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十九章:金榜曝光朱元璋屠龙,朱棣逆袭打脸,我竟成国运转折点!

书名:视频:我老朱开局一个碗吓坏始皇 分类:历史 作者:读史 更新时间:2025-04-11 10:11:23

换源:
 

  蓝玉与一众淮西勋贵早已吓得面如土色,双腿发软。

蓝玉嘴唇颤抖,惊恐地说道:“陛下,这……这金榜所言,若真成事实,我等……”话未说完,已吓得说不下去,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

马皇后满脸悲戚,走上前,直视着朱元璋,痛心疾首地指责道:“陛下,若真如金榜所言,大肆屠杀近万人,如此行径,与那杀人狂魔何异?陛下您向来以天下苍生为念,怎会做出这般残忍之事?”

眼中满是失望与痛心。

朱元璋被马皇后的话刺得心头一震,目光游移,再次看向金榜,仍不愿相信:“这金榜所书,朕实难置信。标儿,你怎么看?”

他将目光投向朱标,期望能从儿子那里得到不同的看法。

朱标神色凝重,犹豫片刻后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金榜部分内容或有几分属实。父皇您为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集团有所行动,这是事实。只是这数量,儿臣亦不敢确定。”

朱标的话语让朱元璋心中一沉。

朱元璋皱着眉,陷入沉思:“朕为何要大肆屠杀功臣?这……这倒与晚年刘邦的行为有些相似。朕本是为了江山稳固,为我大明后世子孙铺路,怎会落得如此评价?”

朱标见父皇陷入困惑,又指着金榜继续说道:“父皇,这金榜还称您所建立的锦衣卫,为日后宦官专政埋下了伏笔。”

朱元璋一听,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悦,大声否认道:“标儿,休要信这金榜胡言!朕设立锦衣卫,是为监察百官,保我大明江山太平,又岂会成为宦官专政的祸根?怎么会这样?”这位太祖此刻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与自责中。

朱标并未退缩,接着道:“还有这藩王制度,金榜说它为日后内乱留下祸根。父皇,儿臣此前也曾与您提及,分封藩王权力过大,恐生变故。”

朱元璋听闻,脸色瞬间变得极为难看,难以接受这个说法,他在殿内来回踱步,心中五味杂陈。

这时,朱元璋的目光突然落在朱棣身上,朱棣感受到父皇如炬的目光,吓得冷汗直流,“扑通”一声跪地,高声喊道:“父皇,儿臣对父皇忠心耿耿,绝无造反之心啊!这金榜所言,定是污蔑!”

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满是不解与动摇,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诸多决策是否真的错了。

马皇后见状,心疼朱元璋,走上前,轻声安慰道:“陛下,莫要为此太过忧心。或许这金榜所言,有夸大之处。且继续看下去,说不定能看出个究竟。”

朱标也在一旁附和:“母后所言极是,父皇。或许您无错呐!”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好奇地问道:“朕倒想看看,这金榜说朕上榜,究竟会有何奖励?”

马皇后温柔地看着他,轻声安抚:“陛下且放宽心,不管怎样,臣妾与标儿都在您身边。”

于是,朱元璋再次将目光投向金榜,而蓝玉等人则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紧张地盯着朱元璋的一举一动,整个奉天殿内,弥漫着一种压抑而又紧张的氛围。

大明,永乐年间。

明成祖朱棣身着龙袍,面色冷峻,双眸紧紧盯着那散发着神秘气息的金榜,其上“藩王祸根,宦官干政”几个大字,如针一般扎在他的心头。

朱棣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这金榜提及父皇举措所留的这两大隐患,朕今日倒要好好思量一番。父皇一生功绩卓绝,然这两处,确实让人不得不重视。”

说罢,目光缓缓扫向殿下的满朝文武。

大臣们相互对视,皆选择沉默不语。

他们心里都清楚,这所谓的“藩王祸根”,简直就像一把利刃,直直地指向当今的永乐皇帝本人。

毕竟,朱棣正是以藩王身份发动靖难之役,才登上了皇位。

朱棣似乎感受到了大臣们心中的想法,突然震怒,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说道:“哼,建文那小儿削藩,手段何其残忍!周王被囚禁,代王遭废黜,齐王被软禁,湘王更是被逼得自焚。甚至还派密探死死监视朕,逼得朕装疯饮粪数年之久,这般暴行,朕怎能坐以待毙?”

他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充满了愤怒与不甘。

奉天殿外,一片死寂,鸦雀无声。

朱棣的情绪愈发激动,将靖难起兵的缘由,一股脑儿地归咎于建文帝,“若不是建文那小儿受方孝孺等佞臣蛊惑,一意孤行,何至于兄弟阋墙,骨肉相残?朕实是被逼无奈,才起兵靖难,只为保我大明江山社稷。”

此时,太子朱高炽赶忙上前,轻声劝慰道:“父皇息怒,靖难之举实乃形势所迫,父皇也是为了大明的未来。”

皇太孙朱瞻基也紧跟其后,满脸奉承地说道:“是啊,祖父。您即位后,修《永乐大典》,传承文化;遣郑和下西洋,扬我大明国威;疏通运河,促进商贸;亲征漠北,安定边疆,这般丰功伟绩,堪称千古一帝。要是皇爷爷知道,肯定也会支持您的。”

朱棣听着儿孙们的劝慰,怅然叹息一声,“纵使朕功业盖天,可后世却仍有人称朕为篡位逆贼。”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金榜,喃喃自语,“不知朕此番可入这金榜?若入榜,又将位列几何?父皇在天之灵,可看得见朕今日之成就?”

言语中,透露出一丝落寞与渴望被认可的复杂情感。

话题一转,朱棣又提到金榜上“锦衣卫导致宦官干政”一事,他皱着眉头,追问道:“这锦衣卫怎就会导致宦官干政?朕设立锦衣卫,本是为监察百官,稳固朝堂,这其中缘由,朕实在不解。”

然而,大臣们皆低头不语,无人能给出答案。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