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五章 培养稻苗 提供产量

书名:三国之多福霸业 分类:玄幻 作者:抑郁王者 更新时间:2024-12-21 20:46:20

换源:
 

  第五章培养稻苗提供产量

在大汉王朝,李晨的山寨里,随着造纸坊、印刷坊和酿酒坊的相继建立并投入运行,他开始着手于一项更为宏伟的计划——培育高产杂交水稻。在这个时代,水稻的产量极低,通常亩产仅能达到200斤,有时甚至低至100斤,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李晨深知必须先建造培育大棚。他参考了后世的农业技术,了解到在北方一年可以种植一季水稻,而在长江南北两岸可以种植两季,海南甚至可以达到三季。通过温棚培育,一年可以实现四次种植,不仅速度快,而且产量高。

李晨决定在山寨中挑选几个种植经验丰富的高手来协助他。他们开始着手制作种植大棚。首先,他们面临材料的选择问题。由于这个时代的限制,棚架无法使用钢管,只能用竹木来代替;塑料薄膜更是无从谈起,他们只能选择用浸油的布料来制作,尽管油纸是一个选择,但成本过于高昂,不切实际。至于固定大棚框架的地锚,他们用削尖的木头打入地下,然后用绳子来固定。

接下来是选择实验田,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稻苗的长势。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因此光照条件是关键。同时,水稻需要良好的排水系统,所以实验田必须选择在方便排水和引水的地方;当然,田地的平坦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第三步是搭建框架。他们将竹木削尖,打入地下,形成拱形结构,并用绳子将衔接部分固定。在拱形结构的上、中、下部分分别用直的竹木进行加固。在大棚的外围,他们同样削尖木头,打入地下,并用绳子将大棚与这些木头固定好。

最后一步是覆盖油布,同时留出通风口和进出门。油布不与左右两边相连,这样方便在白天翻盖,让稻苗进行光合作用。而左右两边的油布则固定在棚架上,确保大棚的密封性和保温性。通过这些精心设计和细致工作,李晨和他的团队为培育高产杂交水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种植大棚时,要确保结构稳固,能够承受风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同时,根据种植的作物种类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可能需要对大棚的规格和设施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在精心规划和准备之后,大棚终于建成了,接下来便是开始培育稻苗的重要阶段。

由于缺乏现代塑料培育盘,我们不得不采用传统的实木材料来制作培育盘。我们挑选了结实耐用的木材,经过精细的锯切和打磨,制作出了一批结实的实木培育盘。这些培育盘被整齐地排列在大棚内,准备迎接稻种的到来。

在培育盘上,我们均匀地撒上了精选的稻种,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着丰收的希望。撒种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淋上适量的清水,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得到足够的水分。随后,这些装满希望的培育盘被小心翼翼地搬入大棚,开始了它们的生长之旅。

与此同时,我们也没有忽视稻田的准备工作。为了确保稻苗能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长,我们开始了犁地的工作。传统的直辕犁在翻犁过程中显得有些吃力,泥土难以达到理想的稀烂柔软状态。这时,李晨灵机一动,想到了改进的曲辕犁。他计划在空闲时亲手制作出这种更高效的犁具,以便提高工作效率。

接下来是插秧的步骤。我们发现,如果采用培育稻种抛秧的方式,稻苗的分布往往不够均匀,这将直接影响到授粉的效果。因此,我们决定采用传统的插秧方法,虽然这需要更多的人力和时间,但为了确保稻苗的健康生长,这是值得的。

最后是施肥的环节。在这个大汉王朝的时代,化肥尚未发明,我们只能依赖于传统的农家肥。我们收集了各种有机物料,如动物粪便、绿肥和堆肥等,经过精心的发酵和处理,制作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农家肥。这些肥料富含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将为稻苗提供充足的养分,帮助它们茁壮成长。

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的准备和劳动,我们对即将到来的稻谷丰收充满了期待。每一项工作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大自然一定会给予我们丰厚的回报。

现介绍李晨团队选的几种制作农家肥办法:

