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托交兵权
书名:盛世缔造者 分类:历史 作者:张长一金 更新时间:2025-05-07 10:17:06
由于身体太虚弱,说了这么多话后,高后感到很是疲惫,但她不能就止歇住,再困难也得把该安排的事安排完。高后知道,一旦停下来,以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很可能就说不出后面的话了,自己的思维也不会象现在这样清晰:“朝廷当下的局势你们也清楚,现在我还在世,他们刘家的人不敢把咱们吕家人怎么样。这些年我下狠手整治刘家的那些子嗣们,他们心里并不服气,而我毕竟是刘家的媳妇,也不可能把刘家人赶尽杀绝,否则,我死后在地下就无脸去见高祖,也入不了刘家的坟,这样一来,我就只有成为阴间的孤魂野鬼。”说到这里时,高后显得很有些伤感。
吕禄和吕产两人的内心也似乎有些触动。
“还有就是朝廷内外不少重权在握的臣僚对刘家人极为忠诚,如果我把刘家的人整治得太过分,那些手握重权的朝臣们会孤注一掷起来反抗我们吕家。我不想这样,也不希望出现大规模的杀伐,这对大家来说都不好。所以对刘家的人我只能一边打压,一边安抚,只要不和我们吕家人直接对着干,我也就放过他们,该封的封,该拉的拉。我把我们吕家的女儿们嫁给刘家子嗣为妇,也是希望用这种方式密切吕家与刘家之间的关系,使吕刘两家相互之间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我知道,这种做法的效果并不好。”
高后又很是艰难地说了这么长一大段话,嘴里急促地喘着粗气,可以说已经是精疲力竭了。
听了高后说的这些话,吕禄、吕产两人虽然心里还是觉得有些不以为然,但看看高后即将油尽灯枯的样子,想起那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话,都不由自主地再次跪下,显得很是诚恳地对高后说道:“侄儿谨记太后教诲,一定不辜负太后的期望。”
“我死之后倒是一了百了,可你们还要过日子,吕家的人还要靠你们保护。我不希望我死之后,我们吕家人落得个全族被诛的结果。为了稳定我们吕家已经取得的地位和权力,你们两人要起到关键作用,不要再象以往那样只知道吃喝享乐,而不知道谋事守业了。”
“侄儿谨遵太后教诲!”吕禄、吕产听了高后这段话后,再次跪下回应。
“从今天开始,禄儿任上将军,把北军统领起来,产儿把南军统领起来,并且你们都要住在军营里去,要想办法在军队里建立你们的威信,把军中的将领拉拢到自己身边,使他们能够为我们吕家人所用。”高后继续吃力地说道。
吕禄、吕产一听高后让自己把兵权掌握起来,内心里自然非常高兴,特别是吕产,早就盼望着这一天,现在兵权终于要到手了,心里的那份激动自然不言而喻。两人都马上再次嗑头道:“谢谢太后信任,侄儿一定按照太后的吩咐努力去做。”
汉王朝虽然是在推翻秦王朝后建立起来的,但它的基本框架包括军队的体制框架却都是承袭秦王朝的体制框架没有太多改变。
皇帝是最高军事统帅,通过掌控由郎中令、卫尉、中尉等组成的朝廷警卫部队和由太尉、将军、将、尉等组成的最高军事机构来掌控全军。
太尉名义上是最高军事官长,但他只负军事行政事务,并无调兵、领兵权。调兵权和领兵权的授予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上。没有皇帝颁发的调兵兵符,虽然官为太尉,也无法调动一兵一卒。
汉王朝建立之初,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刘邦并没有觉得承袭秦制有什么问题,只是后来随着天下的逐步稳定和高祖对一些诸侯王觊觎皇权蠢蠢欲动心理的掌握,为防止掌握兵权的人独自坐大,才有意识地将汉王朝的军队体制做了一些调整,将军队一分为二,分设为南军和北军。南军由卫尉统领,主要负责皇宫及陵园寝庙的安全,南军总数大约2万人,因其日常居住在京城南面,故称南军。南军虽然只有两万人的兵力,却是从各地精英中挑选出来的,武器也比北军精良,总体实力虽然没有超过南军,单兵战斗力比北军强,是护卫和稳定京城秩序的主要力量;北军则由中尉统领,负责除皇宫范围以外以及城门及城郊内史地区的护卫警备,也是应对汉王朝境内安全和防御外敌入侵的主力,因其居住在京城东面偏北的地方,故称北军。
汉王朝的军队建制,除中央军外,还有地方军和边疆军的设置。
地方军驻扎在各郡国,由郡国都尉统率。地方军的编制不多,主要担负地方治安维护等任务。如果地方发生重大匪情或动荡,本地军力不够时,朝廷会组织和调集外地兵马前去协同作战,甚至调集中央军参与战斗。
边疆军是汉王朝为巩固边疆而设的一支常备军,它主要由关塞守卫军和戍边军组成。边疆地区也时常出现由本地老百姓组织的乡团民兵,配合边防军戍边和作战。
地方军和边疆军的统领都由朝廷任命,甚至都尉统领军队的驻防地都是由皇帝和太尉指定。作为地方军事首领,都尉虽然有协助郡守护卫地方的责任,但郡守没有支配都尉的权力。
汉朝军队的调动指令是兵符制。太尉署根据皇帝的指令制作调兵符,并一分为二,左边在皇帝手上,右边在军队统领手上,即使要调动50人以上的军队,都必须用调兵符调动,否则,一个兵都无法调动。
高后实际执掌朝政后,汉王朝军队的最高指挥调动权自然掌握在高后手上。现在高后眼看自己马上就不行了,为了确保吕氏族人能够掌控朝政,并且按照自己已经布下的朝廷格局运行,不得已把中央军的掌控权交给出来。但为了避免一人独掌军权的局面,虽然是自己的侄儿,高后也将兵权一分为二,分别交给吕禄和吕产。这也是高后考虑问题的老辣之处,她担心把兵权交给一个人后,如果这个人不受制约,会利用手上的兵权,彻底打乱自己布下的朝局。在高后的意识里,虽然把朝中的重要大权都交给了吕氏族人,但她并没有想到让吕氏族人完全取代刘氏族人,使天下改为吕姓,而是希望皇帝仍然由刘氏族人坐,朝中的重权则由吕氏族人掌控。此时的吕禄和吕产也还没有想到要取刘氏族人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