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这安史之乱,谁知道是什么呢?
书名:视频通历史,秦皇汉武看麻了! 分类:历史 作者:堵不如疏 更新时间:2025-04-28 23:55:44
这时,他的周围也快速浮现出一行字幕。
【大明成祖朱棣,汉族,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二十
二年,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于应天府,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随着这条字幕的出现。
一时间!
大明。
朱元璋猛的回头,一双冰冷的眸子看向朱棣。
他难以置信的道,“老四,居然是你?”
“你竟是我大明第三个帝王!”
朱标回过头,也是满脸的难以置信。
别说是朱元璋和朱标两人了,哪怕是朱棣自己都懵了。
他朱棣,乃是大明第三个帝王,明成祖朱棣?
朱棣的心中一片翻江倒海,但紧接着是无尽的冷汗。
毕竟这个时期,朱元璋还活着,朱标还活着。
这天幕,简直坑他啊!
“父皇,误会,误会啊!!!”
朱棣瞬间跪了下来。
但朱元璋却更怒,“误会?”
“这天幕还能有假,允炆可是你的侄子,你岂能抢他的皇位?”
“老四,你太令咱失望了。”
这帮儿子中,朱标的地位,那自然不必说。
而除了朱标,剩下的这群儿子中,他最欣赏朱棣,但朱棣篡位,这个行为,简直是触碰了他的逆鳞。
“还敢狡辩!”
“拖下去,砍了!”
朱元璋压根没想到后代竟自相残杀,一想到朱棣为了皇位,杀了朱允炆,他的心底就有着无尽的怒意!
“卧槽!”
朱棣一脸难以置信,他没想到朱元璋居然这么狠。
他朱棣,可是他的亲儿子啊!
朱标赶忙求情,“父皇,切莫冲动,我们不妨在看看!”
朱元璋不可思议的看向朱标,“标儿,老四可抢了允炆的皇位,甚至允炆命都保不住!”
“你为他求情?”
朱标心里虽也很痛,但还是说道,“四弟的性子,我知道,这其中可能另有隐情,我们不妨再看看!”
朱元璋看了朱棣一眼,“也罢,那便再看看!”
朱元璋抬起眸子,但下一秒便被震惊了。
因为随着朱棣的出场,原本稀稀拉拉的弹幕,竟如山崩海啸之势呼啸而出,刷屏整个天幕!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清一色的永乐大帝,直接刷屏。
这等弹幕,纵然是朱元璋出场的时候,那也没有这种场面。
朱允炆出场时,那更是鸦雀无声。
但现在看来,正是朱允炆干的太差劲。
因此,才没有弹幕出现。
但看着朱棣这刷屏的永乐大帝。
这瞬间,便让朱元璋惊讶了起来。
“老四,似乎在那后世,人气极高。”
朱元璋盯着天幕,一阵诧异。
但他还是冷哼一声,瞥向朱棣,“自相残杀,这是咱决不允许的事!”
“要是这天幕说是你贪欲作祟,那就休怪咱棍子狠狠的抽你!”
朱棣也是擦了一把冷汗,满脸紧张的看向天幕。
这要是天幕说的不好,他朱棣可就无了啊。
满头大汗,简直是满头大汗!
建文时期。
朱允炆满脸震惊。
“四叔,竟是大明第三个帝王!”
“这天下,落在了他的手上!”
这时。
天幕的声音随之响起。
【朱棣,大明的第三位帝王,论其一生,也极其精彩!】
【而他的一生,那就必须归功于朱允炆的骚操作。】
【洪武时期,朱元璋就想着如何安置大明亲王,为此他绞尽脑汁,想尽办法!】
【他最终选择了分封!】
【但分封制,这个制度,不管是西晋的八王之乱,还是其他朝代,教训都是很惨重的!】
【八王之乱,导致五胡乱华,这个教训,朱元璋很清楚,但在当时,朱元璋面临的也很严肃,元朝尚未彻底剿灭,胡人入侵,需要大量兵力!】
【北方大地,最少需要十几万的兵力,如此庞大的兵力,那就又牵连到一件事,大唐的安史之乱!】
【一个安史之乱,巍巍大唐,直接走向了没落,直至覆灭饿!】
嗡!
大唐。
李世民骤然坐直了身子。
“朕草!”
“大唐的安史之乱,直接导致巨人一般的大唐,走向衰弱,甚至是覆灭?”
人在家中坐,噩耗从天上来!
“这安史之乱是什么?”
李世民前所未有的紧张,杀意凛然。
唐玄宗时期。
李隆基正搂着杨贵妃,他的大手正在一顿操作。
当声音响起,李隆基的动作顿了顿。
“安史之乱?”
“朕和爱妃刚收的义子,安禄山,正好有个安字!”李隆基眯着眼睛。
杨贵妃却娇媚的说道,“陛下,禄球儿对陛下忠心耿耿,又如何会造反!”
“这安史之乱,谁知道是什么呢?”
李隆基也不屑的笑了笑,“这倒是,朕纵然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
说着,李隆基继续把玩着杨贵妃。
大明。
朱元璋脸色一阵变幻,神色震惊。
他没想到,天幕竟然连他这个想法都知道。
元朝尚未彻底剿灭,北方胡人千年来,一直都不安定,若要派兵,需要十几万将士驻守!
这就要考虑一个问题!
大唐的安史之乱,大宋的黄袍加身。
将领不得不防。
但藩王,八王之乱,也摆在他的面前!
这如何选?
朱元璋神色闪烁,盯着天幕。
天幕要是连这都知道,那他朱元璋就彻底服了!
【一边是可能的藩王作乱,一边是大唐的安史之乱,如何平衡?】
【后世一直说朱元璋农民出身,所以极尽嘲讽,说他分封藩王,其实这是小瞧了朱元璋。】
【朱元璋要是一直不学习,他根本当不了大明帝王,面对这个选择,朱元璋相信自家人,这很合乎情理。】
【但朱元璋也采取了遏制措施,细看朱元璋的分封位置,其实大有讲究,他几乎是沿着黄河一代布置,一共设定了三道防线!】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