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上有剑仙
书名:他处 分类:玄幻 作者:七尺性命 更新时间:2025-02-06 14:02:50
翌日,茅山镇。
这座兴起于十七年前,兴盛于三年前的小镇,因紧靠着茅山而得名,山下酒肆客栈众多。自从茅山三年前跻身江湖第十大派以后,来往客人络绎不绝。一些只是来混个脸熟,一些准备上山求道,还有一些是为了在山下开个小店营生,专门来拜一拜山头。
对于这些人士,茅山的态度总是一笑置之,从不收徒却又许多弟子,那些混脸熟的知晓茅山弟子从不管山下事后也就勉强客套几句离开,剩下拜山头的,总会被小道士拉住好好解释,说一些本就不是茅山地界,茅山又只是一个小派,不会不讲理,也不会干预一类的话,可谓是给足了来客面子。
只是这样看下来,来往客人不减反增,出门后大肆宣扬茅山的待客之道。且不说茅山作为名门大派不端架子,就只是与一些末流门派比,茅山也不如他们高高在上。一传十十传百,茅山香火愈发鼎盛,山下小镇也因此得福。
这座小镇的许多酒肆,大多生意极好,专门卖一种昂贵的用茅山梦溪旁边的粮食地里结的粮食酿做的酒,来往客人十分赏脸,说只有茅山的高粱才能酿成如此清冽的美酒,虽说昂贵,其实也只是平民老百姓不能常喝而已,至于两朝的那些达官贵人,人家是不缺这三瓜俩枣的。来往客人多商旅,或者是名门子弟,再或者三教九流,常常在这些酒肆里出手阔绰,打开一坛新梦酒,只是闻香,也够醉生梦死,小镇因此也成为远近闻名的酒镇。
旬久,这么一个陆曳朝中部,原来的重娄朝北部某一鱼米之乡的外乡人,今年不到二十岁,来茅山也不过数月。每日请安兢兢业业,他的便宜师傅却从未让他做过什么打坐修炼一类的事情,三日前在他苦苦要求下,总算安排给他,说每日有一睡钟,睡钟响前不可以让自己睡觉,可小小的旬久哪里知道,天下能拦得住老道睡觉的,怕是不够一手之数。
照例请安发现师傅睡去,小道士好容易喊醒,却发现一睁眼,老道又昏睡,实无办法,由他睡去。旬久推门出去,一路下山,师兄们都在习剑,就算那些伙房的师兄,也挑水的挑水洗菜的洗菜,似乎茅山这一座高耸孤立的山头已经运转圆满,不需要旁人插手帮忙。
山上无趣,旬久一路下山去也。
茅山镇,这么一个山下小镇,人人都说它依附茅山。虽说茅山不管山下事务,但却有出售梦溪多余高粱的俗务。茅山镇依卖酒而发展壮大,而成酒的高粱只此一处有,因此茅山镇才就真正成了一座无茅山即无此镇的聚落。也正是因此,茅山镇格外亲近茅山弟子,山上弟子经常下山来往,与茅山镇居民打成一片,其乐融融。
小道士刚下山,跟山下小溪旁边几个捣衣的妇人打过招呼,无非是嘘寒问暖,天气如何。聊到几日之后是茅山一年一度的售卖高粱的日子,有几个酒厂的老师傅早就雇好了人,打地铺在售卖的场地,只等几日后山上下令,第一时间便要抢到最多的高粱,借此发财才好。
旬久第一次听说茅山还有如此情景,细细盘问,才知每年其实还有一场盛会。由每年买到高粱最多的酒厂举行,新规来者是客,无论同行路人,皆可参加。唯独茅山有山规明令禁止,凡茅山弟子绝不可出席。有人询问过律法堂的二位守山人,给出的答案十分一致,大意是茅山售此高粱是为穷人安身立命,不是为地主富豪敛财,买多买少地位等同,并无高低贵贱,何至于盛会只为富人举办,忘了酒工和种粮的农民?因为此般如同公告一般的答案传出,酒厂才不得不收敛,将入场条件改为新规的来者是客,只为了不给茅山留下什么坏印象,免得来年售卖高粱的时候略作克扣。
打过招呼以后,小道人不做停留,径直进入小镇,只是有些奇怪,今日竟然没见那一张铁口直断的幡子。邋遢道人向来神龙见首不见尾,况且在山上存在感不高,似有似无,于茅山似无所增益,自然也无人在意。
秋高气爽。小镇这几日愈发热闹,许多外来旅客想等待参加几日后的盛会不愿离去,于是平时就十分热闹的小镇如今更是人山人海。往来车马频繁,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小道士绕开往来人群车马,钻进一家相熟的面馆,要了一碗酸菜臊子的抿格斗,拿勺子自顾地吃起来。老板见小子常来,考虑到他茅山弟子的身份,每次总要多送一碟小菜。
“老板!照着这小道士的饭食,加半斤酱牛肉,半斤你们这的好酒,什么新梦什么的,起名气的怪扭捏,叫不来。”店门口站着一个胡茬汉子,指着旬久的抿格斗和小菜,对老板喊道。
“好嘞,客官您先请坐~”
不急不缓,这汉子正好就坐到了旬久的对面,旬久本想出言提醒还有其他空位,抬脸一看对坐满脸的胡茬,便没有言语。
“小子,你是茅山山上人?”
