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曹操的心思
书名:三国:我成了曹操的致命毒药 分类:历史 作者:林金鸿 更新时间:2025-04-04 09:17:21
随后,他站起身,向曹操恭敬地拱手行礼:“晚辈有一个冒昧的请求。”
曹操微微颔首,“尽管说便是。”
曹宣伸出手指向那柄,“晚辈想求取这柄。”
“哦?”
曹操眉毛一挑,眼中有几分意外——或许他没想到曹宣提出的竟是这样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要求。
“大人,若是有了锐利的兵器,晚辈便能猎捕更多的猎物。”
曹宣补充道,但话锋一转,“不过,晚辈也明白,仅凭一只野鸡,换不来这样上等的。”
说到这里,他从怀中取出一块玉佩,双手呈递到曹操面前:“大人,晚辈愿意用此玉佩换取那柄。”
听闻此言,不仅是曹操和许褚愣住,就连周围的侍卫们也都满脸惊讶,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评价这位少年的行为。
曹操既然已承诺,又怎会在意区区一件?纵然是价值千金万金的东西,只要应允了,必然信守诺言。
而眼前的少年竟然只挑选了一件武器,还坚持等价交换,岂非白白错失良机?
侍卫们纷纷在心中为曹宣惋惜,觉得他错过了展现自己更大胆魄与智慧的机会。
然而,曹操最初的错愕很快被满意与欣赏取代。
“好!我答应你!”
曹操接过玉佩,笑道。
接着,曹宣又补充道:“大人,此玉佩乃是家母临终前留给晚辈的遗物。
如今不得已,才拿来与大人交换。”
他稍作停顿,声音里透着恳切:“但若晚辈日后尚存于世,愿以十倍的价格赎回此物。
还请大人为晚辈暂且保管。”
听到这话,曹操点了点头,低头细细打量起手中的玉佩。
曹操并非愚钝之人,单看这孩子的言谈举止就明白,他应该出身不凡。
寻常人家可教不出如此知书达理的小子。
因此,他对曹宣接下来拿出的物件充满期待。
可是,当曹操真正看见手中那块玉佩时,他的神情陡然一变——双眼圆睁,整个人似乎定住了般动弹不得。
许褚在旁见状,也不禁望向曹操手中的玉佩,轻轻呼唤两句:“主公,主公?”
曹操如梦初醒,抬起头看向曹宣,眉头微蹙,“小子,你刚才说这玉佩是从何得来?”
曹宣顿时愣住,不明所以。
这玉佩本是他母亲弥留之际交付给他的,也是家中唯一值钱的物件。
他曾想过将其典当变现,但因它是母爱的寄托,故一直留存在身边未动。
他早就察觉到眼前之人绝非等闲之辈,因此对对方邀请自己提要求格外慎重。
若只索要钱财或好处,他自然可以轻易获得,但这反而会使对方误以为他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孩子。
于是,他决定提出这样既实际又有意义的请求,以此证明自己的品性。
要给大人物留下良好印象,唯有摒弃一切贪婪念头。
因此曹宣提出等价交换,其实是在测试眼前的这位大人物是否在考验自己。
“大人,这玉佩是小子母亲留下的遗物。”
曹宣如此说道。
曹操瞧了曹宣一眼,再低头审视手中的玉佩。
“孩子,你可就一直住在山里?”
曹操询问道。
曹宣马上点头,并且伸手指向不远处。
“回大人,小子在溪水上游处有间茅屋,平时便住在那里。”
曹操听完轻轻点头。
接着说道:“你留下,玉佩我带走,若真有缘,他日还会相见。”
话音刚落,曹操没等曹宣再说什么,转身便往伏牛山下走去。
直到走得很远之后,曹操才对身旁的许褚交代道:“在这周围派些人保护这个孩子。”
尽管许褚不解曹操为何这么做,但依旧点头遵命。
随着曹操远去的背影,曹宣并未做过多举动,仅静静目送。
直到看不到曹操的身影,他才转身朝溪水上游方向走去。
手里还紧握刚刚得来的剑。
大约走了十分钟左右。
在上游处见到一个水潭,其旁建有一小草屋。
曹宣快步走到水潭边,先用清凉的潭水洗净双手,而后走向附近几根插着竹竿的地方。
细绳绑于竹竿上,另一端垂至水潭中。
总计五根竹竿。
经过逐一检查后,发现钓到一条大鱼。
拥有了剑自然更加便利,很快处理好鱼后放置到草屋顶部晾干。
完成这一切后,他回到草屋里躺下歇息。
躺在用干草堆成的床铺上,反复观赏着手里的剑,随后渐渐进入梦乡。
……
另一边,曹操下伏牛山后,立刻启程返回许都。
沿途归心似箭的他甚至让队伍超过身后的主力大军,令许褚带领少数轻骑兵以极速奔赴许都城。
经过多年修整后的许都如今初具都市规模,不过相较于拥有四百年历史的汉室洛阳与长安两大古都,尚显得差距甚远。
“闪开,快闪开!”
