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二章 从地球到天堂

书名:通往天堂的伟大征程之烈焰征程 分类:科幻 作者:高丞丞 更新时间:2025-04-11 10:23:28

换源:
 

  为了给这个超级圆筒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国际社会为此争吵了整整半个世纪,终止这场无休止争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的确定超级圆筒的名字。

最后大家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通过无记名的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名字。

中国JX省PX市一位13岁的名叫王佳妮的小女孩在几百万人中脱颖而出,她给超级圆筒取名叫“天堂号”,其寓意与超级圆筒高度契合。

她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元代一位著名的散曲家奥敦周卿在《蟾蜍》中描述的:“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于是超级圆筒被正式命名为“天堂号”。

作为为数不多的特邀嘉宾,王佳妮要在中国的海南文昌航天基地接受为期六个月的封闭式强化训练。

参加训练的还有来自亚洲不同国家的共计5818人及几位特殊的嘉宾,这些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留下的万里挑一的各个行业的精英,它们在这里总共要分别乘坐20架载人飞船前往那个遥远而神圣的目的地。

在训练基地里他们相互鼓励着,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在教官悉心的指导下认真的练习各项技能。王佳妮因为还未到法定年龄,又是航天基地里年纪最小的一个,因而受到了大家格外的关注。

特别在体能训练和过载项目测试中,有好几次教官都看到她都要坚持不住了,但她还是凭借着顽强的意志通过了考核,因而当那一天教官宣布王佳妮成绩全面通过的时候,整个航天基地里一片欢腾,很多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考虑到王佳妮年龄偏小,管理委员会还给她选了一位来自中国ZJ省乐清市名叫赵海霞的女孩子照顾她的日常生活,在航天基地这一段荣辱与共的日子里,她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随着离那个神圣日子的越来越近,航天基地将重新进入一种庄严肃穆的紧张气氛中。

虽然发射火箭这样的大型航天活动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但要让200多万个零件准确无误的执行指令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在这里,任何一点小小的疏忽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盼望已久又恐惧已久的日子终于到来。

这天的早上4点30分钟,海南文昌航天基地里早就已经是一片灯火的海洋。

那天他们早早的起床洗漱,穿上特制的轻便白色连体防护服和鞋子,鞋子的底部由带细微结构的勾状织物覆盖,防护服的袖子与裤子外侧各有两条黄色的明亮线条,以方便在特殊环境下鉴别人体与周围环境。防护服的腰部还有个很小的包裹,里面是一套简易的化学氧气发生器,有一根软管连接一个简易面罩,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给乘客提供数小时的氧气。随着舒缓的《卡门》音乐,30分钟后他们带着早就准备好的行李出现在走廊里。

由于路途遥远而归期未定,他们是带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心情踏上这个伟大征程的,因此对自己携带的物品更是精挑细选。但管理委员会严格要求每位乘客携带的物品不得超过20公斤,因为每增加一公斤的重量,耗费的燃料将以百万美元计算,实在是得不偿失的举措。

他们随着静静的人流来到航天中心广场西侧的大楼,在这里可能要进行地球上的最后一次早餐。航天基地的工作人员早早的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这顿早餐有:面包、肉包馒头、小笼包、豆浆、牛奶等。

30分钟后他们就餐完毕来到航天中心广场的东首。

这时,天空已经有些蒙蒙亮了,但还是有几颗星星格外明亮,那是处于黄道上环绕太阳运行的木星、土星、金星,还有几颗是参宿四、天狼星。

就在这个广场的东首,静静的停泊着六两蓝白相间的电动大巴,他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依次进入到电动大巴指定的座位并系好安全带。

这时一个熟悉又轻缓的声音响了起来: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欢迎乘坐T-01号航班,我是本次航班的领航员,请大家系好安全带,遵循工作人员的安排,现在我们将要前往第五号发射塔,全程15公里。该发射塔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发射塔之一,可以发射长征、神舟等系列运载火箭,接下来我将会给各位讲解沿途的美丽风景……”

六辆电动大巴在一辆引导车的带领下缓缓驶出航天基地广场后,很快来的了一条主干线上,道路两边的椰子树、棕榈树青翠欲滴,虽然北半球已经进入了秋天,但在中国南海的空气还是那么的温暖滋润。

15分钟后他们已经能远远的看到五号发射塔了,虽然已经做了些心里准备,但还是被它雄伟的身躯深深的震撼了:五号发射塔高度达到220米,就在它的身旁,矗立着一个乳白色的巨型火箭,火箭的最上面有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还有几个红色的大字由上到下排列,上面整整齐齐的写着:中国航天——长征21号运载火箭。

为了这一天,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付出了几代人的艰巨努力,他们面对的将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星辰大海。

