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一百八十九章 献俘龟兹王 唐太宗驾崩

书名:唐太宗贞观纪 分类:历史 作者:尚金龙 更新时间:2025-03-15 11:15:10

换源:
 

  贞观二十三年正月初六,龟兹国王白诃黎布失毕及其丞相那利等人被押到了京城,于社稷坛举行献俘仪式。

初七,李世民又在紫微殿再次举行献俘仪式,李世民予以责备后将他们全都放了,又任命白诃黎布失毕为左武卫中郎将。

当夜,李世民在紫微殿宴请五品以上官员并对群臣说:“乐有几种,像在土城边骑竹马游戏于田野之间,这是儿童的乐趣;装饰金玉翠珠,穿着绫罗绸缎,这是妇女的乐趣;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交易有无,这是商人的乐趣;位居高官,领取厚禄,名声地位显赫,这是仕进的乐趣;受命出征前,没有强敌,这是将帅的乐趣;天下安宁统一,四方太平无事,在朝堂上安然端坐,国家安定稳固,这是帝王的乐趣。近来命将西征,如今已经获胜,万里清平,战士都能回家,这是朕最快乐的时候。”

群臣无不交口称赞。

不久,西南地区徒莫祗等蛮族归附唐朝,以其辖地设傍、望、览、丘四州,隶属于朗州都督府。

月底,李世民征召突厥车鼻可汗入朝,车鼻可汗因两年前杀害了云麾将军安调遮、右屯卫郎将韩华怕被李世民问责,于是拒绝入朝。

李世民立刻派右骁卫郎将高侃征发回纥、仆骨等兵马袭击突厥。听闻唐朝大军将至,突厥拔悉密部首领肥罗察投降,唐朝在其原地设置新黎州,其他部落见状,也纷纷投降。

二月六日,李世民身体欠佳,担心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下诏将新城公主嫁给长孙无忌之子长孙诠,并令有司着手准备婚礼,择吉日完婚。不过由于李世民五月去世,婚礼中断并推迟,直到永徽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新城公主才最终成亲。

十一日,唐朝设置瑶池都督府,十三日,任命左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隶属于安西都护。

三月十三日,李世民设置丰州都督府,由燕然都护李素立兼任都督职。

十五日,天降甘霖。李世民对司徒长孙无忌说:“今日之甘霖,岂止朕一人之喜?朕愿与天下苍生共庆此乐,应立即撰写赦文,明日颁布天下。”

十六日,右屯卫将军阿史那郁射设于长安宣阳里去世,享年四十三岁。李世民命人依照突厥礼仪实行火化。

十七日,百官及京城百姓皆列于显道门外,囚徒千余人,皆面向北而立。李世民抱病乘车而出,各官署官员、百姓等车马拥挤不堪。李世民环顾四周,对长孙无忌说:“百姓如此繁盛,实在令人哀怜。朕正欲尽心教化,使他们安居乐业,然而疾病却日益加重,事不遂人愿。”说罢,慷慨长叹,泪流满面。

然后遣人宣读诏书曰:“昔日殷商兴盛时解除网罗之禁,对生灵广施恩惠;尧帝广施赦免之令,将深仁厚爱播撒于四海。朕抚名山大川,登甘泉之台,疏导长河,迎接仪凤之舞。此乃皇朝之常例。朕超越前古,恭承宝位,虽已平定十角之寇乱,使衣冠之士重归正道;然而三韩之野仍有战乱之虞。念及此等艰辛勤劳之事,朕未曾忘怀于日夜。加之去年冬天无积雪之储备,今年春天又遇干旱之灾,故设宴于四衢以祈雨消灾,并免除各郡之租税。昔日成汤在位七年始闻灾异而警醒;朕今在位仅三月便已深感忧虑。因此朕下令除残去暴以迎祥瑞之兆;商羊之舞再现、昭回之诗停唱、纤阿之星隐没、毕星之光芒收敛;随后密雨纷飞、天河倾泻而下。朕之至诚未曾改变;天意亦非遥不可及。应将此恩泽广布于天下;使万民同享欢乐与福祉。特此大赦天下:凡犯大辟罪以下者无论罪行轻重均予赦免;但常赦所不免者不在此限。对于失去官职或爵位者;应酌情重新任用;八十岁以上者各赐粟帛以示尊老;鳏寡孤独及残疾者;应酌情给予救济与帮助。”