一路上许褚策马狂奔护卫曹操径直奔往府邸。
曹操到达府邸时,未等侍卫撩起马车帘子,他自己便急不可耐地将其掀开,径直朝大门走去。
他的手中紧握着一枚刚刚从曹宣那儿得到的玉佩。
进入府邸后,他直接朝后宅奔去。
由于曹昂战死,府内依旧悬挂着多条白绫以示哀悼。
在后宅里,丁夫人——曹昂的养母、曹操的正室妻子,正准备行李,显然打算离去。
丁夫人坐在软榻前,手捧曹昂的灵位,眼泪不断地从眼角滑落。
“夫人!夫人!”
曹操边喊着边跨入房中。
看到室内几个侍女忙着收拾行装,曹操略显惊讶:“夫人,这是要做什么?”
丁夫人抬起头,用带着愤恨的目光看着曹操:“曹操,今后我们恩断义绝。
你走你的康庄大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这番话让曹操呆立当场,侍女们也被吓得跪倒在地,脸色苍白。
稍许沉默后,曹操叹了口气:“夫人,您何苦如此。
我承认,子修的死与我有关,但我已经说过,一定为子修的!”
丁夫人狠狠地盯着曹操,眼底布满血丝:“?那又有什么用?就算你杀了张绣,子修还能回来吗?有何意义?如果不是你沉迷于张济小妾的美貌,子修怎么会这样!曹操,你好色成性,迟早会自食恶果!”
这些言辞大概只有丁夫人敢说出口。
换做别人,可能早已丢掉了脑袋。
被辱骂两句后,曹操也有些生气了:“好,你想走,我不拦你!但你先看看这个再说!”
曹操随即掏出那枚从曹宣处得来的玉佩扔到丁夫人旁边。
丁夫人转身看了看,拾起玉佩,仔细打量后泪流满面:“这是我儿子的玉佩。”
曹操深吸一口气:“我知道这是子修的玉佩,是他十四岁那年,你亲自为他佩戴的。
但我记得有一次你问过子修这玉佩哪里去了,你还记得吗?”
经曹操提醒,丁夫人似有回忆浮现,点头回应道:“我想起来了,当时子修说玉佩送人了。”
“这玉佩你是从哪找到的?”
丁夫人心生疑惑问道。
曹操心跳加剧却不急于解答她的疑问:“你先别管我从哪里得来,你还记不记得当时子修说玉佩送给谁了吗?”
见到儿子遗物,丁夫人本就疑惑不解,曹操这一提问更让她觉得其中似乎另有玄机。
经过思索后丁夫人点点头:
“当年子修说送给了一位姑娘,并说对她心仪已久,只是家中境况普通。
我当时还建议子修把姑娘带回来看看,可子修不愿意。”
“子修曾提到,若带回那女子,你也必然不会答应二人的婚事。
他说待时机恰当,便会把女子领回。”
曹操听后微微点头。
确实如此。
一个普通的女子如何能成为他曹操长子的正妻?曹昂性情纯良宽厚,绝不会辜负任何一位姑娘,因此便迟迟未曾将那女子领回家中。
“这玉佩……可是你从那姑娘处取来的?”
丁夫人忙问道。
曹操摇头,注视着丁夫人说道:“非也,此物是从一个孩童手中得来。”
“那孩子名叫曹宣。”
听到这里,丁夫人惊诧万分,赶忙从床边起身。
“你……你说什么?”
“是个孩子?”