旬久停下吃饭,整了整衣襟:“正是,敢问阁下是?”
“让你问了么你就问,你只管回答,不然拖出去揍你一顿。”
这可给掌柜的吓一跳,他们这些山下人全指着茅山发家致富,怎么敢在自家店里得罪山上的老爷们,只好匆匆上菜,旬久正要开口说话,掌柜却打个圆场:“大侠,大侠,小店小本经营,来往都是客人,脾气莫要太火爆,气大伤身气大伤身,这样,我送您一碟子小菜,二位分桌吃饭可好?”
“我又不差你钱,你急什么,一边去,我跟这位小兄弟聊聊天。”
眼见得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掌柜叹一声气,只顾的忙活自己的事情去了。
汉子吃一口茅山镇特色的抿格斗,惊讶之前从未听过,吃来还算不错,灌一口酒,继续跟旬久问话:
“你家老祖宗还在山上么?”
“弟子刚来数月,老祖宗的行踪,实不知晓。”旬久再无心情吃饭,抬起头来作答,“不知大侠此行是何目的,听您说话不像是本地人,却十分熟悉,这是哪儿的口音来着?”
“行了行了,你也不必猜,猜了也猜不到,该干啥干啥去吧,我这次来是来找人的,不是寻仇,刚才也就是吓唬吓唬你小子,没想到还挺经得起吓的。”汉子说完,把面扒拉干净,酒水装到酒葫芦里,一把抓过剩下的酱牛肉,拖着草鞋短打自顾地出门去了。
旬久忍下心里奇怪,确实再也无心情吃下去了,给掌柜的付过了钱,寒暄两句,掌柜的道歉说照顾不周之类的话,小道士一一回绝,本就是生意买卖,能帮衬说着一两句,已经是十分人情了。
掌柜感谢小道士通情达理,说什么这次也不能收钱,旬久拒绝说都是朋友,再这么着下次不来了,掌柜才好罢休,只是说下次来一定请他喝酒,小道士道谢一声,也出门去了。
出门的旬久甩甩头,扫视一圈,似乎将刚才的事全数忘干净,拍了拍自己的道袍,可惜几个月了也没人给自己发道剑和拂尘,想不明白,于是就不想了。刚才应该不承认自己是茅山的弟子才好,这汉子似乎并不惧怕茅山的背景,用来当成靠山的说辞反而成了累赘,自己的人情世故还是把握的不到位啊。
小道士暗自叹一声,转投到热闹地方去了。
却说这大会前期真是一年比一年热闹,去年此时,人数规模远不及此,对于茅山镇的酒,茅山镇人从未刻意宣传,只靠口碑,也能吸引如此多的人,看来实在名不虚传。茅山镇热闹喧天,在举行大会的广场上,三教九流尽数聚集于此,舞马的、逗猴子的、杂货郎、醉汉,遍地都是。旬久刚刚挤将进来,便听得人群中一阵惊呼。
小道士抬头往天上看去,眼中满是羡慕:
天上云彩似刀切一般平整断开,最前方一个小黑点却直指茅山方向,人群的惊呼终于听清:
天上有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