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夜市之行
书名:四合院: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 分类:都市 作者:拉轰的黎叔 更新时间:2025-04-25 00:20:12
天色刚光亮,四合院也如同刚苏醒一般,从静寂到喧嚣。
洗脸刷呀。
在煤炉子里扔两根柴,放上一个蜂窝煤球。
扔一个高温火球进炉子,不到一分钟,煤球通红烧了起来。
把包袱的油拿出一壶,热锅浇油,油温升起,一次放入昨天腌制好的鲫鱼。两面煎制金黄,加入蒜瓣姜丝,加入适量开水,汤色一会儿变成奶白色。五分钟后鱼汤便炖好了,盛入缸瓷钵。炉子上再烧壶开水。拿两个大盘子,从背包里拿出10包子,摆上桌子,放下鲫鱼汤,齐活。
王朝虎直到此时才起床,洗脸刷牙。进来时,看到王大锤已经开吃了。
“哪来的包子?”
说完就拿起大包子吃了起来。
“呵,肉包子,好吃。”
无空暇说话,包子太好吃了,海塞快嚼十分享受。
“喝点汤,别噎着了。”
王大锤给他爹盛了碗鱼汤。
“包子,找人买的。”
“我明天回大伯哪里看看,先呆两天。你给粮票我,我去买点棒子面,到时候给大伯带过去,他们现在青黄不接更难过,500块钱也拿个给我。”
“行不行,要不我请假送你过去?”
“不用,我现在有功夫在身,你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现在这世道,都想找食吃,虽然经过十年治理,特务什么的不常见,混混并不少,城市治安没有想象中好。
“行,你别惹人注意,低调点。”
说话间两个包子进了王朝虎的肚子,又喝了碗鱼汤。
“舒坦。”
王朝虎进里间拿钱递给儿子。
王大锤收好钱,继续吃喝。
“你带两包子到厂里,中午可以吃一口,现在厂里食堂里的菜都没有油水。”
说着用个布袋给他爹装了三个大包子。
“行。”
王朝虎整了整衣服,接过布袋去上班去了。
王大锤吃了三个大包子,又把所有的鱼汤喝完,鱼也吃完。感觉有点饱了。剩下的两包子又收回到了背包。背包就这点好,热的食物或者冰冻的饮料,放进去,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温度都没有什么变化,非常神奇。
在房间里拿了个粗布袋,王大锤带上粮本和粮票,准备去粮站买粮。
粮站里,排队很快到了王大锤。王家两人的定量是5斤白面,38斤棒子面。王大锤给了相应的粮票,收好称好的粮食。这些就是王家一月的口粮。
一般人家不够吃就会把白面换成棒子面,这样不吃细粮,只吃粗粮。加上肉食供应困难,蔬菜也不丰富,所以大家都一脸菜色。
本来王大锤也准备换的,不过想想算了,棒子面里面的玉米芯磨不了太细刺激喉咙,实在是不好吃。背包里有的是粮食,最差也是玉米面就不折腾了。只不过是晃点个名目,没有必要浪费时间。
比如,早上他爹问他包子那来的,其实就很麻烦,买的话要粮票,做的话要肉票买肉,超麻烦。
慢慢悠悠的把粮食背回家,把白面倒进面缸里。又从背包里那出三袋5斤装的玉米面倒进棒子面缸里。棒子面就放在布袋里,王大锤准备把这38斤棒子面全部带给大伯。
办完这事情后,王大锤洗了洗手脸,都是面灰。然后,躺在竹席上准备补觉。刚在游戏空间里忙活一天,早上有忙乎半天,睡觉。
一觉下来,到了下午四点,应该做饭了。
主菜吨鲤鱼,主食包子。
王朝虎准时下班。
饭后。
“爹,下月的粮食都买回来了,我搞了点玉米面。棒子面别吃了,我全部带乡下去。”
“你那里搞的玉米面。”
“我有个同学帮我搞的,你别问,还有一壶油。”
“行,我不问了,你明天什么时候走?”
