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24章 获得《药酒箓》

书名:四合院:养蛊大师,娶娇妻陈雪茹 分类:短篇 作者:大蒜胡辣汤 更新时间:2024-08-01 06:23:12

换源:
 

  “恭喜宿主,突破大师境界,恭喜宿主获得《药酒箓》”

药酒箓。

什么东西。

嗡....

忽然间,无数关于药酒的知识,进入了蔡全无的脑海中。

同时,不下几十种药酒配方进入蔡全无的脑海:《虎骨酒》、《龙阳酒》、《回春酒》、《滋阴酒》、《补肾酒》、《健骨酒》、《生血酒》、《三七酒》........

看了看那些药酒的配方,蔡全无感觉到了无限的商机。

这些药酒的配方,主要是进补为主,制冰为辅,尤其在滋阴壮阳方面,有非常好的疗效。

其中,《龙阳酒》是专门壮阳的,对男人那方面有奇效。

《补肾酒》专治肾虚。

《滋阴酒》滋阴补肾,能让女人更显年轻滋润。

《健骨酒》对能有效缓解老人骨质疏松。

《生血酒》补血。

《三七酒》治疗内伤。

《虎骨酒》和《回春酒》得效果一样,都是治疗风湿的。

不过,别看效果一样,《回春酒》使用的中草药,价格更低廉。

《虎骨酒》就不一样了,需要虎骨,这东西建国以后,就不能用了。

比起丹丸和药散,药酒的配方更稀奇,同仁堂有包括《安宫牛黄丸》在内的十大特效药,加上,《虎骨酒》,《牛黄清心丸》和《十香返魂丹》。

一共是十三种药,合成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里面,只有《虎骨酒》一种药酒的房子,可见药酒的方子有多稀奇。

别的不说,就光《龙阳酒》、《补肾酒》和《滋阴酒》这三种酒,绝对能带来巨大的利润。

另外,药酒一般都难喝,蔡全无有酒蛊,可以保障酒的口味。

又好喝又能治病的酒,还不得卖爆。

至于药酒所用的酒,也很好搞定,只要是粮食酒,度数足够高就行。

牛栏上二锅头绝对可以。

“嗯!”

蔡全无暗暗点头,决定找个时间去一趟牛栏山。

.......

.......

“师父,师父,小师弟我教不了了。”

翌日一早。

二师兄章宗邦跑到陈子林书房里诉苦。

这一个礼拜,对他来说实在是煎熬。

本来,师父是让他教蔡全无看病的,结果,他发现,就他肚子里那点水平,根本就教不了蔡全无。

反而是他这个当师兄的,一个礼拜的时间,在蔡全无那里学到不少东西。

他感觉在小师弟的面前,自己成了什么都不懂的小白。

坚持了一个礼拜,终于坚持不下去了。

所,跑来找师父诉苦。

陈子林放下书本,皱眉道:“你小师弟不好好学吗?”

“不是啊师父,小师弟的医术远在我之上,我根本教不了。”

“这........”

陈子林愣住了。

蔡全无才来医馆多久,半年多一点。

要是换成普通的弟子,半年连草药都认不全,他的医术居然超过章宗邦了,章宗邦可是医者境界。

诚然,蔡全无过目不忘是不错,但医术这东西,需要大量实践,大量的接触病人。

蔡全无都没接触多少病人,怎么可能。

难道是.......

陈子林想到了一种肯能,悟性逆天。

没错,蔡全无已经把医馆所有的医术都背诵完了,这是任何人都不具备的优势。

无论是望闻问切,寻医问诊,看病抓药,医术上都有,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是拥有逆天的悟性的话,还真有可能把这些理论的知识变成实践。

“我知道了,你去吧。”

陈子林挥挥手。

章宗邦离开了书房。

这时候,李辅仁走了进来:“师父,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李辅仁笑道:“三师弟突破出师境界了,可以出师了。”

在四九城来说,一般的小医馆里,弟子达到小成境界,就可以试着坐堂了。

甚至在乡下,医术到了这个境界,已经可以到处行医了。

但长寿医馆和四九城一些大医馆门槛高,不到出师境界,不允许给人看病。

“哦!好好好!”

陈子林非常的开心,忽然感觉没有了负担。

到了他这个年纪,最大的目标,就是想着把几个弟子都培养成材。

大弟子李辅仁自不用说,医术说不上多精湛,自己挑大梁开医馆绝对不成问题。

二弟子,虽然差了点,但胜在年轻,医术早晚有一天能提升上去。

如今,三弟子也出师。

最惊才绝艳的就是关门弟子蔡全无。

章宗邦说他的医术不再自己之下,那就是说,蔡全无最低也得是出师境界。

甚至,有可能是医师境界。

陈子林必胜的心愿,就是成为名医,到了他这个年纪,成为名医的希望已经不大了。

他成不了名医,培养出一个能成为名医的弟子也行。

之前他还不敢奢望,蔡全无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希望。

在民国,一共有四大名医:施今墨、萧龙友、孔伯华、汪逢春。

去年,汪逢春去世,四大名医如今还有三人健在。

目前在四九城,只有这三人,能在医术上压陈子林一头。

如今,终于在蔡全无的身上,看到了超越三人的希望。

“师父,师父,师父!”

“嗯?辅仁,你还有事吗?”

“师父,当年你答应我的事情。”

“呦,我差点给忘了。”

陈子林正色道:“你先被急着走,我打算邀请你师叔来长寿医馆助诊一个月,这一个月的时间,你们跟着他学习针灸,能学到多少,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放心,师父答应你的事情,当然不会食言。”

“弟子明白,多谢师父。”

李辅仁闻言大喜。

他不是本地人,老家保定的,一直在长寿医馆学医,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想回家,在老家开一家医馆,自己干。

但是,师父这边,一直没有人手,所以,陈子林承诺他,等三师弟孙连举能出师坐堂了,就允许他回家。

李辅仁走后,陈子林拿起了办公室里的电话。

“喂,师弟啊,我是陈子林.......”

陈子林的师弟李德寿,是在唐山开医馆,年轻的时候,跟着陈子林的父亲学医。

他头脑灵活,善于钻研,尤其是对针灸非常有兴趣。

所以,陈子林的父亲,把针灸之术传给了师弟李德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