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星火坦克问世
书名:少帅:我看看都谁叫列强 分类:历史 作者:锈刀 更新时间:2023-12-11 13:04:11
多地的接连失守,对吴不孚的打击很大。
石门寨或许就是他最后的希望了,这可是自己连通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
次日,吴不孚向石门寨增兵两个师,力求万无一失。
在面对直军人数优势的情况下,郭柏龄部向前推进的速度很慢。
随后吴不孚又孤注一掷,将所有能调用的部队全部送到了九门口,准备在此与奉军决一死战。
姜登择虽然占据了武器装备的绝对优势,但还是在九门口陷入了苦战之中。
郭柏龄部不得已放弃进攻石门寨,集中兵力后回援九门口。
九门口战场上双方人马加在一起大约有20万人,展开此次战斗的最终决战。
战场上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大大小小的弹坑随处可见。
奉军强大的火力虽然压制住了直军的进攻,但是弹药消耗的也很快。
“告诉战士们,再坚持一会儿,奉军的炮弹肯定坚持不了多久,等重炮一停,就是我们大举反攻之时。”
看着奉军的炮火开始稀疏了起来,吴不服好像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为自己手下的士兵加油打气。
吴不孚的话并没有错,按照现在奉军的炮弹消耗速度,最多半个小时,整个重炮旅的炮弹就全部打光了。
可是他吴不孚知道,姜登择怎么会不知道。
姜登择即刻联系了郭柏龄,建议将两人的部队化整为零,利用20式半自动步枪的单兵火力优势,以小包大,把敌人分而歼之。
两人的部队以连为作战单位,采用遍地开花式的打法。
姜登择的想法得到了郭柏龄的赞同,立马将命令下达到了部队。
这一下,吴不孚部周围都是枪声,完全失去了进攻的方向。
“司令,怎么到处都是敌人?这奉军哪里来的这么多兵力?”
“你他妈问老子,老子去问谁?!”
距离奉军抛货停息仅仅过去半个小时,直军就损失了五千多人。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直军在山海关战场接连失利的同时,后方传来的一条消息,让吴不孚彻底坐不住了。
“直军第三军军长冯金祥发动政变,率兵包围了北洋政府的总统府。”
家被偷了,这还了得吗?
老子在前线拼死拼活,一转眼儿的功夫都成别人的了!
吴不孚再也无心恋战,直接命令部队不惜一切代价全线撤退。
看着直军狼狈逃跑的样子,奉军在后紧追不舍。
姜登择也是料到定然是直系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那吴不服才会有如此违背常理的行为。
奉军这一战打得痛快,先后占领秦皇岛和唐山等地,收获俘虏两万余人。
吴不孚的部队在撤退的过程中又遭到冯金祥的拦截。
又是一番苦战之后才得以脱身。
直系此番的死伤逃亡的士兵数量已经无从统计了,最后只有吴不孚带领两千余人的残部逃往长江一带。
也是一代人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随后北洋政府宣布由段启瑞临时执政。
段启瑞上台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邀请张学军共同执政北洋政府。
却被张学军拒绝了。
看着段启瑞抛来的橄榄枝,张学军有些不屑一顾。
“还想和我玩这套把戏,我要是真心想掌握北洋政府,还有你段启瑞什么事?”
原来按照段启瑞的设想,张学军若是来此,他就要找机会杀了张学军,消除自己最大的敌人。
张学军若是不来,自己便可以名正言顺的独掌北洋政府。
这买卖里外都不吃亏。
因为南京政府的提前出现,北洋政府已经名存实亡,它的覆灭近在咫尺,而且他十分讨厌这些毫无意义的内斗。
还不如留在东北安心发展,以应对接下来风云巨变的国际形势。
张学军只要求北洋政府提供此次战争奉军所消耗的军费四千万银元,奉军便撤出关内。
面对张学军的狮子大开口,段启瑞虽然肉疼。
可是看看现在驻守在唐山的奉军两个军,迫于无奈也只能同意。
毕竟政权还在自己手中,钱早晚是能赚回来的。
至此,第二次直奉战争彻底结束。
这笔军费极大的补充了东三省的财政,也是王永河第一次给了张学军笑脸。
按照张学军的计划,等T-34坦克实现量产之后,陆军的发展就先暂时告一段落。
接下来的发展重心要放在海空军上。
毕竟未来的主要战场都在大海和蓝天之上,不能把战争都放在本土之上,被动防守可不是张学军的性格。
空军方面,奉天第一飞机制造厂现在已经可以自主生产600匹马力的发动机,星形发动机的研发工作还处在攻坚阶段。
至于海军方面,奉军水面舰艇总排水量已经超过十万吨,老破小已经开始逐渐淘汰,新式的驱逐舰已经开始下水服役。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
今天是T-34坦克实车验收的日子。
柴油机低沉而有力的声音从一座库房中传出。
一辆崭新的坦克缓缓开了出来。
修长的车身,比例合适的炮塔、还有长长的炮管,无一不彰显着完美的暴力美学。
比当时其他坦克更宽的履带和强劲的动力系统,足以使这辆坦克应对各种地形和气候。
随后就是实弹射击环节。
炮口喷出一股橘黄色的火焰,炮弹准确命中了一百米外的标靶。
经过测算,炮弹在100米的距离上可以轻松击穿100毫米的均质钢板。
“请司令为新式坦克命名。”
总设计师徐若谷激动的对张学军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叫星火吧。”
以现在奉天军械厂的生产力,每月大约可以生产5、6辆星火坦克。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张学军从随身公文包里取出了一沓纸。
看见张学军这个动作,徐若谷用一种近乎于疯狂的眼神看着张学军。
经过了星火坦克的设计工作,徐若谷已经进入了癫狂状态,已经将张学军奉为神明一般的人物。
徐若谷激动的搓着手,好像一个孩子在等待未知的新玩具。
“徐工,这是关于线膛炮的设想,你们……”
张学军话还没说完,徐若谷就一把把资料抢了过去。
推了一下眼镜,旁若无人的看了起来。
就连张学军和他告别都没有听见。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