诏书宣读完毕,百姓无不欢呼称颂。

二十三日,病情不见好转的李世民将军政大权全权交给了李治,命太子在金液门听政,并下诏说:“朕从小就经历了道丧之乱,看到生灵涂炭,因此痛心疾首,攘袂救焚。朕用战争来平息战乱,用干戈来恢复秩序。朕日夜不息,努力救济四方的饥民。经过多年的努力,幸赖上天保佑,朕继承了帝位,并努力治理国家。朕蠲除了百王的积弊,振兴了千年的颓纲。朕日夜勤劳,现在已经年过半百。然而,正当朕准备实现大道的时候,却突然遭受了疾病的侵袭。自朕登基以来,多次遭遇哀痛和忧虑。又加上高句丽逆乱,毒害了韩夷地区。朕对这些微小的事物都感到不安,无法忘记朕的隐忧。于是,朕决定亲自出征,吊民伐罪,远涉边疆。朕经历了严寒酷暑,身体亲受风雨的侵袭。虽然朕已经在海外澄清了战乱,但朕的内心仍然感到疲惫。现在,朕想暂时放下政务,调养身体。所有的机务,都交给皇太子李治来决断。百官和卿士,都应该接受他的节制。”

四月初一,李世民于翠微宫召见李治,并对李治说:“李世绩才智过人,但是你对他没有恩情,恐怕不能驾驭他。朕现在将他贬黜,如果他即刻就走,等朕死后,你再任用他为仆射,给予他恩德;如果他犹豫不决,徘徊观望,那你就杀掉他。”

李治哭着表示遵命。

五月十五日,李世民正式外放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绩为叠州都督。

李世绩接受诏令后,家都没有回便立刻前往叠州赴任。

十八日,李靖重病,将不久于人世,此时也已病重的李世民却不顾劝阻亲临病榻慰问。他见李靖病危,涕泪俱下,十分难过地对李靖说:“您是朕平生故人,对国家有功。如今病到这种地步,朕为您感到担忧。”

李靖躺在床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有眼泪不停地在眼眶中打转,不一会儿,李靖闭上了双眼,享年七十九岁。

李靖去世后,李世民恸哭,下诏追赠为司徒、并州都督,赐班剑、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谥号为“景武”。又命许敬宗撰文,王知敬书丹“唐故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司徒卫景武公碑”碑文。此外,李世民特意下令李靖的陵墓要仿照突厥境内的铁山和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而修建,以表彰李靖开疆拓土之功绩,如此殊荣,在太宗朝享受此等待遇的官员仅李靖一人。

二十二日,很多地方天降暴雨,李世民下令赐予天下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粟米。

二十三日,李世民病重,太子日夜守护在侧,有时连续多日不思饮食,头发都因此变白了。李世民流着泪说:“你能这样孝顺爱朕,朕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昨天的暴雨,可能就是老天爷在为朕哭泣,朕恐怕命不久矣了!”

二十四日,李世民病情恶化,急召长孙无忌进入含风殿。

李世民躺在床上,伸手抚摸着长孙无忌的下巴,长孙无忌哭泣着,悲伤得不能自禁;李世民最终也没能说出什么话,反而让长孙无忌出去。

二十六日,李世民又召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进入卧室,对他们说:“朕现在把身后的事都托付给你们了。太子仁爱孝顺,你们都知道,要好好辅佐教导他!”

李世民又对太子说:“有无忌、遂良在,你不必担忧天下!”

又转头语重心长地对褚遂良说:“无忌对朕忠心耿耿,朕能够拥有天下,多亏了他的帮助,朕死后,不要让奸臣离间他。”

然后,李世民命令褚遂良起草遗诏。诏书起草完毕后,李世民驾崩,享年五十二岁,庙号唐太宗,谥号文皇帝。

李治看到李世民驾崩后,抱着长孙无忌嚎啕大哭,长孙无忌强忍悲痛,擦拭着眼泪,请求处理各种事务来安定朝廷内外。太子仍然哀哭不止。

长孙无忌说:“皇上把宗庙社稷托付给殿下,怎么能像普通人一样只是哭泣呢!”于是长孙无忌决定秘不发丧。

二十七日,长孙无忌等人请太子先回京城,飞骑、精兵及老将们随身护卫。

二十八日,等太子进入京城后,大行皇帝的御马舆驾,侍卫和平时一样,紧跟着太子到达,停驻在两仪殿。又任命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为侍中,少詹事张行成兼任侍中,任命检校刑部尚书、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辅兼任中书令。

二十九日,在太极殿发丧,宣读遗诏,太子即位。军国大事,不能停止;平常的小事,委托给有关部门处理。各王担任都督、刺史的,都听凭他们去奔丧,但濮王李泰不在此列。停止辽东的战事及各项土木工程。

李治从之。

李世民驾崩的消息被宣布后,各国使臣、全国百姓等无不痛哭流涕,李世民的充容徐惠哀痛成疾,作七言及连珠诗以明志,并拒绝服药医治,又对身边亲近的人说:“先帝待我优厚,我希望早一点死去,魂魄有灵,能够早日侍奉在先帝陵寝是我的心愿。”

不到一年后,徐惠因悲伤过度而去世,年仅二十四岁,李治追封为贤妃,陪葬在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石室中。

李世民葬入昭陵前夕,契苾何力与阿史那社尔请求自杀殉葬,侍卫陵寝,李治假称李世民有遗诏,不允许陪葬,二人最终作罢。

李世民的去世代表着“贞观之治”的结束,但是,大唐的繁荣和发展却依旧在延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