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三百三十六回 拥立新君

书名:山风蛊 分类:历史 作者:噗嗤 更新时间:2025-05-06 16:29:45

换源:
 

  “梁簇?哼,我不相信他。”俞四直言不讳,“呵呵,好吧,我就告诉二位一件事,武彤将军带着五千步卒,已经埋伏于陈仓道口,本来是殿下做的后手,既然形势有变,不弱请武将军带兵尽快赶来,最多一个时辰,他们就能出现在这关城之外,二位以为如何啊?”迟枪笑呵呵的说出来,二人闻言都是一振,“如此,定保无虞。”胡涌大喜道。

京师,丞相府。

侧厅正中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摊开着详尽的天下舆图,逯三绪与一众谋士围桌而坐,他满脸横肉,狠戾的眼神中尽显贪婪与决绝。“探马来报,皇帝的队伍已经到了陈仓关,既然带着人跑了,那他这个皇帝算是做到头了,正是我们的好时机。”他猛地一拍桌子,恶狠狠地说,“总管所言极是,那襄州郡王被关了快十年了,才十几岁已经白发丛生,对皇帝恨意深重,属下跟他谈过,他愿意配合,咱们正好借此在人的身份占据主动,以此号令天下。”身形消瘦的白综附和道,众人纷纷点头。

“总管,白先生所言末将也赞同,只是朝臣们怕是不会认啊,那废太子事,他们就无辜了?说不定他们也曾经落井下石,害怕追究之下,怕是不就范,那事情就不好办了。”逯三绪的副将明思君沉吟片刻出言道,“嗯,副总管说得是,咱们大可以说皇帝西狩时,禁军哗变,皇帝已经死在乱军之中,此刻宗室之中,襄州郡王却是血脉最近的皇孙,难道他们还能去求证皇帝死没死吗?”见逯三绪看向自己,白综又说道,“这……”明思君还要说话时,“哪里需要这般麻烦,若是不从,老子难道还要求他们?我倒要看看,是他们脖子硬,还是老子刀硬。”逯三绪伸手阻止明思君,瞪着眼睛咬牙切齿的说,明思君心里一紧,赶紧调整情绪,缓缓点头,仿佛很是认可逯三绪之言。?月前还未入城时,逯三绪就在白综的建议下,先派兵将南宫拿下,里边圈禁着几个被皇帝废黜的王公显贵,经过筛选后,将目标锁定在一个目光漠然,头发灰白的少年人身上,打听之下,此人居然是废太子杨琮的第三子,废襄州郡王杨播,两个哥哥因为不堪受辱已经自尽而亡,他才十四岁,就已经华发丛生。白综稍作试探,杨播一听皇帝已经跑了,京师马上就为叛军所占,陡然哈哈大笑,一直笑到眼泪都出来了,良久只说出个好字。

白综从中感受到其中的怨恨之情,立刻赶往京师面见逯三绪,这才有了逯三绪去拜访封常清的举动,试探之下虽然不满意封常清的态度,却坚定了逯三绪准备先立傀儡皇帝的打算。一边收拢军心,一边张榜安民,让京师表面上快速恢复了平静。这几日派探马追踪皇帝一行,让白综去摸杨播的态度,今日终于有了准信,那杨播什么都无所谓,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为枉死的父亲废太子正名,按说这事不容易办到,不过逯三绪根本不在意这些,不过,这一计划若要顺利实施,还需京师剩下的大臣们配合。

次日,叛军以武力胁迫大臣们上朝,宣政殿内,留在京师的五品以上大臣都被找出来逼着入宫,大家在殿内茫然、慌乱的相互交头接耳,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逯三绪一个三百斤的大胖子身着紫袍公服,却难掩勇悍的服饰,看起来不伦不类的,大剌剌地坐在原本属于皇帝的龙椅一旁的椅子上,身旁站着两名持刀亲兵。

逯三绪扫视着台下的大臣,一名亲兵跨上一步大声宣布:“皇帝陛下在陈仓关五十里处为作乱的禁军戕害,国不可一日无君,京师只有襄州郡王乃是皇帝至亲嫡脉,今日先尊皇帝,再诏令天下讨伐叛军,为先皇帝报仇雪恨。”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封常清在殿中沉默了半晌,不跟任何人说话,闻言率先站了出来,他虽已年迈,却气节不凡,怒目圆睁,指着逯三绪骂道:“汝受尽皇恩,却倒行逆施,犯上作乱,今日居然妄言陛下生死,意图妄图另立傀儡,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我等忠臣良将绝不可能应允。”在场大臣中,不少人也纷纷附和,义愤填膺地表达着反对之意。?

逯三绪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杀意,忍了这老东西一个月,让他上朝,就是要在众人面前杀他,以此震慑群臣,他一挥手,殿侧两名叛军士卒立刻上前,将封常清架住,挣扎着,仍在破口大骂。“老东西,敬酒不吃吃罚酒,国家大事尽操持于奸佞阉宦之手,某带着虎狼之师千里勤王清君侧,自自北南下,未尝一败,皇帝不听良言终为所害,这天下坏就坏在你们这些满口大言之辈手中,今后容不得你们这些迂腐之人反对。来人,将这奸佞之臣拉出去斩首,再传首四门。”逯三绪冷笑道说罢,士卒将封常清拖了下去,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惊呼。

其他大臣们见状,心中虽愤怒不已,但更多的是心生惧意。“今日,若不能遵奉新帝,尔等下场就和这老儿一样。”见众人不敢多言,接着威胁道,屠刀之下,大臣们的反抗声渐渐弱了下去。?

吏部郎中赵行,为人一向圆滑,见此情形,心中暗自盘算。他深知,此刻若再强硬反抗,恐怕性命不保,于是犹豫再三后,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逯总管且请息怒,我等愿听从将军安排。”有了他的带头,一些胆小怕事的大臣也纷纷表示屈服。而那些原本坚决反对的大臣,看着封常清被拖走的背影,再看看周围虎视眈眈的叛军,心中满是无奈与悲哀,最终也只能选择沉默,默认了这一事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