方法一、堆肥

1、材料准备:收集各类有机废弃物,如农作物秸秆、杂草、落叶、厨余垃圾(不含油脂和盐分)、动物粪便等。这些材料是堆肥的基础,它们富含有机物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源。

2、制作步骤:

(1)选择一个通风良好、排水方便的场地。这样的场地有助于堆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同时也能防止雨水浸泡,影响堆肥质量。

(2)先在底部铺上一层干秸秆或干草,作为通气层。这层材料可以保证堆肥底部的空气流通,防止底部物料因缺氧而发臭。

(3)将准备好的有机废弃物分层堆积,厚度约20-30厘米,每堆积一层可以撒上一些草木灰或少量的尿素以调节碳氮比。草木灰和尿素的添加有助于调节堆肥中的碳氮比,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和发酵。

(4)堆好后,用稻草覆盖,以保持温度和湿度。稻草层可以防止堆肥表面水分蒸发过快,同时也能起到保温作用。

(5)每隔一段时间翻堆一次,促进发酵均匀。定期翻堆可以保证堆肥内部的物料充分混合,发酵更加均匀。

方法二、沼气池肥

1、材料准备: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这些材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是沼气池肥的主要原料。

2、制作步骤:

(1)修建沼气池。沼气池是发酵的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2)将原料投入沼气池。原料的投入需要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堆积,影响发酵效果。

(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厌氧环境下发酵,产生沼气和沼肥。沼气可以作为能源使用,沼肥则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

方法三、绿肥

1、材料准备: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绿肥植物,如紫云英、苜蓿等。这些植物生长迅速,能够快速覆盖地面,减少土壤侵蚀。

2、制作步骤:

(1)在农田中直接播种绿肥植物。播种时要注意密度和深度,以保证绿肥植物的正常生长。

(2)待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将其翻耕入土中,使其腐烂分解成为肥料。翻耕时要注意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绿肥的效果。

第三种方法是在犁地前使用。绿肥的使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在制作农家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和发酵过程。同时,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异味和病菌的传播。

水稻施肥分四个阶段:

1.在水稻插秧前,将肥料均匀撒施在田面,然后进行翻耕,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这一阶段的施肥是为了给水稻提供足够的营养,促进其早期生长。

2.在水稻插秧后7-10天左右,追施分蘖肥,以促进水稻分蘖。分蘖肥的施用可以增加水稻的有效分蘖数,提高产量。

3.在水稻幼穗分化期,追施穗肥,以增加穗粒数和提高结实率。穗肥的施用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4.在水稻灌浆期,视水稻生长情况追施粒肥,以提高千粒重。粒肥的施用可以增加水稻的粒重,进一步提高产量。

施肥并不是到时间点就施肥,要通过观察长势,肥力,时间点。施肥需要根据水稻的实际生长情况灵活掌握,不能机械地按照时间表进行。

1.掌握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水稻品种和目标产量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肥量,避免施肥过多或过少。施肥量的掌握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2.注意施肥时间:按照水稻的生长阶段和需肥规律,适时施肥,过早或过晚施肥都可能影响肥效。施肥时间的把握对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产量至关重要。

3.平衡施肥:注重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避免单一元素过量或不足。平衡施肥可以保证水稻的全面营养,促进其健康生长。

4.看苗施肥:根据水稻的长势和叶色,灵活调整施肥量和种类。如苗弱叶黄,适当增加氮肥;苗壮叶浓绿,减少氮肥用量。看苗施肥能够根据水稻的实际需求进行施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5.施肥均匀:无论是撒施还是条施,都要保证肥料分布均匀,避免局部施肥过多或过少。施肥均匀可以保证水稻各部分都能得到充足的营养,避免生长不均衡。

6.避免雨天施肥:以免肥料被雨水冲走,降低肥效。雨天施肥不仅浪费肥料,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第三次肥时,开始进行授粉工作,这是杂交水稻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首先,去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母本植株开花之前,工人们会仔细地去除母本的雄蕊,这一过程需要非常小心,以确保不会损伤到雌蕊,从而防止自花授粉的发生。去雄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以确保母本植株的柱头保持完好,为后续的人工授粉做好准备。

