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太空中的意外相会
书名:通往天堂的伟大征程之烈焰征程 分类:科幻 作者:高丞丞 更新时间:2025-04-11 10:23:28
“天堂号”12年。
“太和号”巡逻艇缓慢滑出“天堂号”北极区的气密舱,灿烂的银河在他们的视野中如一轴优美的画卷般舒展开来。
“太和号”巡逻艇是“天堂号”管理委员会增设的用来执行太空任务的小型装备,平时就停泊在靠近南、北极的各区域工业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由小列车运输到南、北极的气密舱。由于其任务的不同,上面设计有一条四自由度的5米长机械臂,同时还设计有12台喷气发动机,能使巡逻艇在太空中进行精准的定位。
气密舱的舱门关闭后,微弱的星光照着巡逻艇黝黑的外壳上,在上面闪现着点点异样的星光,巡逻艇的背后则是“天堂号”南极区令人生畏又一望无际的铅灰色平原。4年前的那次惊心动魄的陨石撞击已经在上面看不出任何痕迹。
“‘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我们出发了。”
片刻的寂静后,耳机中传来“指挥中心”的回复:“收到!收到!请仔细阅读此次的,路上请注意安全,有情况随时报告。”
“收到!明白。”
让·巴蒂斯特启动控制台上的点火按钮,“太和号”巡逻艇的主发动机点火了,2个G的加速度把他和威廉·拉姆赛紧紧的压在座椅上,他们要前往1.2万公里外拉格朗日L2点的一台太空设备上。
巴蒂斯特与拉姆赛都来自于“巴黎区”的居民,是“天堂号”内太空任务的专家,主要负责在拉格朗日L2这个区域中运行的航天器,他们是直属于“天堂号”管理委员会“指挥中心”的太空工程师。这些航天器可谓五花八门,有太空望远镜,导航定位卫星,通讯卫星等等,其中太空望远镜又包括:红外望远镜,中波望远镜,紫外望远镜,X射线望远镜,这部分就占了百分之八十,因此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太空望远镜平台。
拉格朗日L2是一个总面积大约为数亿平方公里的区域,其位置处于太阳与地球直线外侧的遥远宇宙空间,是一片处于行星之间引力的低洼处,这样的引力低洼处在我们的太阳系地球轨附近道就有五处之多,由于这里的引力相对要稳定,因此在这个区域汇集了人类不同国家的数千个各种型号的卫星与天文观察仪器。
比较有名的就有中国的叶企孙太空望远镜,美国的詹姆斯·韦伯2号太空望远镜,自从“天堂号”进入正常运营后,“天堂号”的“指挥中心”就逐渐接管了这些设备的运营、管理、维护等工作,这次他们的目的就是前往1.2万公里外的美国的詹姆斯·韦伯2号太空望远镜执行维护任务。
自从本世纪30年詹姆斯·韦伯2号太空望远镜发射到拉格朗日L2点后,其在太空中已经服役了半个多世纪,其设备已经严重老化,除了那个主镜,其他的零件基本上都被更换过几次。
这次的任务就是要更换12台陀螺仪中的3台,任务持续时间为72个小时。
巡逻艇加速飞行了10几分钟后主发动机熄火,“太和号”巡逻艇开始以惯性飞行,并由AI自动导航到达指定位置,这时他们背后的“天堂号”已经变成一颗太空中闪耀的星星。
在这段1.2万公里的行程中他们基本无事可做,宇航员巴蒂斯特就与拉姆赛就相互在舱内吐槽起他们在“天堂号”交内的新女朋友。
这应该是他们的第3个女朋友了,与“BJ区”的有所不同,其他区域的这种男女关系就没有“BJ区”那么稳定,这就是在“天堂号”内因思想、观念与信仰不同造就的差别。比如在“天堂号”内,“BJ区”的新生儿出生率最高,“莫斯科区”排第二,其他区此消彼长,“华盛顿区”垫底。这也真实的反应了各个区域的不同男女状况,但也有很多单身母亲,她们有权在“天堂号”内享受着超长的假期。
“拉姆赛,‘太阳神杯’决赛那天你去了吗?”巴蒂斯特在失重中轻松的边转动着记号笔边问。
“肯定去了,我还和林特打赌谁负谁赢呢!你呢?”
“我也去了,不过……”巴蒂斯特迟疑着。
拉姆赛不解的看着他。
“实际上那天早上7点20分钟我就起来了。”巴蒂斯特扁扁嘴脸上显得有些无奈。
“7点……20分?这么早球场都还没开门呐!开赛还要到9点半啦!”
