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会后悔的
书名:四合院:开局被一大妈收养 分类:短篇 作者:岐山不鸣 更新时间:2024-10-28 19:56:26
一大爷一大妈要离婚,这在院里已经是传开了。
且说一大妈,她早早的起来,先是洗了尿布,然后烧开水,做早饭。
昨天没吃晚饭,一大妈今天早上肯定要吃点。
除了给老太太做早饭,也给易中海做了份,但这是最后一次了。
易中海一宿没睡,顶着淡淡的黑眼圈,脸上阴云密布。
早饭,易中海没吃。
“你想好了。”易中海看着老伴。
“我想好了。”一大妈点着头。
“你会后悔的。”易中海脸色难看。
一大妈只是笑了笑,后悔?她不会。
当鼓起勇气选择了离婚,一大妈她反而觉得整个人都轻松了,以往真是活的压抑。
其实,她以往不是没考虑过离婚,她不想害易中海绝户,但易中海却深情款款,宁可绝户也不和她离,这让她心中还是很感动的。
但现在,日子是过不下去了,不如一别两宽。
在一大妈看来,这样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对于老伴的想法,易中海其实知道。
一大妈抱着孩子就往院外走去,除了去街道办打个证明和易中海离婚,也顺便给孩子上户口。
这孩子以后就跟她姓,叫郑爱民。
“离就离,谁不离特么是孙子。”易中海心想着,也是往院外走去。
院里不少人在谈论着。
……
街道办,王秋霞来到办公室坐下还没多久,易中海两口子却来找她。
看到一大妈抱个婴儿,王秋霞也是诧异。
“王主任,麻烦你给开个证明,我们要离婚,还有,这孩子是个弃婴,我收养他了,给他上个户口。”一大妈开口说。
闻言,王秋霞也是惊讶。
离婚?
收养弃婴?
身为街道办主任,街区有人要离婚,当然是劝和不劝分。
这年代离个婚也不用去民政局,在街道办开个证明,去个部门就能离了。
没几年,城里婚姻是去委员会的民政部门办理。
一番劝和没用,王主任也只能无奈的开了证明。
收好证明,一大妈就是给孩子上户口了。
易中海则是在一旁冷眼看着。
户口很快就上好了,王卢飞也有了个新名字,叫郑爱民。
上好了户口,王卢飞,不对,应该是郑爱民,就是一大妈的儿子了。
对于自己换了个姓名,王卢飞无所谓,穿越之前他是孤儿,跟着孤儿院的院长姓,现在,一大妈收养他,他跟着一大妈姓也没什么。
况且,既然成了婴儿,又到了这年代,就重新开始一段人生吧!
以前的人生算得上失败,那么,以后就尽量活出个精彩又成功的人生。
眼看着一大妈有了个儿子了,易中海一点也不羡慕。
接下来,离开了街道办,再跑个部门,一大妈和易中海的婚姻关系也就能解除了。
到了这一步,易中海也不指望一大妈回心转意了。
反正以后别人也不好说他易中海是嫌弃妻子不能生而离婚。
毕竟要离早就可以离了,也没必要等到现在。
因为收养孩子闹分歧,所以才离婚,而且是一大妈坚持的,对易中海的名声也就影响有限了。
此外,易中海也想好了,等离了,他在2年之内是不会再娶个媳妇,如此一来,又能堵住一些人的嘴。
在这年代,名声可太重要了。
经营个好名声不容易,易中海可不想毁了。
一大妈就没想太多。
两口子没孩子,基本上都是说女人不能生。
以往,压力大多都落到一大妈身上。
另外,一大妈也没为了有个好名声而各种算计。
如今,一大妈她想法很简单,和易中海离了之后打打零工,养活她自己和孩子,再就是照顾老太太。
而如果不住在95号院,以后照顾老太太也不方便了。
易中海和一大妈的离婚,有街坊邻里劝和,也有街道办劝,拿了证明到相关部门,又是劝和,但一大妈坚持,易中海也赌着气。
于是,一大妈很顺利和易中海解除了婚姻关系。
其实,要是易中海死皮赖脸的不离,一大妈要离这个婚可没这么容易。
毕竟这年代结婚很容易,看对眼了直接就扯证了,但离婚可不太容易。
离婚主要是被人笑话。
很多夫妻就是不想离婚被人笑,又或是为了孩子,将就着也就过下去。
两口子生活,有了矛盾,忍忍就过去了,再忍忍,一辈子就过去了。
像一大妈和易中海离婚,免不了要被人笑话。
对于离婚要承受什么,一大妈想好了。
往后的日子,再苦再难,一大妈也会咬着牙熬过去的。
既然离这个婚,一大妈也就有了心理准备。
郑爱民不知道该说什么,昨天刚穿越过来,被一大妈捡到,还想着易中海两口子收养他,结果易中海下班回到家却是不同意养。
易中海反对,一大妈这次却没顺着。
于是,昨天一大妈捡个婴儿,今天就和易中海离婚,也是够‘效率’的。
不过,离婚是易中海提出来的。
而一大妈之所以离婚,一方面是想收养孩子,另一方面是为易中海好,她不能生,就不拖累易中海了,早点离了,也好让易中海再娶个能生养的。
甚至,哪怕离了之后,易中海往一大妈身上泼脏水,一大妈也忍受下来。
十几年夫妻,一大妈对易中海毕竟是有感情的,也有愧疚。
离了婚,对于未来,一大妈没有迷茫,只有期望,她感觉人生有了光彩。
“哼!”
易中海冷着脸,他相信老伴,不对,是前妻了,一定会后悔的。
一大妈也没犯原则性错误,所以,离婚了也不至于净身出户。
易中海的房子有一大妈的一半,家里存款也有一大妈。
而易中海的意思是一次性给一大妈200万元,一大妈答应了。
其实,200万元就了断,一大妈是亏了,但她不计较。
家里的钱盒子里不到200万元,易中海还要去银行取点钱出来。
回了家,易中海又从钱盒子里拿出50万元,加上他在银行取出的150万元。
第二套钱币的发行时间是1955年,如今还是第一套。
像贾家娶秦淮茹给的彩礼,是5万元。
再过3年,第二套钱币发行,现在的1万元也就兑换1元,那时,10元是最大面额,而现在,5万元是最大面额。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