其次,授粉环节紧随其后。在父本植株上采集新鲜的花粉,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其人工涂抹到母本的柱头上。这个过程需要在最佳授粉时间进行,通常是在清晨,此时花粉的活性最高,授粉成功率也最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父本和母本之间的杂交,从而产生具有新性状的杂交种子。

第三,收获杂交种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杂交后的稻穗逐渐成熟。这时,工人们会仔细地收割稻穗,并从中提取杂交种子。这个过程需要非常小心,以确保种子的完整性和纯度。

最后,筛选和培育种子。将杂交种子种植下去,然后在后代中筛选出具有理想性状的植株。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多代的选育和鉴定,以稳定优良性状。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将作为下一次培育的种子来源。

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是周而复始的,包括筛选、培育、施肥、去雄、授粉、收割等一系列步骤。在每一轮的培育中,科研人员都会严格把关,宁缺毋滥,确保每一代的种子都能达到最优的标准。

在培育杂交水稻的过程中,防虫工作同样至关重要。在古代,由于缺乏化学杀虫剂,人们只能依靠物理方法来防虫。李晨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减少虫害。

放置诱虫灯:在稻田中安装诱虫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吸引并捕杀害虫。这种方法在夜间尤其有效,可以显著减少夜间活动的害虫数量。

粘色板诱杀:使用黄色或蓝色的粘虫板,挂在稻田中,可以诱捕那些对这些颜色有偏好的害虫。这种方法简单而有效,尤其适用于捕捉飞行能力较弱的害虫。

人工捕捉:定期巡视稻田,人工捕捉那些体型较大的害虫,如稻蝗等。这种方法虽然劳动强度较大,但可以即时清除对水稻造成直接伤害的害虫。

使用性诱剂:利用害虫的性信息素来诱捕雄性害虫,干扰其交配过程,从而降低害虫的繁殖率。这种方法对某些特定害虫特别有效,可以减少害虫种群数量。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环境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例如亚洲和非洲的阳光、水分、土壤等条件的差异,以及热带和寒带的不同环境条件,都会对水稻的生长和种子的质量产生影响。此外,种植管理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包括育苗、施肥、授粉等环节,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到水稻的长势和种子的好坏。

杂交水稻的培育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精心设计和持续不懈的努力。每一步都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的监控,以确保最终能够培育出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

在收割稻种之后,如何储存这些种子也成了一个问题。李晨团队为此采取了以下处理办法:

干燥处理:在储存前,确保稻种充分干燥,含水量控制在安全范围(一般为12%-14%)。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湿度过高会导致种子发霉或发芽,影响种子的储存寿命。

清洁消毒:储存容器和库房应保持清洁干净,并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害虫和病菌。这可以有效防止种子在储存过程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低温密闭:将稻种存放在低温、干燥且密闭的环境中,减少氧气和水分的侵入。低温可以显著降低种子的新陈代谢速度,延长种子的寿命。

分类存放:不同品种、批次的稻种要分类存放,避免混淆。这样可以方便管理和使用,同时也能防止不同品种之间的交叉污染。

定期检查:定期查看稻种的温度、湿度和虫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这一步骤可以确保种子在储存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潜在问题的发生。

放置防虫剂:可以在稻种旁边适量放置有效的防虫剂,但必须确保其安全性和合规性,避免对种子造成污染。

此外,培育杂交水稻种还需要记录每天的温度、湿度、授粉时间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分析水稻的生长情况和种子的质量至关重要。通过这些详细的记录,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水稻的生长规律,为未来的培育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数据支持。

在东汉的时光里,李晨经历了从造纸到印书,再到酿酒,培育稻种等一系列古代手工艺的实践。每项工作都耗费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些看似简单却又极其复杂的工艺中。

转眼间,五个多月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临近年关,李晨开始感到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他开始想念远在现代的父母,想象着他们是否已经开始忙碌地购买年货,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