都要讲究个证据,不能偏信偏听,不然冤枉前先将帅,导致局势糜烂,谁能负责?”
周延儒算是看明白了,崇祯帝这是完全信任那小子的话!
既然如此,自己当然要顺势而为,帮其说话。
“当然了,督察院有闻风奏事之权,这就另当别论。”
说到最后,还不忘给对方挖个坑。
“微臣赞同首辅所言,凡事都要讲究个证据,要不然,一些沽名钓誉之辈不顾朝廷大局,只为谋一己私利而哗众取宠,实在是误国误民。”
既然老大说话了,内阁其他人员也跟着帮衬。
“微臣也赞同首辅所言。”
“......”
一时间,又有几名尚书侍郎站出来附和。
“陛下明鉴,方才左都御史所言也都是事实,勿要听信某些乱臣贼子的话!”
另一边,
言官,学士等也开始站队开喷!
“张四知,别以为你是内阁府臣就可以信口开河,你说谁是沽名钓誉之辈,要是觉得老夫有问题,陛下就在此,大可以直接弹劾老夫便是!”
范景文也不甘示弱,直接对骂。
“都够了!”
朱由检听着双方你一言我一语,逐渐吵嚷起来,立刻出言制止。
“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见所有人停下,朱由检这才转头看向李幽。
“陛下可以把朝中的弹劾奏章,原样发给左良玉,让其自辩清白,看他如何回复再说。”
李幽正看得过瘾,听朱由检这么一问,便直接开口回应。
“那好,就依先生所言。”
朱由检再次应允。
随后,见殿内无事再奏,当即便起身宣布诏令:
“今天朕有三件事要说!”
台下百官闻言,皆正直身躯,将手中笏圭朝向崇祯帝。
“第一件事,从今日起,长江以北所有地方州府赋税减半,另一半也留于地方,用作巩固城防,改善民生,暂定期限为五年!”
“第二件事,如果地方州府遭受建奴、流寇攻城入侵,地方主官则可征集全城钱粮物资,包括藩王乡绅,所有人一律不得拒绝!”
“第三件事,太子不日将南巡应天府,监督收取长江以南各地州府赋税!”
“再有忠烈祠和奸妄堂一事,由内阁牵头,司礼监参与,六部九卿则需尽快拿出具体章程上报。”
朱由检语气坚定地说完,然后看向震惊中的百官,脸上不容有异论表情,让所有人乖乖闭嘴。
“吾皇圣明.....”
事已至此,文武百官也没有再言其他,纷纷叩拜,然后在太监高亢的呼声下退朝各司其职。
————
ps:送朵小鲜花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