“我明天上午就走了,先呆几天,你别担心。”
“路上注意安全。”
“你放心,我真有功夫在身。”
“行。”
“我晚上去鬼市看看,不买什么东西,就是去逛逛。”
“要我陪你去不?”
“不用,我就是去见识哈。”
“行。”
父子俩人的交流非常直接。平凡而温馨。
“我去街道逛逛。你早点休息。”
王大锤,又来到了外面。
其实呆在家里超级无聊。
这个时代真的没有什么娱乐,大家都是早睡早起。
一方面是没有吃饱,少活动可以减少消耗,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娱乐少。
这个时代人口增长非常快,主要原因也是因为,晚上没有其它娱乐活动,只能都呆在床上,于是乎人口就增长起来了。
王大锤思维发散了一下,二十一世纪很多较发达国家人口增长不上去,是不是可以通过控制城市晚上娱乐活动,居民区停电等办法来增加人口增长?
扯的有点远。
王大锤之所以想去鬼市看看,主要是想验证一下鉴定术。看看鉴定术能不能鉴定古董什么的。
走在大街上,王大锤的鉴定术就没有停过,走过的人和物都拍一鉴定。鉴定术熟练度涨的飞快。
【张老三,男,32岁,职业:轧钢厂三级钳工。】
...
【丁奎,男,27岁,职业:佛爷。】
......
【七成新凤凰自行车。】
......
【王二丫,女,24岁,职业:纺织厂女工。】
......
三级鉴定术已经能够获得较多的信息了。
王大锤想,鉴定术到了高深地步,鉴定术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那样是不是可以把一个人的生平鉴定出来,或者把她或者他当时的心情,心理活动给鉴定出来。那样的话就有点可怕了。改革开放后,搞个侦探所什么的肯定吊的一匹。抓奸抓罪犯抓间谍什么的,保证能一抓一个准。
......
夜。
北锣鼓巷。
鬼市就是一个四通八达的比较背靠主街道的自由交易市场。市民自由调剂生活物资的非法地方。
现在的物资匮乏,官方有些问题也解决不了,所以就睁只眼闭只眼的让老百姓自己解决。如是老百姓隐藏的物资以及一些计划外的物资流入这样的市场。
硬通货就是粮食。鬼市的粮食比市场上的高三成。一些如奶粉等紧俏物资,甚至价格翻了三倍。很多人都将自己收藏的东西拿出来换钱换食品。如是就有古董流入市场,王大锤就是来看这些东西的。
朦胧的灯光,旁边是一件旧包袱,包袱上是两碗,一个鼻烟壶。
王大锤一次鉴定。
同治粉彩百子图碗,100年。
明代青花碗,508年。
光绪琉璃鼻烟壶,80年。
“多少出手?”
“那个?”
“都说说。”
“粉彩15块,青花20块,鼻烟壶10块。”
“拢共30块出手不?”
“最低40。”
“35?”
“38!”
“成交。”
王大锤没准备买的,问了价之后发现真的便宜,还了价后,掏出38元成交了。收了东西,揣到怀里,其实就扔背包了。
王大锤又看了看肉摊子,1.2元的高价还供不应求,一扇猪肉,不到20分钟没了。有肉票,市场价才7毛钱,硬是贵了5毛钱。
没有什么想买的,王大锤便从岔道离开,路口有专门看场子的,进场交两毛钱。离场没有人管,王大锤离开也没有出什么幺蛾子。
回到家11点钟,一般鬼市10点到凌晨2点,也有凌晨12点到凌晨5点的,各个鬼市不同规矩。只有附近的人又或者老混鬼市的人才知道。所以你到一个新地方,你不可能知道鬼市,你必须当地人带你去,你才知道情况。北锣鼓巷是离南锣鼓巷最近的鬼市。
王大锤洗洗后,回到房间,外面还好,屋子里还是比较闷热,难以入眠,王大锤再次进入游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