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40章:暗流涌动的朝堂

书名:蜀汉新主:刘禅的逆袭之路 分类:历史 作者:辰魔 更新时间:2025-04-14 12:53:16

换源:
 

  蜀汉朝堂的分歧初现

晨光熹微,柔和的光线透过宫殿的窗棂,洒在蜀汉朝堂那光洁的地面上。刘禅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神色凝重地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心中似压着一块沉甸甸的巨石。近期民间流传的诡异谣言,如同不祥的阴霾,笼罩着蜀汉大地,再加上曹魏随时可能发动新阴谋的潜在威胁,让他深感忧虑。

这时,一位两鬓斑白、身姿略显佝偻的老臣,迈着沉稳却又有些迟缓的步伐出列。他恭敬地躬身行礼,声音虽因年迈而略显沙哑,却依然坚定有力:“陛下,如今天下不宁,民间谣言四起,致使人心惶惶,百姓生活难安。臣以为,当下重中之重,乃是全力安抚百姓,稳固民心。陛下可即刻派遣清正廉洁、德高望重的官员,奔赴各地,开仓放粮,赈济那些因谣言而心生恐慌、生活陷入困境的灾民。如此一来,彰显陛下仁德宽厚,方能有效平息谣言,让百姓重归安宁,国家根基得以稳固。”

老臣的话音刚落,一位身姿矫健、英气逼人的年轻将领,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他身着一身崭新的战甲,腰间佩剑,剑柄上的宝石在晨光中闪烁着寒光。年轻将领微微抱拳,神色严肃地反驳道:“老大人此言差矣!如今曹魏对我蜀汉虎视眈眈,犹如饿狼环伺,随时都有可能发动突袭。在此危急时刻,我们理应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军事准备之中。必须加强边境防御,增派精锐兵力,扩充军备物资,打造坚不可摧的防线。倘若此时我们将过多精力分散去安抚百姓,一旦曹魏趁虚而入,发动突然袭击,我们必将陷入被动,追悔莫及。”

老臣听闻,顿时气得满脸涨红,他向前跨出一步,用颤抖的手指着年轻将领,大声说道:“若无百姓的衷心支持,何来稳固的江山社稷?不先安抚百姓,任由谣言肆虐,军心民心皆失,如此这般,还谈何抵御外敌入侵?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年轻将领却毫不退缩,他也提高音量,言辞激昂地回应道:“但若无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百姓又怎能安心生活?曹魏一旦大兵压境,如狂风骤雨般袭来,一切美好的设想都将化为泡影!到那时,即便民心可用,又有何用?”

两人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朝堂上瞬间炸开了锅。支持老臣的大臣们,大多是一些饱读诗书、深谙治国理政之道的文官,他们纷纷点头,随声附和,强调民心的重要性;而支持年轻将领的大臣们,则多为常年征战沙场、深知军事重要性的武将,他们也不甘示弱,据理力争,力陈加强军事防御的紧迫性。双方各执一词,争论得面红耳赤,整个朝堂仿佛变成了一场激烈的战场。

刘禅看着这剑拔弩张的一幕,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他心中十分明白,朝堂上这一分歧若不能妥善解决,必将如同毒瘤一般,严重影响蜀汉的稳定与发展,甚至可能动摇国之根基。

东吴朝堂的相似困境

几乎在同一时刻,东吴的朝堂之上,同样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氛。孙权端坐在主位,身着一袭威严的王袍,头戴紫金冠,面色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他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激烈争论,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

