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依据是什么
书名:三十岁,我在用尽全力对抗焦虑 分类:穿越 作者:素心执笔 更新时间:2024-11-12 15:03:15
最近我一直在想,通常大家感到幸福的依据是什么,是现实发生的事有没有等于或者大于自己的预期/标准?
如果是按照这样去感受幸福的话,那幸福很大概率取决于一个人对于生活各个方面的预期,而通常预期又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媒体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说都不能算是合理的。
乐观的人,即使处在逆境中也能感受到幸福,肯定不是因为现实符合预期,而是他们的幸福取决于自己对于幸福的渴望和向往,取决于他们对于创造幸福和感受幸福的用心程度。
比如苏轼,仕途多次被贬偏远艰苦之地,依然让自己生活得有滋有味,甚至在暮年回看一生,说到平生功业,竟是提到了3次被贬之地。
而且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贫苦地区即使环境恶劣生活窘迫的人,每天都乐乐呵呵的,而一些即使锦衣玉食地位显赫的人,也难以开怀展颜。
人对幸福的感受并不完全取决于他的境遇,当然,境遇好坏对幸福的感受有直接的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心态才是决定性因素,你如何看待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你如何应对困境,你如何评价自己,你选择如何度过你的下一秒,你选择创造怎样的当下体验。
没错,也许问题依旧存在,依旧无法解决,想破脑袋也无济于事,除非逼迫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情,逼迫自己改变。
但是,如果你想活得更自在,你只需记得,你对于自己的每个当下,依然有选择,你可以把问题先放在一边,然后想清楚并决定自己要怎么度过每一天,开心还是不开心,顺心还是违心,禁锢还是自由。
不要去想你做不到的事情,就想你可以做什么,你做什么自己会开心,这个不行就换一个,如果有什么必须要做的却不想做的,也尝试在里面寻找或者创造可以开心的因子。
生活大多时候并不能顺心如意,除非这个人各方面的预期很低,比如:活着就行。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求,我们无法做到清心寡欲无欲无求,但我们可以把欲求简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满足自己,这并不困难。最怕的是总是自我为难,事事高标准,并且希望事事有回应。
我们要学会放过自己也放过生活,从当下的境遇里寻找积极的面向。
比如说失业意味着可以不用每天通勤上下班,拥有24小时的自由时间可以随便支配,做自己喜欢的、想做的事情。
失恋意味着可以不用勉强自己在内耗的关系里委屈自己,一个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被评判和束缚,不用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不用牺牲自己的时间去配合别人,还可以毫无负担地去认识新的人,建立新的关系。
所有的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方法,而是我们太执着于某种结果,放下执着,转变视角,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实际上,此刻人生唯一的问题是,我想拥有怎样的人生体验,以及我能做什么创造这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