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9章 擒贼擒王,一战立威

书名:杀敌就变强:从参军开始到武道巅峰 分类:玄幻 作者:笔落惊风 更新时间:2025-04-22 14:40:36

换源:
 

  李安远闻言,顿时明白了秦王的用意。

殿下这是要虚张声势,用十五万兵马牵制住王世充,为西线的战事争取时间。

“臣遵命!”李安远拱手领命,心中对秦王的谋略佩服不已。

“至于西线的战事……”李世民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最终落在了殷开山的身上,“殷开山。”

“臣在!”殷开山连忙上前一步,拱手听令。

“孤命你为总元帅,统率二十万大军,兵出陇西,剿灭薛举!”李世民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臣遵命!”殷开山毫不犹豫地领命。

他知道,自己肩负着秦王府的希望,也肩负着整个大唐的未来。

“殿下英明!”

“殿下此计甚妙!”

“殿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场众人纷纷出言赞颂,对李世民的战略部署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世民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陇西一带,沉声道:“薛举占据陇西多年,根基深厚,不可小觑。此战务必速战速决,不可拖延。”

“臣等谨记殿下教诲!”众将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忽然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臣还有一事禀报。”

“何事?”李世民问道。

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说道:“前些日子,镇北将军丘行恭送来一份军报,说是晋阳新兵营中,出了一个名叫萧羽的校尉,此人骁勇善战,颇有胆识。”

“哦?”李世民闻言,顿时来了兴趣,“丘行恭对这个萧羽评价如何?”

长孙无忌笑着说道:“丘将军说,此人虽是马奴出身,但却天生神力,武艺高强,而且还颇有谋略,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马奴出身?”李世民眉头微挑,他一直对出身低微之人不太信任,认为他们难以成大器。

刘文静却在一旁说道:“殿下,英雄不问出处。想当年,韩信还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却能帮助刘邦建立汉朝。这个萧羽既然能得到丘行恭的赏识,想必有过人之处。”

殷开山也点了点头,说道:“臣也听说了这个萧羽的事情。据说他在新兵营中表现出色,屡立战功,深得将士们的拥戴。”

李安远却摇了摇头,说道:“殿下,臣以为此事还需谨慎。这个萧羽毕竟是马奴出身,难免会有些匪气。若是重用此人,恐怕会坏了军纪。”

“是啊,殿下,这个萧羽来历不明,还是小心为妙。”

“臣也附议,不可轻易重用此人。”

一时之间,众人对萧羽的评价褒贬不一,意见难以统一。

李世民听着众人的议论,心中也在权衡着利弊。

他深知用人之道在于扬长避短,若是这个萧羽真的有过人之处,不妨给他一个机会,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若是此人不堪重用,甚至会坏了他的大事。

他沉吟片刻,最终做出了决定:“此事暂且不议。等西线战事结束之后,再做定夺。”

说完,李世民便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退下。

众人纷纷拱手告退,各自离去。

房间里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人,他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

“萧羽……一个马奴出身的校尉……或许,他真会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李世民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很轻,仿佛只是在对自己说。

他转过身,走到书案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萧羽”两个字。

然后,他放下笔,拿起一份军报,仔细地阅读起来。

这份军报,正是丘行恭送来的关于萧羽的军报。

李世民一字一句地阅读着,他的目光越来越亮,仿佛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

他抬起头,望向远方,

“这个萧羽,究竟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

他放下军报,走到一旁的衣架旁,拿起一件披风,披在身上。

然后,他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门外,一轮明月高悬,洒下银色的光辉,照亮了整个秦王府。

李世民抬头望月,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西秦,王世充,萧羽……一切都将按照孤的计划进行!”

他迈开大步,朝着远方走去,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李世民负手立于窗前,月光洒在他的玄色长袍上,勾勒出一道挺拔的身影。

殿内众人已散去,唯留他一人独对这寂静的夜色。

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萧羽”二字,一个马奴出身的校尉,却得到了丘行恭如此高的评价,这让他不禁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英雄不问出处……”李世民低声呢喃着刘文静的话,眼中精光闪烁。

他深知,乱世之中,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若是能将萧羽这样的人才收入麾下,无疑会为他的大业增添一份助力。

识人之明,乃帝王之本

他猛地转身,大步走到书案前,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刘文静”三字,而后略一沉吟,又在下方写道:“十日内,备齐二十万大军所需粮草辎重,送往陇西前线。”写罢,他将笔重重地搁在笔架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

“粮草乃兵马之命脉,此事万万不可有失!”李世民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知道,西线战事瞬息万变,粮草辎重必须及时到位,否则将会贻误战机,甚至会导致全军覆没。

他唤来侍卫,将写好的命令交给对方,吩咐道:“立刻将此令送至刘文静府上,不得有误!”

侍卫领命而去,李世民再次走到窗前,望着远方

“但愿他能以大局为重……”李世民心中暗自祈祷

他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担忧压下,再次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殷开山”三字,并在下方写道:“即刻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往晋阳,拖住王世充主力,不得与其正面交锋,只需虚张声势,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即可。”

写罢,他将命令交给另一名侍卫,吩咐道:“立刻将此令送至殷开山将军府上,不得有误!”