长征21号运载火箭的箭身高度达到185米,箭身由直径17.2米的三级运载火箭组成,四周还有四个小个子的捆绑式助推火箭,底部有八个巨大的发动机喷口。

不过,即使是这种规模的喷口,如果与“天堂号”南、北极姿态控制系统上的喷口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

最上面的运载舱的直径为25.2米,一级火箭产生的推力将达到惊人的1万2550吨,地月轨道的投送能力将达到210吨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当之无愧的巨型运载火箭之一。

这艘载人飞船的直径为23.5米,总高度为73.3米,最顶层的就是载人飞船的驾驶舱,下面的乘客舱为三层结构,其平面与载人飞船的纵向相垂直,中间有一个连通两边的大结构间隔,间隔中安装有独立的生命保障系统,卫生间、淋浴器等。

这里的座椅是一种半躺式的结构,边上有一个便携式氧气面罩,前面有一块15英寸的触摸显示屏,右侧的扶手上还有两个红、绿色的按钮和一个小麦克风,座椅下有小型储物空间。

这与一架飞机的座舱结构没有什么明显不同。

但地面是一种深色的地毯,上面有类似于尼龙搭扣一样的织物,以方便在失重状态下与乘客特制的鞋相黏连,墙壁与天花板都安装着带有海绵填充物,以防止乘客在失重的情况下撞击而受伤。

上面还设计有包裹着海绵的非连续扶手,两侧都有连通上下的扶手结构,以便于乘客在失重状态下行走,每一层都可以乘坐105名乘客和6名安全员。

乘客舱靠近舷窗的前部有吧台和一张小桌子,吧台里有碳酸饮料、葡萄酒、白兰地、龙舌兰等,而小桌子则是用来打扑克牌的,当然桌面和扑克牌都用磁性材料设计,以防止在失重状态下乱飞。另一面还有三台带有吊带的跑步机,以便在乘客运动的时候将其固定在上面。

10点零5分,倒计时归零后,一级火箭顺利点火。

巨大的轰鸣声中天空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掌以3个G以上的过载把他们紧紧的压入座位中,王佳妮他们感觉全身的骨头都要被压碎了。

128秒后一阵轻微的振动传来,这是一级火箭和载人飞船分离,然后在AI的引导下重入大气层返回地面;接着载人飞船外面的整流罩打开了,他们看到太阳光从左侧的舷窗照进来,而右边是漆黑的太空。

这时他们已经在地球的大气层之外了。

3秒后二级火箭再次点火,这次火箭的加速度降到了2个G之下,此次的火箭燃烧了258秒。

一阵轻微的振动后,二级火箭和载人飞船分离后坠入大气层,而他们已经在一条椭圆形的抛物线轨道上了,接着他们还要飞行到距离地球7.5万米的高空,然后再返回近地轨道进行二次加速。

惊心动魄的轰鸣声消失后,王佳妮感觉自己的心脏都快要从口中跳出。

这时的他们已经处于失重状态,他们脱下氧气面罩痛快的呼吸着。

接着她看到空气中有好多闪亮闪亮的点,那是地毯上的大颗灰尘在失重下漂浮到空气中的原因。

“哇!它们都飘起来了,它们都飘起来了,海霞姐姐你看,它们好像星星啊!”王佳妮兴奋指着那些闪光点说,接着她摘下自己的蓝色卡通发夹,发夹脱离手掌后神奇的在空中翻滚着,她左右环顾着惊叹道:“哇!真的太好玩了。”

“你往左边看舷窗外面,那里才是真正的星空。”赵海霞用手指着左侧舷窗外说。

王佳妮睁大眼镜转过头去,她看到灿烂黑色的太空中无数闪亮的星星,犹如铺满了闪闪发亮的无数宝石。

“哇!真的太美了,姐姐,我想到那边舷窗看看。”

赵海霞连忙说:“不行!不行!现在我们还不能走,火箭还要再进行一次加速啦!”

“哦!那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你看,你可以玩下这个小游戏。”

赵海霞放松安全带,探过身在王佳妮前面的显示屏上操作一番,上面显示出《超级玛丽》,《俄罗斯方块》与《植物大战僵尸》等游戏界面。

“我来!我来!”王佳妮迫不及待的伸手操控起来,一会儿这里传来了《超级玛丽》熟悉的背景音乐声。

这时他们看到机舱内其他的乘客要么在看书,要么在玩游戏,还有一些在闭目养神。

赵海霞按下扶手上的绿色按钮,接着传来那个熟悉甜美的提示音:

“您好,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不知道是真人还是AI。

“请给我来一杯咖啡。”

王佳妮在边上嚷嚷着:

“姐姐,帮我要一杯奶茶,要黑珍珠的。”

现在的她完成沉浸在失重的美妙中,她这里动动那里摸摸,这一切对她来说新奇又好玩。

“一杯咖啡,一杯奶茶,确定请稍候。”

5分钟后有个贴地的小机器人送过来两杯带吸管的饮料。

“哇!是机器人哎!真好玩。”

王佳妮手舞足蹈起来。

她接过饮料后开心的用手拍了拍小机器人的脑袋。

严格来说那不叫脑袋,更像一台家用的吸尘器,只不过取代它轮子的是带尼龙搭扣的履带,背上有六个放饮料的端口。

当然饮料都是全密封装的,以防止在失重情况下乱飞。

“佳妮……”赵海霞用眼神暗示王佳妮千万不要招惹到她们旁边的一个人。

那个人就坐在王佳妮是右侧,是位长着一头金色头发白皮肤50多岁的美国人,只见他双目紧闭,对眼前的盛景好像充耳不闻,他就是乘坐首艘载人飞船前往拉格郎日L2点的11位嘉宾之一。

只见他的脸上愁容满面,紧闭着两片薄薄的嘴唇,脸上的两条法令纹如刀削斧劈一般,足以显示其非同寻常的经历。

因为它往往体现的是一种钢铁般顽强的意志。

不过事实却恰恰相反:他就是“天堂号”计划最大的反对派领袖——富兰克林·本·杰明,而本·杰明就是他的祖父,这种理念就像他们赖以生存的法则般遗传了下来。这次是作为特邀嘉宾乘坐首艘飞船前往“天堂号”,以验证他们当初的设想。

就在载人飞船的三层机舱内,还数位特别嘉宾和一些重要人物,他们分别为:首任最高行政长官,首席技术执行官,大法官,总督察,还有许多工程技术人员。

2个小时后他们吃到了第一顿太空午餐,午餐有米饭加辣椒炒肉,牛排加沙拉等,当然这些午餐都被设计成固态,以防止就餐的时候出现意外。

20分钟后就餐完毕,小机器人很快就把东西收拾干净。

一年来高强度的训练与极度紧张的心情现在终于可以松弛下来,他们很快就睡着了,一会儿机舱里就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5个小时后他们醒来,发现舷窗外的地球已经变小了,最壮观的是这里可以欣赏到全天的星座。随着载人飞船的缓慢自转,舷窗外的星座依次滑过,仿佛是整个宇宙都在环绕着他们旋转,他们才是人类真正的幸运儿。

载人飞船经过抛物线最高点后开始返回近地轨道,随着地球的越来越近,他们又可以欣赏到地球上壮观的景色。

这样过了6小时25分钟,舱内的语音提示三级火箭又要点火了。

这次火箭的加速度只有不到1个G,但火箭整整燃烧了498秒,当火箭再次停止燃烧的时候,载人飞船已经在一条更高的抛物线轨道上了,这条抛物线轨道的终端就是拉格朗日L2点,这个过程他们将飞行整整13天零8小时。

随着机舱内的一片欢呼声,他们终于可以松开安全带在飞船舱内自由行走了,但平时在地球上轻松平常的动作在这里却要格外小心,他们像企鹅一样笨拙的在地毯上行走,很快机舱内就传来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与欢笑声,接着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挤到舷窗附近观察窗外的美景,一时间各种嘈杂声此起彼伏。

王佳妮一听到载人飞船内可以自由活动的提示音后,就解开安全带欢呼雀跃的站起来。

赵海霞与王佳妮的座椅离左侧的舷窗大约有五米的距离,中间还间隔着三张座椅,座椅前面是不到1米宽的通道。因此王佳妮必须要从座椅绕到前面才可以走到舷窗前,她先是抓着扶手小心翼翼的伸脚在深色的地毯上试探着走了几步,发现鞋底与地毯结合的比较结实,她的胆子一下子变大了,接着尝试着快走几步,在确认无误后就急急忙忙的准备要到舷窗边观看舱外的风景,毫无例外的意外发生了……

这时赵海霞正小小翼翼解开安全带,她也准备随王佳妮到舷窗边欣赏舱外的美景,接着她听到了王佳妮的一声尖叫:

“姐姐快——来——啊!姐姐快——来——啊!”

她顺声望去,看到王佳妮飘在空中手忙脚乱的舞动着,原来是她急着行走而没有掌握好节奏而脱离了地毯,她的身体已经飘到了离本·杰明不远的上方。

这把赵海霞吓了一跳,要是惹着本·杰明,那可是大麻烦,她连忙叫道:

“佳妮不要乱动,我马上过来。”

她松开安全带后,接着小心翼翼的试着向王佳妮靠近,左手扶着座椅上的扶手,右手去抓空中的王佳妮。

王佳妮像溺水的人一般紧紧的抓住了赵海霞的胳膊。

“姐姐吓死我了。”王佳妮心有余悸的说:“原来在机舱内走路也这么难搞啊!”