“我知道,但那天7点20分钟时候,珍妮·蒂克就催促着叫我床了。”巴蒂斯特话中有话。
“哦!”拉姆赛顿时来了兴趣,他把记事本用夹子固定在舱壁上后转过身来看着他。
看到拉姆赛期待的目光,巴蒂斯特好像打开了话匣子,接着他滔滔不绝的倾诉起来:
“那天7点20分钟起床后,我10分钟不到就已经洗刷穿衣准备完毕,然后在客厅沙发上等待着,一边欣赏着客厅投影仪上的电视节目,上面刚好在播放的是为时1个小时的。”
“过了十几分钟后,我看到里面还没动静,就亲昵的喊了声:‘亲爱的,好了吗?’只听到里面传来:‘快了!快了!’的回音。我以为她马上就可以出发了,然后站起来活动一下手脚准备出发。”说到这里他的声音由兴奋转入沮丧:“哎!谁知道等了十几分钟还是没见她出来。”
“我悄悄的过去偷看,发现她在梳妆台前用手反复不断的轻拍按摩着脸,然后对我说:‘等下就好了。’我忐忑的回到沙发上等待着。”
“在等了十几分钟后还是没动静,我又偷偷进去察看什么情况?只看到她边往脸上扑着粉边轻松的回答着说:‘马上就好了。’无奈的我只有再次回到沙发上继续等待。”
“又过了十几分钟后,按奈不住的我又想去看看这娘儿们究竟怎么样了?只看到她边漫不经心的画着眉毛边不耐烦的对着我说:‘可以出发了。’绝望的我只好再次回到沙发等待着,这时我感觉已经是心跳加快如坐针毡了。”
“终于看到她出了化妆间,然后慢悠悠的进入到卧室,一会传来她亲切的呼声:‘亲爱的!过来帮我看看今天穿那件衣服好吗?’我从沙发上三下两下跳过去,当看到床上铺的全部都是她拿出来准备挑选的衣服,而客厅传来了节目播放结束的声音时,我当场就直接崩溃了。”
“哈哈!”拉姆赛忍不住笑出声来:“你的情况还算好啦!”
“什么叫还算好!难道你有更不堪的经历?”巴蒂斯特脸上的表情由阴郁转为好奇。
“哎!还不是为了减肥的事啦?”
“减肥?减肥能整出什么事?”
“关键在于她还喜欢美食。”
减肥与美食叫巴蒂斯特一下子产生了许多联想:比如冰与火;白天与晚上;冬天与夏天等相互对立的名词。看到巴蒂斯特困惑的表情,拉姆赛继续说:
“她一直说我不爱她,说我不支持她的减肥。”
“何出此言?”
“因为她说每次聚会的时候都我总会把好吃的推荐到她前面,让她变得毫无节制。”
“这……!那你就不要给她推荐了呗!”巴蒂斯特松了一口气说。
“但她又说我不爱她,不给她品尝美食,让生活变得没有乐趣。”
“这……!”
巴蒂斯特的大脑一下子卡壳了,他不知道下句话应该说什么好。好像老师给他出了道无解的选择题,无论怎么选择都是错误的,这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对视一眼后的两个人就在驾驶舱内苦笑起来,他们两个相互调侃着说:感觉驾驭女人好像比驾驭手中的航天器都要难上百倍。他们两个好像突然找到了生活中的知音,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不过自从有了女朋友后他们发现这样的事在生活中是层出不穷,有些甚至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离指定的距离还有不到30分钟航程的时候,“太和号”上的横向发动机点火,巡逻艇旋转了180度,使主发动机的喷口朝前进行制动飞行。
几秒种后发动机点火了,不到1个G的推力又把他们紧紧的压在座椅上,然后发动机陆陆续续的又点点停停,这是巡逻艇上 AI在不断的纠正航线,直到与目标物在太空中保持相同的速度。
又平静的过了5分钟,控制台上的一盏黄色的指示灯亮了,这是“太和号”巡逻艇上的雷达扫描仪,显示着在巡逻艇航线的前方有一个不明物体。
发现了什么?
