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十二章要反哺农民

书名:四合院:60年捐给国家亿点粮食 分类:短篇 作者:天榜吉星 更新时间:2024-01-03 00:13:40

换源:
 

  第十二章要反哺农民

西单仓库堆满了货物,铁宁舍不得走。

杨建国问他为什么。

铁宁说道:

“这里存放着整个帝都包括农村在内十天的口粮,我不放心!”

杨建国相当无语:

“我要是记得没错的话,咱们34号有动用有限警力的权利?”

铁宁点点头:

“有啊!”

杨建国无奈道:

“您在职权范围内,调一队士兵过来把守就行了啊!”

铁宁恍然大悟。

“对呀!”

“这里本来就有士兵的,只是这两年大灾害,仓库空了所以没有人。”

伍相想了想,对铁宁说道:

“我和建国同志在这里看着,你拿着我的纸条,直接去公安局找向同志,让他给你安排一队人马。”

铁宁刚要答应,伍相又摇头,

“不要去找向同志了,你直接去找十帅,请他安排一队战士过来。”

铁宁不敢怠慢,连忙招呼司机,坐着小车一溜烟的走了。

伍相拿着手里的半个桃子,有些出神:

“我小的时候,一个桃子足够我饱上一天;现在年龄大了,还是吃不了一颗桃子。”

杨建国就笑:

“您正春秋鼎盛,怎么会老呢?”

伍相摆摆手:

“生老病死,那是自然规律,管你什么人都避免不了的。”

“我不畏惧老去,我还在为人民服务,我感觉每天都特别充实。”

杨建国肃然起敬。

他知道老人家这是心里话,伍相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人家为人民服务了一辈子!

他的朋友、敌人没有一个说他人品不好的。

即便是想要他命的常公提到他也是佩服不已。

这是真正的道德楷模。

杨建国自问自己做不到伍相这样,在面对伍相的时候,他总会觉得人世间最美好的事务都呈现在眼前。

映照之下,自己是真正的惭愧。

可你要是让杨建国做伍相这样的人,他没有那么崇高的觉悟。

杨建国是那种我有一百块,我可以分你四十块的人;他要是只有一块钱,那是打死都不分给别人的。

说白了,杨建国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

他不会去故意害人,看到有别人害人,他会衡量一番上去阻止。

遇到别人有难处,他也会主动帮忙!

仅此而已!

相比之下,杨建国更愿意学习李老爷子。

有人曾经评价过:

“李老爷子是人,而伍相是神。”

哪怕杨建国的能力在别人眼里已经是非人了,可他还是做不到伍相这样。

那是彻底脱离了各种低级趣味!

伍相问道:

“你刚才说即便还债,也要用咱们出产的还债……”

“为什么要这么做?”

杨建国毫不犹豫道:

“我空间里面出产的物品是最好的!”

他解释道,

“粮食蔬菜乃至鸡鸭牛羊,必须有适合他们的生长环境才长的最好。”

“随身空间里面的环境我可以随意的调节。”

“现实中哪里会有这样好的条件?”

伍相连连点头:

“你说的对。”

“农民种地,要看天吃饭的。”

杨建国苦笑道:

“伍相,我跟您说实话,哪怕是将来实现现代化种植了,还得看天吃饭的。”

“现代化的种植是减少人工,增加水利设施,增加化肥用量。”

“可要是摊上天灾,比如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噢,这是反常的两种极端气候,一种是全球变暖,一种是全球变冷。”

“简单说吧,你就说干旱、多雨,这就要了命了。”

“好不容易遇到风调雨顺的一年,马上麦子要成熟了,偏偏赶上了雨季,一大片麦子又泡仔地里,这一年又白忙活了!”

伍相沉默不言。

杨建国特认真的说道:

“数千年来,农民就是最受苦难的一群人。”

“他们从来都没有做过真正的人。”

“唯有在今朝,他们才做了几年主人,然而偏又碰上了自然灾害。”

“我的意思是,趁着今年和明年两个荒年,咱们好好的反哺以下农民。”

伍相手一颤:

“明年还是荒年?”

杨建国叹了口气:

“对,明年还是大荒年。”

伍相默默的看着杨建国,渐渐地神情松弛下来。

杨建国小声道:

“我的意思是,只要是粮食,甭管是大米、小麦、青稞、谷子、高粱、玉米、大豆、红薯、地瓜……”

“只要是能吃的,等值交换!”

伍相提醒道:

“红薯和土豆的亩产很高。”

杨建国相当豪气:

“我都给换了!”

伍相默默的伸出大拇指。

杨建国伸出手来:

“咱们统统给他们收了,换成空间出产的粮食。”

“不拘是大米还是小麦或者是青稞,只要他们喜欢的,咱们都换!”

“趁着这个荒年,我们可以把农民组织起来修路、修水利。”

“要利用好工分制度。”

伍相好奇问道:

“怎么利用?”

杨建国一指仓库,

“工分可以换鸡鸭鱼肉,可以换各种粮食!”

他坦然道,

“现在是荒年,估计有的村子压根就没有粮食。”

“那怎么办?”

“不是有工分么?”

“上工一天就可以相应的工分,就可以用工分购买各种必须用品。”

伍相猛然醒悟过来,

“你这工分就相当于信誉货币?”

杨建国微微点头:

“对!”

“就跟工人的票证制度是一样的。”

他理所当然道,

“在食物不缺少的情况下没有道理通过这人为的划分,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吧?”

时下的人们对于每个岗位的认知是差不多的,人格上平等,岗位分工不同。

只要有分工,就会令人产生向往的工作。

农民们喜欢做农民么?

不!

起早贪黑出大力,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油水,谁愿意干啊!

时下农村有一个顺口溜,

“听诊器、方向盘,金不换的营业员;粮管所、广播站、电影放映、邮递员;食品所、棉花站、三尺讲台、军工干!”

农民们还是希望能够走出去的。

杨建国心里有一团火焰,他来到这个时代,一定要想办法提高农民的地位。

就从这粮食和工分制着实吧!

伍相若有所思:

“以工代赈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