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朝中议事,王沈;力压群臣
书名:三国刘谌:你可做个人吧 分类:历史 作者:起步略抖 更新时间:2025-04-17 09:05:59
朝堂之上,司马昭站在皇帝曹奂下方,目光如鹰,扫过文武百官,沉声道:“伐蜀失败,皆因火炮突然出现。诸位,有谁知道这究竟是何物?”
“大都督,伐蜀一事恐怕有高人相助,其中有两件蹊跷之事!”
“哦?沈大人请讲!”司马昭看向尚书王沈,催促道。
“第一,邓艾将军的书信,想必大家都看过了。后来细作来报,蜀国后主刘禅和大臣们都已做好投降准备,所以纵火之人并非成都本地人。”王沈说得头头是道。
“难道不是姜维派人纵火?”一位大臣疑惑地问道。
王沈目光如电,先是撇了一眼说话之人,旋即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道:“姜维得知消息,最快也是蜀国同意投降的第三天。他再派人回来,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六天左右。”他目光扫过众人,话锋陡然一转,“然而,第二日一早,邓艾大军就被大火所困!”
“对了,还有个疑点。大都督,可否宣那人上朝?”王沈拱手问道,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众人面面相觑,心中满是疑惑。那人是谁?
司马昭微微点头,算是应允。
“宣步弓手刘文铎上殿!”
不多时,一名步弓手稳步走进大殿。他身上的铠甲,还残留着被火烧过的痕迹,每一步都踏得小心翼翼,仿佛带着那场惨烈大火的余韵。
“起来说话,详细讲讲那天发生的事。”王沈看着小兵,目光中带着审视。
“小的本是邓艾将军军中的马弓手。那日蜀国投降,我军在距离蜀国十里外安营扎寨。”小兵声音有些发颤,“邓将军和三军将士都很高兴,宰杀了两头马犒赏三军。不过将军严令不许喝酒,所以当天并未饮酒。”
“当晚无风无浪,一切看似平静。第二天一早,正当我们整顿大军时,探子来报,说蜀国主刘禅在宫门口等着。”
“我军穿过七百里无人区后,士兵已不足一万五千人。蜀国城门大开,邓艾将军等人率先入城。”
“我们走在队伍最后面,刚要进入城门,就感觉脚下有水。奇怪的是,水并未结冰,还散发着一股从未闻过的味道,有点好闻。”
小兵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臣打断:“你说什么?水没结冰?”
殿中顿时议论纷纷,众人交头接耳,脸上写满了惊讶。
王沈高声道:“这就是疑点所在。蜀国皇帝投降时,早上温度极低,水袋里的水都冻住了,这极为反常。而且那味道也不对劲,所以我断定,这根本不是水!”
“不是水?那王大人认为是什么?”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这个暂时还不清楚,你接着说。”王沈示意小兵继续。
小兵咽了口唾沫,接着道:“又走了两三步,左侧突然有人拿着火把冲了过来。邓艾将军当即下令警惕。可就两个火把,大家没太当回事。”
“可火把一落地,瞬间就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势蔓延之快,前所未见。邓艾将军走在前面,瞬间就被大火吞噬。”
“我们在后面的士兵,拼命往外跑,才保住了性命。”说到这里,小兵忍不住哽咽起来,他的亲哥哥就在前面冲锋,被大火夺去了生命。
“由此可见,这‘水’绝非普通的水。我猜测,是某种易燃之物,而且我们从未见过。”
大臣们听闻,再次议论纷纷。若真有这等东西用于御敌,那可太可怕了!
“不过大家先别慌。再说第二个疑点,钟会将军与蜀国姜维对峙一月有余,为何在诸葛绪与钟会合兵一处,快要攻下沓中之际,突然冒出了火炮?”
众人满脸疑惑,眼中满是问号。
王沈扫视众大臣,又道:“这火炮威力惊人,远超现有武器。其原理类似投石车,但发射时响声震天。”
“若这火炮能提前使用,姜维早就用了,不是吗?”
这一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众人,包括司马昭在内。
“照王大人这么说,放火者和制造火炮的,是同一人?”司马昭神色诧异,脸上闪过一丝担忧,“那我大魏岂不是危险了?”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火炮的威力,他们可是清楚的。
“大都督,臣以为不必过于担忧。那日快攻下沓中时,那种易燃物品并未再次出现。我断定,制造它需耗费大量材料。”王沈顿了顿,继续道,“至于火炮,想必也有使用限制,否则姜维为何还屯兵沓中,不来伐魏?”
“精彩!王大人不愧是我魏国的骨干之臣!”司马昭听后,安心了不少,忍不住夸赞道。
众大臣也纷纷附和,王沈能在魏朝当上尚书,果然名不虚传!
“大都督,当务之急,是查明此事究竟出自何人之手,切不可轻易得罪此人。”
“还需派细作前往蜀国,专门研究火炮的制作方法。”
“报——”
司马昭正要说话,一声“报”打断了他。
“这是几日前,去往蜀国调查的贾大人送来的书信,大家看看。”
众大臣依次传阅,发现信中内容与王沈所猜八九不离十。
“和王大人猜的一样,虽然城中纵火之人还不能确定,但这火炮,确实是一个叫萧远的人所造。”司马昭看着众人说道。
“大都督,打算怎么办?”王沈问道。
“此人大才,可先用利益诱惑,不可贸然起冲突。”司马昭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若他冥顽不灵,就直接……”
不能为己所用,留着就是大患。
“至于伐蜀之事,只能先搁置,不可贸然出兵。”司马昭叹了口气,仿佛一瞬间老了几岁,“唉……伐蜀不成,还折损我一员猛将。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只盼蜀国姜维别来进犯,让百姓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请大都督保重身体!”众臣纷纷跪地说道。
此刻,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被众人彻底忽视。
经过两次皇位更替,司马家早已成为众人心中的主宰,只差一个正式登基的时机。
要是萧远没有改变历史,蜀国投降、江东归降,这天下早就是司马家的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