他心中暗道:“殷开山,你是我麾下最为骁勇善战的将领之一,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他再次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长孙无忌”三字,并在下方写道:“居中调度,密切关注长安动向,若有任何异动,立刻向我汇报!”

写罢,他将命令交给第三名侍卫,吩咐道:“立刻将此令送至长孙无忌府上,不得有误!”

他心中暗道:“无忌,你是我最为信任的谋士,希望你能稳住大局!”

最后,李世民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丘行恭”四字,并在下方写道:“晋阳新兵营中,有一名叫萧羽的校尉,此人颇有胆识,命你放手让他去做,随军出征,并密切留意他的表现,若真如你所说,日后必将重用!”

写罢,他将命令交给第四名侍卫,吩咐道:“立刻将此令送至丘行恭将军府上,不得有误!”

侍卫领命而去,李世民走到窗前,望着远方,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已经为萧羽的战场之路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就看他能否把握住这个机会了。

“萧羽,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李世民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也带着一丝考验。

他转身走向书案,拿起一卷兵书,借着月光细细品读起来。

夜色渐深,秦王府内一片寂静,唯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在静谧的夜空中回荡……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名侍卫匆匆走进殿内,单膝跪地,禀报道:“殿下,晋阳急报!”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兵书,接过侍卫递上的军报,展开一看,脸色顿时一变……“晋阳新兵营……哗变?!”

凛冽的北风呼啸着穿过晋阳校场,卷起漫天尘土,迷离了新兵们惶恐不安的眼神。

他们刚刚结束为期一个月的残酷训练,身上的汗臭味还未散尽,就被集合于此,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丘行恭,这位身经百战的大唐名将,此刻正站在高台上,手中握着一卷明黄色的诏书,面色肃穆。

“奉秦王令,着晋阳新兵营即刻开拔,随大军西征,讨伐叛贼薛举!”丘行恭的声音如同洪钟般响彻整个校场,每一个字都敲打在新兵们的心头,激起阵阵涟漪。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新兵们面面相觑,他们大多是些未经世事的年轻人,甚至有些人还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如今却要踏上危机四伏的战场,这让他们如何不感到害怕?

“西征?我们才训练了一个月,就要上战场?”一个瘦弱的新兵喃喃自语道,声音颤抖着,几乎听不见。

“是啊,薛举凶残无比,我们去了岂不是送死?”另一个新兵附和道,脸上写满了绝望。

恐惧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开来,新兵们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丘行恭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声音中充满了力量和决心:“我知道,你们之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心中难免会有些害怕。但是,你们要记住,你们是大唐的士兵,是保家卫国的勇士!你们的背后,是你们的家人,是你们的故土!为了他们,你们必须勇敢地战斗!”

丘行恭顿了顿,继续说道:“薛举残暴不仁,荼毒生灵,我们必须将其铲除,才能还天下一个太平!此战,不仅关乎大唐的安危,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死存亡!我们没有退路,只有奋勇杀敌,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充满了感染力,仿佛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新兵们心中的热血。

“为了大唐!为了家人!为了故土!”越来越多的新兵加入了呼喊的行列,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响彻云霄。

恐惧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熊熊燃烧的战意。

新兵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杆,他们不再是胆怯的新兵,而是英勇无畏的战士!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魁梧的都尉站了出来,他正是张彪。

“将军,末将请命为先锋,率领新兵营一千勇士,突袭陇西!”

丘行恭看着张彪,他知道张彪勇猛过人,而且足智多谋,是先锋的不二人选。

“好!张彪,我就命你为先锋,率领新兵营一千勇士,突袭陇西!记住,此战凶险万分,务必小心谨慎!”

张彪单膝跪地,拱手领命:“末将领命!定不辱使命!”他起身,转身面对着新兵们,高声喊道:“新兵营的勇士们,可愿随我一同出征,建功立业!”

“愿随将军出征!建功立业!”新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动地,气势如虹。

丘行恭看着斗志昂扬的新兵们,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知道,这支新兵虽然年轻,但却充满了潜力,假以时日,必将成为大唐的精锐之师。

“出发!”丘行恭一声令下,新兵们纷纷上马,跟随张彪,浩浩荡荡地朝着陇西方向进发。

尘土飞扬,旌旗猎猎,新兵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上,只留下丘行恭一人站在高台上,望着远方,眼中充满了期待……

“希望他们能平安归来……”丘行恭低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他转身,大步走向自己的营帐,他要为接下来的大战做好准备。

陇西,大唐与西秦的边境线上,一队人马正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夜色之中。

为首一人,正是张彪。

他手持长枪,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远处的西秦营地。

“将军,我们何时动手?”一个士兵低声问道。

张彪没有回答,只是举起右手,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夜幕已经降临,正是行动的最佳时机……

“传令下去……”张彪压低声音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