巴蒂斯特看了看显示屏上的数据,发现这里离目标至少还有200公里的航程,难道是拉格朗日L2点的其他卫星进入到这条航线?这是在拉格朗日点上经常发生的事,因为拉格朗日点虽然是一片引力的低洼处,但由于其是一片在太空中不断环绕太阳运动的区域,其也受太阳及邻近行星引力的扰动,因此经常就有一些彗星及陨石进入到这个区域。
根据雷达显示屏上的数据显示,在“太和号”巡逻艇与目的地航线大约90公里2点钟方向13度的黑暗太空中,有一个不规则的庞然大物。
“这是个什么玩意?”拉姆赛喃喃自语着。
“这个物体大概是个椭圆形,长度在8.2公里,宽度在7.5公里。”巴蒂斯特控制着自己逐渐加快的心跳屏声静气的说。
不可能有这样的庞然大物进入到拉格朗日点而他们毫不知情。
巴蒂斯特与拉姆赛相互对视着,双方都能感受到对方目光中越来越深的恐惧。
他们都清楚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对这片引力低洼处的所有人类设施都是巨大的威胁。
这还仅仅是太空中的威胁,如果其进入到地球轨道,那人类就要面临着像恐龙灭绝一样的大浩劫了。
“一级预警!一级预警!立即报警!”
巴蒂斯特毫不犹豫的按下了控制台上的红色报警按钮。
“天堂号”内则是一番祥和的景象。
橙色的“太阳”悬挂在北极区的附近,对于“天堂号”内的居民来说,平静的一天又即将开始。
从下方向上望去,这一切与地球上的好像没有什么不同,他们甚至在“太阳”的附近都看到了蔚蓝色的“天空”,但透过“太阳”不远处其他的“天空”,他们却看到了异样的风景:那些倒悬的建筑,无数移动的光点则显示这里又与地球上是那么不同。
他们还看到几块乳白色的不规则云团笼罩在“BJ区”与“华盛顿区”附近的上空,使这里犹如人间仙境。
那是“天堂号”内的水蒸气在经过一个晚上的冷却后凝结在空中的原故。
这样的云团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天堂号”内不同的小区上空,而处于“克拉克岛”上控制中心则是忙碌有序的状态。
在平稳的运营了12年后,“天堂号”内的各个系统运行情况良好,除了4年前“天堂号”的南极受到一次小规模的陨石撞击外,其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天堂号”内的各项指标都在理想的状态运行。比如原来的氧含量一直处于低位,后来通过适当的增加种植面积终于使氧气浓度达到预定的标准。
比如在南极零重力区运行的那台EAST—1核聚变动力系统其功率一直维持在百分之六十运行,这也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计。
但令他们感到头疼的却是废物品循环处理系统,这里涉及到化学、分子学、微生物学、工程学、分类学等众多学科,在“天堂号”的居民到达后就开始全功率运行,有一段时间甚至需要开动冗余单元才可以避免废物的堆积,为此还出现了费物品循环处理系统宕机事件。
后来他们发现是居民把地球上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带到了“天堂号”内,接着他们就修改了一些法律法规,调整了一些物品的供应链,才逐步恢复正常。但后续随着“天堂号”内的新人增加,这一切都将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挑战。
不过最令他们感到手足无措的还是环绕“天堂号”一周的“麦哲伦海”。
其原始的物质就来自于那颗N326小行星,光是去杂、过滤、蒸馏就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天堂号”开始充斥氧气的初期,他们发现它还是一个耗氧大户,其足足耗费了“天堂号”内3年制氧量总和。
等到它的氧消耗处于平衡状态时,“天堂号”的管理委员会才试图在“麦哲伦海”里建立某种类似于地球上的小生态循环系统。
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很快发现,“麦哲伦海”里浮游生物爆发性增长,这些浮游生物又进一步吞噬了“天堂号”内的氧气,直到爆发了蓝藻事件,无奈之下他们引进了多种以浮游生物为食的生物,但还是无法维持氧的平衡,最后引进了大量的珊瑚才终于遏制了浮游生物的总量。
这几次事件既是对“天堂号”管理委员会整体组织与指挥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各方在应对复杂问题时人员与系统的考验。
他们都清楚这在“天堂号”内仅仅是开始,因为这种情况随时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
自从8年前第一声婴儿的哭声响起,“天堂号”内迎来了它新的居民,这是名义上真正的第一代太空居民,其重要意义对人类而言不言而喻。
后来随着新生婴儿的逐渐增多,“天堂号”也迎来了新的气象,对“天堂号”新居民的教育问题也随之提上日程,由于管理委员会中还有几个来自不同区域的反对派成员,因而关于教材与教育方式的争论也将在“天堂号”管理委员会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最终各方决定自行其事,就是根据各自区域的思想、观念及信仰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教育模式,后续将根据各区域融合的情况进行逐步调整,直到完成一体化教育。
