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前奏
书名:神秘的罗先生 分类:幻侠 作者:罗小骚 更新时间:2024-11-03 21:39:58
……
师长在玻璃房前等候已久,他神色严峻,一语不发。他默默摘下85式军帽,很正式的夹靠在腰间,黑白夹杂的头发让他显得更为苍老。随行的书记员,随手拿着笔记本和笔,等候记录师长接下来的指示。
多年后再次进入这里,感觉七分陌生三分熟悉,还有就是体感温度比记忆中更低一些,迎面时不时有一些凉风吹拂过来,我估计是地道里安装的换气系统吹来的气流。
“师长!”
我们一行三人走了过来,给师长敬了个军礼。师长也没客套,指指里面那台设备说:
“这个,就是军部研发的特级救护设备。”
虽然是第二次看到这台设备,但是已经时隔多年,况且当年只是远远看了看,并没有很近距离观察、很仔细的去看个清楚。这次既然有这样的机缘,再一次进入到军事基地腹地,除了好奇心这台设备的功能之外,更多的是对躺在设备里的,英雄的敬意!
此刻设备还是平躺状态,目测功能正常。旁边的桌子上,放了一本小学语文课本,这应该是小时候的黎可可遗忘在里面的,我忽然想起来我们三个朗诵过的那篇课文:
“春天来了,
风轻轻地吹着,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
人们辛勤地劳动,
心里充满着希望……”
我望向黎可可,才发现她难以抑制心中的情感,泪水早已在眼眶里打转,虽然时隔多年,但童年留给她的阴影、再一次身临其境目睹这个场景,无论哪一样都让她无法承受~~设备里面躺着的,是谁的儿子?谁的父亲?谁的丈夫?只有体会过那种切肤之痛的人、体会过那种永失挚爱的人才会懂得此刻的感受。
“师长,您不是说只有一台设备吗?这里不是还有几台吗?”
余亮打量着玻璃房里的其他设备,疑惑的问到。
“剩余这些设备还没有那什么词来着,对,叫激活。”
师长说着说着,习惯性的想去掏烟出来抽,只是他忘了之前已经把烟和火留给了我。
“我们国家穷,技术落后,又经历了十年浩劫,科学研究严重滞后啊……”
师长说着说着愈发激动起来,
“三天后,剩余的设备必需激活投入使用,能救一个算一个。”
书记员认真的记录着,眼神坚定。在这个时代,历练过战火的人,是有理想有信仰的,做事情也是极其认真。这不单单是简单的记录,这是肩膀上的责任和自我鞭策。
“师长,这些特级救护设备在实际用途方面您能不能说说?”余亮试探性的问。
“它可是好东西啊!能挽救很多战士的生命,化腐朽为神奇,但是……”
师长指指设备,很是激动,却又瞬间情绪低落下来。
“但是……?”余亮追问得很紧迫。
“但是……!”师长欲言又止,
我知晓这个设备的重要性,也估摸得到这台设备的逆天神力,但是我不是很懂师长为什么会一直这么激动,甚至有一点亢奋。
“小余啊!关于特级救护设备,我暂时只能告诉你这么多了……”
师长和余亮的谈话我都听得真切,师长的欲言又止,特别是那一句“化腐朽为神奇”、再结合我少年时代在玻璃房外看到的,都让我不由自主想起了治好我枪伤的CAI纳米机器人技术……
这,不会就是CAI纳米机器人技术的前身吧!?我估摸着八九不离十了,我相信余亮此刻也和我一样明白了。但最后那一句“但是”,我还是不得而知其中的含义。
“师长,您说的化腐朽为神奇,是不是……?”
我微微点头示意师长,师长默契的同样回复我一个点头,大家都互相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此刻,我已完全明白这台特级救护设备的意义和功用。
这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这种涉密等级比较高的技术,绝对不会轻易示人,更不会很明了直白的告知。就算泄密了,也会毅然决然矢口否认的。这是扮演上帝的技术、这是撕毁阎罗王《生死薄》的技术,从很多层面来说,都是有违伦理纲常的。但是战争时期,你死我活的状况下,伦理纲常脆弱得不如一张白纸。
这些设备存在的唯一合理性,我的理解就是减少伤亡率。战争必定要死人,必定有伤亡,既然有伤、有亡,何不通过技术减少一些这样的伤亡呢?从而最大程度上挽救那些破碎的家庭。
这难道不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吗?
这难道不是一件激励前线将士奋勇杀敌的事情吗?
他们拿命去前线搏杀,用最好的救护设备何错之有?
