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酒楼趣事
书名:三国刘谌:你可做个人吧 分类:历史 作者:起步略抖 更新时间:2025-04-17 09:05:59
蜀国皇宫。
皇宫中,刘禅接到姜维的书信后,立即在内阁府召开小型会议。
参会的有光禄大夫谯周、侍中陈相继、尚书张燕和黄松林,他们都是朝中重臣,各自心怀鬼胎。
光禄大夫谯周,作为蜀国第一学者,又是刘禅的老师,在魏军兵临城下时,曾是主张投降的带头人。
侍中陈相继与宦官黄皓来往密切,朝中稍有风吹草动,黄皓总能先一步得知消息。
尚书张燕和黄松林则是先帝刘备托孤的重臣,二人忠心耿耿,相互扶持,才在黄皓的打压下勉强保住地位。
谯周上前一步,摸了摸花白的胡须,率先开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伐蜀的三路魏军已全部退兵。但他们极有可能卷土重来,臣以为我军应当乘胜追击。更何况,信中提到萧远制造的火炮威力惊人,若能善加利用,定能出其不意,重创魏军!”
“在下认为不可!”尚书张燕瞥了谯周一眼,眼中满是不屑。
自从谯周主张投降魏国,张燕对他的敬重便荡然无存。
张燕沉思片刻,继续说道:“如今魏国已见识到我军的强大,主动退兵。我们正好借此机会休养生息,推行屯田制度,保障军粮供应,减轻百姓负担。同时,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促进商业发展,增加国家税收。”
尚书黄松林也上前附和:“是啊,姜将军多次北伐,不仅未能取得胜利,反而进一步消耗了国力。当下,稳定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张燕和黄松林长期与百姓打交道,深知民间疾苦,因此更倾向于休战。
侍中陈相继偷偷看了黄皓一眼,心领神会,说道:“臣觉得,现在出兵伐魏并非良机。应当让姜维将军继续在沓中屯田,同时增兵绵竹,以防魏军偷袭。”
实际上,陈相继早已与黄皓等人串通一气,他们担心姜维回到成都后,会对宦官集团不利,所以想方设法将姜维留在沓中。
刘禅听了众人的发言,一时犹豫不决。
他既不想让姜维回朝,天天听他唠叨,又担心贸然伐魏会再次招来魏军的攻击。
思索再三,刘禅说道:“先这样吧,既然魏军已经撤退,就让姜将军暂时在沓中屯田。”说着,刘禅又看了看手中的书信,来了兴致:“至于这个萧远小将,立下了大功,朕很感兴趣。黄皓,你亲自去一趟,把他叫来见朕。对了,别忘了把那火炮也带回来。”
“啊……这个……”黄皓面露难色。
“什么这个那个的?朕的话你听不懂吗?”刘禅有些不悦。
黄皓赶忙弯腰下跪,磕头如捣蒜:“老奴是舍不得离开陛下,担心多日见不到您。不过请陛下放心,老奴一定把萧远和火炮带回来。”
“顺便把这封信交给姜将军。”
朝议结束后,黄皓阴沉着脸回到住处。
刚一进门,他就愤怒地挥起衣袖,“哗啦”一声,桌上的茶杯、茶壶被扫落在地,摔得粉碎。黄皓气得浑身发抖,脸上的肥肉跟着一颤一颤的,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萧远啊萧远,老夫本可以在宫里安享晚年,都怪你,害得我还要长途奔波。哼,等你来了,看老奴怎么收拾你!”
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成都百姓的苦难有一半都是他作出来的!
如今民间对他的恨意,那真是连石头都能咬碎。
这么说吧,要是这孙子敢大摇大摆走在成都街头,不出三分钟就得被愤怒的人群撕成碎片,连骨头渣都剩不下!就算给他派上八百御林军护驾,恐怕也是白搭!
华灯初上,成都城内的天香酒楼热闹非凡。店门口,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一边扯着嗓子招呼客人,一边手脚麻利地帮客人拴马、搬行李。
酒楼内,三个身着劲装、腰佩长剑的江湖客围坐在角落,聊得热火朝天。
“来,为姜维将军获胜,大破敌军干杯!”身材魁梧的络腮胡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这时,坐在一旁的瘦子眼珠子滴溜一转,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
“你们还不知道吧,击溃钟会、诸葛绪两路大军的,根本不是姜维将军,而是另有其人!”
这话犹如一颗炸弹,瞬间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络腮胡和另一个人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
瘦子见状,得意洋洋地拿起一个鸡腿,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想知道是谁吗?”
络腮胡心急如焚,一把夺过瘦子手中的鸡腿,催促道:“别卖关子了,快说!我听说魏国十五万大军折损了三万多,损失惨重。不是姜维将军,难道是诸葛丞相显灵了?”
酒楼另一头,靠窗而坐的两人原本正安静地吃饭,隐约听到这话,也放下了筷子,竖起耳朵,好奇地等着瘦子揭晓答案。
瘦子得意地笑了笑,贼兮兮地说:“据说是一个叫萧远的人。当时,用那个什么大炮,每一炮打出地上就出现一个十多米的大坑。魏军死伤何止三四万,至少六七万!”
“当真这么神奇?你亲眼所见?”络腮胡眉头紧皱,满脸怀疑。
“我老表就在军中,他亲眼看到的。当时……”瘦子话还没说完,起初的两名食客便匆匆下楼。
二人行至街巷阴暗处,身后丫鬟忍不住轻声问道:“小姐,人家还没吃完呢,咋地了?”
丫鬟是真着急了,东北话都整出来了,这也怪不得丫鬟,其父便是玄菟郡人,也就是现在的辽宁一带。
“我已反复告诫你,要称我公子!”前行之人语调清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口吻。
“此处又无人听见……”丫鬟小声嘟囔,话语里满是委屈。
前行之人似是想起什么趣事,脚步顿住,将草帽微微上抬,露出一张清冷且绝美的脸。
转身时语气缓和了些许,笃定道:“就是那个叫萧远的人,颇为有趣。前几日,我命吴伯探查蜀地大火一事,吴伯断定此事并非姜维所为,而是其身边之人谋划。今日听那三人交谈,想必此人就是萧远!”
丫鬟暗自揣测,还以为自家小姐心系魏国局势,殊不知,她不过是对这个叫萧远的人,多了几分别样的兴趣,这可是太少见了。
“咱们两个这就去沓中看看!”从小娇生惯养的司马清雪世面见了不少,可是向蜀国燃起大火给他的震撼,还从没有过,更想目睹酒楼中人所说的大炮。
丫鬟看了看渐黑的天色,犹豫道:“公子,天快黑了啊,道路崎岖,万一……”
“哪有什么万一,你没看那两个家伙么?”司马清雪凑近丫鬟耳边,目光落在阴暗处说道。
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那里有两个黑色人影,隐秘其中,与黑暗融为一体!
适逢乱世,王元姬担心女儿的安危,便让司马昭派两名死士,又找来高手吴伯,暗中保护女儿。
两人回到客栈取上行李,雇了一辆马车向沓中驶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