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铁路
书名:晚清:我是光绪 分类:历史 作者:叫我无敌手 更新时间:2023-11-28 17:52:56
“六叔,朕听说山唐市修了一个唐胥铁路?”
由于李鸿章还在直隶总督位上,所以李光绪不得不暂时任总恭亲王奕?为洋务大臣。
直隶总督可是一个重要职务,天下疆臣之首,如果没有信得过的人,李光绪也不能随便换人。
而且李鸿章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除了军机处,也没有别的官职能让他干。
先这么凑合着,等他找到一个合适的直立总督再换人。
恭亲王奕?也知道那个唐胥铁路,毕竟李鸿章也算是他的人。
不过他有些不明白,李光绪这不是对洋务挺支持的嘛?
新军,电报,大学堂,国债,银行。
难道是要大力发展铁路了?
应该是的。
恭亲王说道。“是的,李鸿章多次求情,也就开办了,不过还没有通车,皇上的意思是?”
“朕要亲自接见开平矿务局和唐胥铁路的负责人。
你是知道的,这次抄家了五千万,一千万留给新军,另外四千万朕已经要求户部的阎敬铭开办大清皇家银行。
以国家财政为担保,在京城,魔都,津门等各大城市出售国债。”
“四千万的国债,六叔可要支持一下啊。”
李光绪又提了一下国债。
目前阎敬铭正在筹备中,而银行人才,则是推荐了盛宣怀。
历史上也正是盛宣怀组建了华夏第一个银行,华夏通商银行。
这大清皇家银行由他来担任行长,不得不说也是冥冥之中的一个轮回。
恭亲王奕?欠了欠身,表示同意。“皇上放心,国债发行是为了投资国家基础,臣也是爱新觉罗的子孙,如果有需要,臣愿意拿出一百万两白银购买国债。”
据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中所示,亲王岁俸银一万两,禄米一万斛,即亲王每年收入白银一万两。
虽然一年一万两但他作为多年的军机大臣,没少提拔官员。
这些官员也没少给他孝敬。
区区一百万,还是拿的出来的。
“嗯,虽然让你们拿钱,但是一年后还是给你们的,而且还有利息。”
由于政府信誉不够,所以李光绪和阎敬铭商议以后,决定第一次国债以一年为准,明年就还钱加利息。
反正户部现在就躺着四千万呢,更何况这四千万铁路,电报,养殖,教育投资下去,最起码也能回来一些税收。
恭亲王一百万,醇亲王估计也得一百万,敦亲王,礼亲王,睿亲王等铁帽子王,各支的郡王,贝勒,各地的总督,巡抚,知府,知县,地主,豪强,商人,四千万真的不多。
“说完了国债,朕最主要的还是让你主办一条贯通南北的铁路线。”
“区区一个唐胥铁路,几十公里也太有碍观瞻了。
我大清地大物博,人口四亿,怎么不得千里铁路起步?”
实际上清朝开始大力修建铁路,还是慈禧开始的。
在她之前,地方官也好,守旧顽固派也罢,都是反对修建铁路的。
也就是李鸿章,手握淮军,再加上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名义,勉强修建了唐胥铁路。
可是唐胥铁路的修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段铁路用骡马牵引货车,所以被世人称为“马车铁路”。
虽然他是华夏第一条铁路,但却是马车铁路。
去年李鸿章为避开清朝顽固派的反对,在筑路奏请中特别声明只修以骡马为牵引动力的“快车马路”。
几经周折,清政府才勉强同意,允许修建唐胥铁路。
要不是他说用马车拉,估计这条铁路也不能修建。
此时,一万两白银可以修一里铁路。
投资一千万两的话,可以修建一千里铁路,这就不短了。
大名鼎鼎的京沪铁路,连接华夏最重要的两个城市以及沿海一线,也不过1500公里。
一千公里,再加上国库出五百万,或者是从民间集资五百万,直接可以在1882年开通一个京沪铁路啊。
不过也只是想想而已,一个唐胥铁路都有这么大阻力,更别说京沪铁路了。
而且这个年代,最需要铁路的是内地,中原,京广铁路。
或者是奔鄂北,毕竟将来的1884年中法战争,也需要从后方大量的征集粮草,补充弹药,兵员。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只要打赢了中法战争,那么就可以对任何国家说不。
而对内,自己的威望也会达到最高。
所以,这条铁路必须得修建。
恭亲王奕?有些惊讶,上千里?皇上你可真敢想啊。
不过顽固派的倭仁死了,慈禧被软禁,荣禄被抓,现在是李光绪这个皇帝,从上到下的洋务派。
所以还别说,这么一条铁路还真没准就通过了
特别是洋人,洋人对于在大清修建铁路可是不余遗力。
想了想,恭亲王奕?说道。“皇上,这条铁路从京城到哪里,是广市,还是魔都?”
京沪铁路1500公里,但是京广铁路2200公里。
“京广吧。”
有了京广铁路,再单独修一个到广市的铁路,也就更好了。
其实从魔都到京城,走海路更好一些。
到津门下车。
这样的话,从京城到津门的铁路也需要修通了。
不过京广铁路都要修了,一个京津铁路不在话下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