赵海霞喘着气对她的说:“你不要忘记这里可是太空啊!是你走得太急了,要控制好节奏一步一步来,就不会有什么事,不能前面的脚还没粘紧后面脚的就离开了地毯。”

“好的!好的!我再试试看。”王佳妮拍拍胸口说。

接着她又开始笨拙的在地毯上走动着,这次她每走一步都要调整一下姿态,这段到舷窗不到五米的路足足让她走了十几分钟,接着她又迫不及待的大叫着钻入了人群:

“快让开一下,我来了!我要看看星星,我要看星星。”

这时舷窗周围就出现了有趣的一幕:有几个脚粘结不牢的人被王佳妮挤得飘到了空中,他们手忙脚乱的乱舞,接着现场传来各种惊呼声:

“快拉我一把啊!救命啊!”

“啊呀!谁抓着我头发啦!”

“我的头发!我的头发!”

“谁扯我的裤子啦!流氓啊!”

“抓着我的肉啦?疼死啦!快松手啊!”

……

这种混乱在机舱内是随处可见,足足数个小时都不能停息,不过没有人受到伤害,因为机舱内到处都是海面填充物,这也是他们走向太空历程中最可爱的一幕。

不过即使他们闹翻了天,那个本·杰明依然不为所动,他安静的坐在座椅上,然后又慢慢的走到吧台喝起了龙舌兰,面无表情的注视着这一切,好像看到的一切更证明了他的正确。

直到过了8个小时后,舱内才逐渐恢复了平静,王佳妮也很快的适应了失重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又发现:这样走路实在太慢太遭罪了,她干脆脱了鞋像鱼儿般在舱内游动,依赖于机舱内的座椅和舱壁上的非连续扶手,从这里游到那里,这反而让她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舱内开始传来她银铃般的熟悉欢笑声。而在零重力情况下这一切更增加了她的好奇心,因为在零重力之下乘客舱内根本不存在“上”、“下”之分,她终于可以在这里为所欲为了。

她首先游到隔壁的舱室,然后又从联通上下舱室的通道到下面舱室,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热情的向她打招呼,使她感受到了如处于一个大家庭般的温暖与安全。很快上下机舱的相互认识的人都频繁的串动起来,使这里更像一个大型的太空Party,但唯一遗憾的是:这里不能播放劲爆的的士高音乐,不然整个机舱都会被这些乘客引爆。

这里的男乘客最喜欢的就是在吧台前喝上几杯,打上几副扑克,或在后面的跑步机上运动半个小时。

不过最可爱的还是女乘客,由于失重导致下半身的血液都涌到身体上部,这使她们的上围暴涨,而脸上则红彤彤的使人看了如痴如醉。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天之后,机舱内的乘客都不自觉的分成了几个群体,喜欢喝几杯的乘客主要聚焦在吧台附近;爱看风景的乘客喜欢围在舷窗旁伸长了脖子观察外面的星空;喜欢安静的乘客则坐在座椅上看看书;而喜爱运动的在跑步机上不间断的运动;还有一些好奇的乘客则频繁的在三层舱内不断游动,制造各种意外,甚至触发了舱内的报警系统。不过最热闹的莫过于那群打牌的,为了出什么牌他们一个个争得脸红耳赤的,而声音更是响切了三层机舱。

为了使人体的生物钟不至于紊乱,飞船上都严格的规定了作息时间。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了13天多,突然他们从载人飞船的提示音中得知,载人飞船已经接近那个神圣的目的地了,叫他们马上回到座位并系好安全带。

10分钟后飞船上的横向发动机点火,他们发现舷窗外的星空开始旋转,载人飞船调转了180度,使飞船的发动机喷口将朝前进行制动飞行。

飞船停止旋转后又过了几分钟,火箭发动机点火了,这次的火箭产生的反向推力还不到0.1个G。

就这样又断断续续的持续了3天2小时。

随着那个神圣目的地的接近,但眼前还是空无一物时,他们忐忑的心再次悬了起来。

不久之后,从火箭发动机喷口方向的摄像头拍摄的画面显示,目标中出现了一颗闪闪发亮的星星,随着那颗星星变得越来越亮而视野中的物体却越来越大,直到那个庞然大物完全遮蔽了整个太空。

虽然他们的心里为此想象了无数遍,但还是被其极其庞大的规模深深的震撼了。

但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他们要目睹的将是人类的心智都难以承受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