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四十八章 即将震撼整个大汉诗坛!

书名:三国:开局获得系统满级功法 分类:历史 作者:香煎三文鱼 更新时间:2024-02-28 20:52:28

换源:
 

  不过刘辩对于蔡邕女儿的记忆有所偏差。

蔡邕的女儿叫做蔡琰,早就嫁过人了。

蔡琰嫁的是河东的卫氏子弟卫仲道,但是卫仲道死的早,她和卫仲道没有子嗣,便直接回家待着了。

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节奏来走。

蔡琰从蔡琰变成蔡文姬。

是在董卓和李傕之乱后,南匈奴的左贤王把她掳走,在北方生活了十二年,并生下两个孩子。

后来是曹操出面花钱从左贤王哪里赎回蔡琰。

经过这一系列的颠沛流离,蔡琰也最终成为了一些戏曲演义中的蔡文姬。

当然,这个时候的蔡琰还是孀居的寡妇。

此时的蔡邕规规矩矩的给刘辩行礼。

刘辩看了一眼蔡邕。

这家伙就是一个纯粹的大汉时代文官穿着打扮。

头戴进贤冠。

这种帽子前高后低,侧面透空。

穿着曲裾禅衣,一丝不苟的跪坐在席子上。

不过他脸上的神情是很激动的。

“那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是否陛下所作?”

刘辩还没发话,蔡邕就提前问道。

“大胆!”

张让见蔡邕如此没有规矩,当即开口训斥道。

“是朕所作。”

刘辩有些疑惑的看着蔡邕。

该不会遇到一位断袖之癖的老头吧?

这家伙看自己的眼神,有点奇怪,刘辩心里发毛。

“还请陛下将这首诗全部赐予微臣!”蔡邕从席子上起来,跪在地上磕头说道,“自臣听闻陛下之诗句,夜不能寐啊。”

“虽说陛下的诗不合现在的诗体,但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实在是妙啊!”

蔡邕身为这个时代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对于诗词当然有着他独到的理解。

这个时候的诗词,有四言,五言绝句。

但就没有七言律诗。

因为七言律诗是在南朝时兴起,在唐代定型。

大汉的时代,当然没有七言律诗了。

刘辩老脸一红,被蔡邕的这番吹捧,即使他脸皮再厚,也有点厚不住。

“此诗乃是朕在一处墙壁上看到,现将整句诗词给你吧。”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刘辩念完以后。

蔡邕当即呆立在原地。

张让差点动手打他了。

是刘辩制止了张让。

“妙啊!此等诗句,必能流芳百世!”

蔡邕这会儿那还顾得上其他,脑中只有一个念头,要借着这首诗,蹭一蹭名气。

于是乎,蔡邕看向刘辩的眼神火热。

“陛下,这首诗的名字是什么?”

蔡邕不觉得刘辩是从墙壁上看到的,他认为这是刘辩怕人诟病,而特意编出来的。

其实这首诗就是刘辩自己写的。

蔡邕已经替刘辩脑补好了。

“凉州词!”

刘辩也不管蔡邕怎么想,他想早点把蔡邕给打发了。

“还请陛下准许臣来誊写这首诗!”

蔡邕又开始磕头了。

蔡邕可不是那些虚有其表的家伙。

他精通音律,才华横溢,师事著名学者胡广。

除通经史、善辞赋之外,又精于书法,擅篆、隶书,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

所创“飞白”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

刘辩也不愿意让蔡邕失望而归,谁让他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自己呢?

笔墨上来以后,蔡邕握笔之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为之一变。

紧接着蔡邕开始在布帛上书写。

是隶书。

龙飞凤舞。

顷刻间完成了一副墨宝。

然后蔡邕在末尾留了一行小字。

“中平六年,蔡邕于皇宫内誊写圣上诗!”

这是蔡邕的小心机。

蔡邕一共写了两份,一份留在皇宫,另一份他准备带走。

怀着激动的心,蔡邕颤抖着揣着刚写好的墨宝便要走。

张让正要发飙,刘辩制止了他。

“送蔡爱卿出去吧。”

刘辩微微一笑,并不在意蔡邕的失礼。

蔡邕不但是个较为纯粹的文人。

而且在士人和大臣之中,也拥有较高的声望。

当代的大儒郑玄也同他交好。

这样的人,拉拢起来,肯定是有用处的。

不过刘辩不知道的是,蔡邕把这首诗带出去以后的后果。

大汉由此掀起了一场震撼诗坛的争论。

因为刘辩的这首诗不符合现有的体裁,守旧的人觉得是离经叛道,甚至是乱来。

但拥趸的人,觉得这是一场诗坛大变革。

刘辩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三辅的叛乱上。

毕竟这才是他的当务之急。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暂时缓一缓。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