考虑到“天堂号”每一位居民的安全,同样,每随着一个新生儿的增加,“天堂号”南、北极区的载人飞船也要增加相同的舱位,直到达到某个阈值。
实际上“天堂号”管理委员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它就位于隐蔽舱位的内侧,沿气密舱从侧内延伸至外侧零重力区平原,每条隐蔽舱都可以容纳6艘载人飞船——这样它就从原来的左轮手枪升级为加特林机枪。
——这里也是载人飞船的紧急逃生通道,就是当“天堂号”南、北极的机械臂全部失效,“天堂号”的电力系统全部瘫痪时,仍然可以保证载人飞船能安全的飞离“天堂号”的紧急逃生通道。
在“麦哲伦海”的两侧,是东、西方向环绕“天堂号”一周的两条路,它们分别是“纬二路”与“纬三路”,这里靠近“克拉克岛”的两侧,有长达数十公里的白色沙滩,在没有足球赛的时候,每当星期六或星期天,这里就人满为患,穿着各色泳衣的男男女女在海水里尽情的戏耍、冲浪,在白色的沙滩上追逐打闹,很是热闹。“麦哲伦”海的浪也没有地球上的那么大,这是因为这里的风速最高也只有5级,而且则是沿着垂直于海滩方向涌动。沙滩上有各种躺椅,遮阳棚,沙滩靠近“纬二路”与“纬三路”的地方有星星点点的小帐篷,那里有美味的咖啡,水果,饮料,蛋糕与各种可口点心,使这里简直就像人间天堂。
“麦哲伦海”里同样有游艇在游弋,因为场地的限制,“天堂号”里的游艇最大不能超过50米,搭载的乘客最多也只有数十名,靠近沙滩的海面是一些快速游弋的小游艇。这里最快乐的则是孩子们,他们有的在海水中游弋,有的在沙滩上追逐戏耍,有的挖沙建城堡,有的则躺在躺椅上喝着饮料欣赏这里美丽的风光。
他们既是人类的幸运儿,又是“天堂号”未来的希望。
其中在“华盛顿区”北侧的沙滩上,有一对母女则安静的看着这一切,也许是玩累了,也许是另有所思。可以看出母亲是“BJ区”人,而女儿则是混血儿,有着一头乌黑的头发,蓝色的眼镜,年龄大约9岁左右。
她就是陈梦婷。
陈梦婷是在“BJ区”的一次学习交流会上认识帕特·彼得的,有着相同的爱好超越了思想观念的约束使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他们之间既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也没有悱恻缠绵的相思,一切都那么水到渠成,他们应该是“天堂号”里结婚最早的一批人。
为了尊重“华盛顿区”的习俗,陈梦婷就改名为婷·彼得,第二年,他们就生了个宝贝女儿——安吉丽娜·帕特·彼得。
安吉丽娜天性聪慧,总是好奇的问这问那,她对这个环绕“天堂号”一周的“麦哲伦海”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经常叫彼得带她到“麦哲伦海”边玩,这里的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直到她进入了学校。
当老师告诉她我们人类的母亲——地球是圆形的,所有的人都生活在那个球形的表面,而“天堂号”则是大规模的利用了离心力,才可以使“麦哲伦海”和所有设施都建在超级圆筒的内壁并使人类生活在上面,这完全颠覆了她的认知。
“那……妈妈!那地球上的人会不会飞到空中啊?”她回家后像其他所有小朋友一样提出这个让他们困惑不已的问题。
“不会啊!因为地球上有万有引力。”
“什么是万有引力?”
“所有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当一个物体的质量足够大的时候,就可以吸引越来越多的物质聚集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地球或太阳,甚至银河系等宏观物体,宇宙中所有物体之间都万有引力定律。”
“那我们之间也存在着万有引力吗?”安吉丽娜看了看她们俩问。
“当然有,不但是我们之间,这里所有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万有引力。”她指着房间内的东西对安吉丽娜说。
“那我们为什么感受不到呢?”安吉丽娜困惑的抬了抬手。
“那是因为这个力太小了,只有在大质量物体之间,比如像地球和太阳这么大的物体,我们才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当然,现代的精密仪器同样可以检测得到我们之间的万有引力。”
“那离心力为什么可以产生相反的力呢?因为它可以使物体吸引在一个旋转圆筒的内壁上。”
“不是相反的力,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比如在‘天堂号’内离心力就可以根据超级圆筒旋转的速度来增加或减少力的作用,而引力则不能。”
世界的美妙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
不过,那时的她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在不远的将来,实践会让她们亲身体验到离心力的改变引起的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