丁夫人满面焦急。
原本丁夫人沉浸在无尽哀伤之中。
然而曹操突兀传来这个消息,如同黑暗中燃起一丝希望之火。
“真有孩子?”
丁夫人看着曹操。
曹操应声而答。
“子修出征前曾告知于我。”
“他在外有个女人,还诞下一子,计划凯旋后带回来让我瞧瞧。”
“但是……”
讲到这里,曹操痛楚地低下头去。
丁夫人紧咬嘴唇,拳头攥紧,想要责备几句曹操。
可看到曹操痛苦的模样,心下却又有几分怜惜。
毕竟也是失去了自己的儿子啊。
“你为何不早早说出?若是平时不过分严苛,子修早已将那女子带回!”
丁夫人凝视着曹操。
曹操抬眼望向丁夫人手里的玉佩。
“眼下再说这些亦无意义,那孩子……的确和子修甚是相似。”
曹操道。
“快带我去见那孩子,我要亲眼瞧瞧。”
丁夫人靠近拉着曹操的手说。
曹操摇头,“夫人莫要着急,我尚不确定那孩子是否子修之子。”
“那孩子唤作曹宣,约莫六七岁的年纪,容貌与子修很是相像。”
“但他称其母亲已然不在人世。”
“他的身份目前难以明确。”
“如今我的地位看似荣耀,实则四面皆是隐患,须得小心提防有心之人。”
虽说曹操现下借天子之名发号施令,风光无限。
实际上,正如曹操本人所言,局势确实危机四伏。
在朝堂之上,保皇派的势力盘根错节。
而朝廷之外,各路诸侯更是虎视眈眈。
吕布占据徐州,
袁绍盘踞河北,
袁术割据南阳,
刘表坐镇荆州,
西凉还有马腾在蓄势待发。
他们都想对曹操不利。
“夫人,我已安排仲康暗中派人保护那个孩子。”
“若那孩子真是子修的骨肉,我誓必将他抚养成人,并精心栽培。”
“但这件事必须慎重调查,丝毫不能懈怠。”
曹操叮嘱道。
丁夫人虽心急如焚,但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
所以只得强忍耐心,点头应允。
“子修之前可曾向你提起过那位女子是何处人士?”
曹操望着丁夫人问道。
丁夫人摇了摇头。
“子修大概是怕我去查探消息,所以半点线索都没有透露。
不过想必那位女子应在许都附近不远之处。”
丁夫人推测道。
听闻此言,曹操微微颔首。
要查明这事儿,并非难事。
“夫人,请给我三天时间。
三日内,我定当查个明明白白。”
原本丁夫人因赌气想要离去,可是如今出现了一个疑似曹昂后代的孩子,她就算想走也无从谈起了。
“好,我就等你三天,无论如何,你都要给我一个确切答复。”
因为曹宣的出现,丁夫人决定暂时留下。
夫妇二人的关系也由此得以缓和,这令曹操感到些许欣慰。
安抚过丁夫人后,曹操便离开了内宅。
“来人,速去传唤许褚。”
书房内的曹操,手握着一块玉佩,低头细看。
不一会儿,身着重甲的许褚步入书房。
“主公。”
许褚弯腰行礼。
曹操略一点头,让许褚落座。
“仲康,今日见到的那个孩子,你觉得如何?”
曹操问道。
许褚略一歪头思考片刻,随后低沉说道:“主公,那孩子年纪虽小,却是个难得的好苗子,性情纯良,若能细心培育,日后必成大器。”
听到许褚的话,曹操点头表示认同。
他对许褚的为人极为了解。
外表看起来许褚粗中有细,
实际上其心思细腻非常。
能给出这般评价,肯定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主公莫非有意收养那个孩子?”
许褚趁机追问。
曹操摇头否定。
继而凝视许褚问道:“仲康,若我说那孩子可能是子修的亲生子,你以为可信否?”
“啊?”
许褚当即瞪圆了双眼。
“主公……主公此话当真?”
“怪不得属下总觉得那孩子与大公子长得格外相像!”
许褚惊呼出声。
曹操摇了摇头,“目前尚无法确定。”
“但这块玉佩确确实实属于子修。”
“而且,那孩子的身份来历和子修当年之事也能互相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