一位文官,身着素雅的长袍,头戴方巾,迈着儒雅的步伐上前,躬身行礼后,缓缓说道:“主公,如今联盟内部因无端谣言的传播,已然产生了信任危机。若不及时加以处理,后果不堪设想。依臣之见,我们应主动且迅速地与蜀汉进行沟通,派遣能言善辩、忠诚可靠的使者,携带主公的亲笔书信,表明我们对联盟的坚定态度,力求加强双方交流,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与此同时,在国内展开严查,务必揪出谣言的源头,严惩那些居心叵测的造谣之人,以正视听,稳定民心。”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一位身形魁梧、满脸刚毅的武将,大步流星地站了出来。武将身披厚重的铠甲,手持长刀,威风凛凛。他单膝跪地,抱拳说道:“依末将之见,蜀汉或许真有背叛之心,此事绝非空穴来风。我们绝不可轻易轻信,必须提高警惕,加强自身防备。可即刻在边境增派重兵,修筑更为坚固的防御工事,以防蜀汉与曹魏暗中勾结,对我们发动突然袭击,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文官一听,急忙上前一步,神色焦急地说道:“将军此言毫无根据,怎能仅凭一些捕风捉影的谣言,便无端怀疑盟友?此举若被蜀汉知晓,必将进一步加深误会,破坏来之不易的联盟。联盟一旦破裂,曹魏必将各个击破,我们东吴危矣!”

武将却冷哼一声,神色不屑地说道:“哼,防人之心不可无。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人心更是难测。若等蜀汉真有行动,我们再做防备,恐怕为时已晚,后悔都来不及了!”

孙权看着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面红耳赤,心中烦闷不已。他深知,无论是贸然怀疑蜀汉,从而破坏联盟,还是盲目相信蜀汉,忽视可能存在的危机,都可能给东吴带来灭顶之灾。如何在维护联盟与加强自身防备之间找到一个精准的平衡,成了摆在他面前一道极为棘手的难题。

蜀吴高层的思索与决策

蜀汉早朝结束后,刘禅心事重重地回到内殿,立刻召见诸葛亮。刘禅满脸忧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迷茫与无助,他急切地说道:“丞相,今日朝堂之上,大臣们意见不一,争论不休,朕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安抚百姓与加强军事,这两件事看似都至关重要,朕究竟该如何抉择?还望丞相为朕指点迷津。”

诸葛亮身着一袭素色长袍,头戴纶巾,神色沉稳而淡定。他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陛下,此事确实棘手,但二者皆不可偏废。臣以为,可双管齐下。一面挑选忠诚可靠、能力出众的官员,即刻奔赴各地,开仓放粮,救济百姓,深入民间,耐心安抚,稳定民心,让百姓感受到陛下的关怀与朝廷的决心;另一面,令姜维将军负责,加强边境防御。增派人手,日夜巡逻,修缮防御工事,储备充足的军备物资,做好万全的军事准备。如此,方能内外兼顾,确保蜀汉安稳。”

刘禅听后,犹如拨云见日,恍然大悟。他眼中闪过一丝明亮的光芒,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丞相所言极是,分析得入情入理。就依丞相之计,即刻安排下去。”

在东吴,孙权退朝后,也将鲁肃召至书房。孙权一脸愁容,无奈地说道:“子敬,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下,朕实在难以决断。你足智多谋,见识深远,说说看,该如何应对如今这复杂的局面?”

鲁肃身着一袭青衫,面容儒雅,目光睿智。他思索一番后,恭敬地说道:“主公,联盟对于东吴而言,至关重要,犹如唇齿相依,不可轻易破坏。我们应先派遣使者,带着主公的诚挚问候与坚定立场,尽快与蜀汉进行坦诚沟通,表明我们愿与他们携手共进,共同应对危机的决心,共同寻找谣言的源头,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同时,在不引起蜀汉怀疑的前提下,适当加强自身防备。暗中调派部分兵力,加强边境巡逻,完善防御设施,但行动要隐秘,切不可让蜀汉察觉到我们的不信任,以免影响联盟的稳固。”

孙权听后,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说道:“子敬所言,正合朕意。就按你说的办,此事关乎东吴存亡,务必妥善处理。”

蜀吴两国的高层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局势下,各自经过深思熟虑,做出了决策。他们试图在这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小心翼翼地寻找平衡,维护国家的稳定与联盟的存续。然而,他们都清楚地知道,未来的道路依旧荆棘密布,充满了未知的挑战,曹魏那隐藏在暗处的阴谋,或许正如同张牙舞爪的恶魔,等待着给他们致命一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