就算这个设备有如大罗神仙的法力,让人死而复生,让人断肢重生,这也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这当然是我个人粗浅的看法,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不是这样的理所应当,有一种心里障碍叫“幸存者综合征”、或者叫“幸存者内疚”,是指一个人认为从创伤事件中幸存的自己是有过错的。我们因为自己幸存而感到困惑和内疚,甚至宁愿自己也遭遇不幸。
肉体上的修复,甚至生命体的死而复生(特定条件下),就这当下的1985年来说,已经初步实现了。但是心里上的“幸存者内疚”、“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当下的技术、甚至几十年后我所处时代的技术,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835团三天之后就要奔赴前线,师长这个时候留下我们三个来观摩~~我、余亮(835团的一二把手)、黎可可(战场救护队的骨干),原因显而易见,就是给我们835团多一份保障。
就在刚才,师长摸索着口袋找烟抽的片刻,一张折纸从旅长口袋里遗落了出来,在地道里气流的作用下,飘到旅长身后的黎可可脚下。
黎可可礼貌性的捡起来,从纸张的缝里看到“阵亡”两个字之后,好奇的想打开看一看,被我发现后制止并抢了过来,心想在合适的时候再还给师长,可还是被警觉的师长发现了。
“师长,烟和火都在我这,刚才您全给我了。”
这其实就是委婉的告诉师长:小姑娘不懂事,无意中看到了别介意。
我试图帮黎可可打圆场,不过这一切似乎没有必要。
“没关系,这是我儿子的……”
……
听了师长后来的一番话后,我才知道师长唯一的儿子~~18岁的粟苗苗(小名),在夺取969高地的轮战攻坚行动中牺牲了。师长收到通知的时候,他刚从前线指挥所回到师部。当他看到儿子的尸体并做出选择之后,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抽烟,一睡着就听到儿子粟苗苗在喊他,说他想回家,要师长带他回家。如此循环往复。
我心里一阵伤感,腮帮子一酸,眼泪就在眼眶里转。下意识去掏烟和火,想给师长点上一根,平复一下他的心情。
师长却摆摆手,示意这里严禁烟火。我想想也是,就算不禁烟火,这区区人世间的一支烟草,又如何能够解得了这痛彻心扉。
三天后,又是新的一番轮战、恶战,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年轻鲜活的生命,为了保家卫国会在那里凋亡。这也难怪在之前的会议上,师长会背过身去不忍落泪。
“这台设备,边军医你们战地救护队要做好衔接工作,前线撤下来的危重伤员,我要看到第一时间用直升机送到这里!这些最可爱的人,有资格享受最好的救护待遇。”
其实师长的话只说了一半,就在他儿子粟苗苗牺牲的同一天,黎可可的父亲,也就是835团第9特战连连长,这两位英雄是同一时间由救护队运送抵达特级救护设备这里的。两人抵达时都没有了生命体征,牺牲不到24小时。但特级设备能启用的只有一台,给谁用呢?
师长当时就认出了这两位英雄,一位是自己的儿子,普通的人民军战士;一位是军官,特战连的连长。他最后选择让黎可可的父亲使用这台设备,这也是首次使用这台设备的人民军军人。使用之后的结果暂且不论,就单单的这个抉择,让一些好事之徒拿来议论,让师长背上骂名:
“先救军官,后救士兵,士兵的生命就不是生命吗?”
“这个军官肯定是他家的亲戚……”
这些造谣生事之徒哪里知道,这个年仅18岁的小战士,才是师长唯一的儿子。他有机会使用设备,他也有资格使用这个设备,让生命重启、让断肢重生,只要师长开口,首先使用设备的必定是这位18岁的小战士。
是什么让师长没有选择为国舍生忘死、为国捐躯的亲生儿子?
又或许读懂了下面这一段电影台词,就能读懂了师长那一刻真实的内心:
“我不怕死,我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因何而死。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我的肉体即将殒灭,灵魂将与你们同在……”
这是我来这里之前在军校看过的一部电影,你可能以为里面的台词是杜撰的、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出现这种舍身取义的大义之举。但是你错了,我相信大部分人和你一样错了,这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你不知晓、只是你离是非争斗太远罢了。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在军校的学习过程中,我还了解到南疆这场战争中,很多军级、师级的先辈,把子女送到南疆一线战场,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粟师长只是他们之中的缩影,那个年代的先辈之所以能够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念念不忘,就是这个原因。
可是就算如此也难堵悠悠之口,后来谣言太盛,军部派人来调查,师长从容的回答了更多细节的部分:
“我放弃这位小战士,把机会留给官阶比他大的连长,不是我粟某人偏心,不是我粟某人官僚。是他更适合使用这台设备,无论是从科学数据上还是其他方面……,我们培养一位精英级军人不容易,这些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精英级军人,打一个少一个……,我要保住他们!”
这就是大义无私!这种人,往前数5000年,往后数5000年,在中国都不缺,这些人是国家的脊梁。
回来的路上,依旧是小个子通讯兵开着车,直接往事先指定好的模拟训练场赶。通讯兵一路好奇的问着师部的新鲜事。我却无暇理会,望向车窗外。只有余亮在和他聊得火热。
605、969这两个高地,将是三天后刀口见血、拼死搏杀的地方。我那素未谋面的835团及第9特战连,我们之间的战术配合、默契度,究竟熟络到什么程度。在这个当下,他们既是我的兵,也是我的前辈。但说到战斗素养,实战经验我是不输与他们的。希望能很好的磨合吧!这余亮的变态技术,让我思维很是混乱……
三天后,我本来合计着找个理由再回去师部,把余亮之前说的整个事情弄清楚,还他父亲一个说法。但是现在大战将至,看来又得往后拖拖了。可我哪能想到,这一拖就是猴年马月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