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高顺皱了皱眉:“某不嗜酒。”
书名:三国:大米加盐,挥斥方遒吞天下 分类:历史 作者:心学之子 更新时间:2024-05-21 01:38:28
“洛阳周围平坦地也不少,就是咱要是想随便跑也得让道给那些大家子,哪像这儿随便跑。”
“这种地方养出来的马才叫好马嘛!”
后面负责搬运的工人也跟着笑了笑,坐在驴车和牛车上随手摘了几根草放在嘴里,听着这些大人说说笑笑,自己也吹着风。
粮食物资在董卓那里卸下来了一半不止,原本需要两条驴拉的车,现在一条驴都能空车拉回去。
多出来的牲畜代替人工拉车,工人躺在车上看着天空,除了草地有点抖,其他都还好。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邹豪忽然情不自禁的说出了这一段诗词,一边说着一边转头看着远处的高山,感受着天地宁静。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
诗词说出口来,风也吹动了他的头发,几个月未曾剪过的头发吹动起来飘荡不休。
……
几日之后,河内郡。
几天的时间,邹豪一群人紧赶慢赶来到了这里。
一路上流民时不时会出现在他们的路上,邹豪广施米粮,在沿途施粥,深受百姓爱戴。
短短几日时间,沿途跟着邹豪的人竟有几千人。
邹豪从中挑选了三百青壮年补充兵力,其余百姓都发放了几斤大米和一两盐,让他们各自散去。
一路上,邹豪时不时会停下来偷偷找个地方躲起来,过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出现,回来告诉手下自己以前藏匿的粮仓给他发现了。
众人一开始还觉得奇怪,为何邹豪会在野外这种荒无人烟的地方藏匿这么宝贵的粮食和盐。
几日下来几乎每次都会这样,众人也就不再惊奇,只是偶尔感觉这位年轻的老大真是越来越神秘莫测。
这一路走来路上除开刚开始那一日几千人以外,剩下的几日每天都要负责几百个人的吃穿用度。
有人随便算了一下,每天至少要花费三十斛米粮。
真要按照原先车上的粮食数量来吃,恐怕还没送过河内郡那边,这粮食就已经吃见底了。
可众人却发现自己这一些粮食不仅没有减少,由于自己老大沿途补给,居然还多了起来,当真是奇怪。
……
黄沙吹过,一声马儿呛鼻声哼的一下传了出来,黄沙吹在马匹的眼睛上迷住了它的眼,但却阻止不了它前蹄刨动。
骑在最前面的邹豪身着官服,长相颇为俊朗,身后背着一把砍刀和长枪。
而他胯下的马也是极为英武不凡,黑色鬃毛迎风舞动,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穿透常人看不清的地方,直接看向前方。
一行人拿着朝廷赐予的校尉令牌走进了城内。由于事先得知邹豪会过来,丁原手下将士并没有阻拦,反而是派出一支小队带着邹豪他们直接进入军营。
眼下朝廷多方势同水火,暗流涌动。
在几日前袁绍就已经偷偷写书让人安排丁原早些做准备,丁原也因此直接把办公地点从府中搬到了军营里面,粮草军械也已开始准备。
邹豪带着人一边往里走,一边观察的军营。
军营两旁军杖整齐,不少个子有七尺、皮肤暗黑的汉子在军营操练,虽说不如后世军旅那般严肃威武,但也足够震慑宵小了。
而且这些人训练有素,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一股彪悍劲头,显然都是实力不小的士兵。
邹豪心里暗赞:“好一座军营!”
这样一支军队拉出去,恐怕一万人就可以对付三五万数量的黄巾军了。
正当邹豪带着人缓缓前行时,不远处,只见一个身穿汉军精锐铁甲、背负长枪、腰跨宝剑的男子正骑着一匹骏马疾驰而来。
“来者可是邹校尉?”那名军士大喝一声,正气昂然的朝着邹豪方向看去。
看着这个身披精铁铠甲的男子,邹豪点了点头,一脸赞许的看着面前的男子:“这位兄台,在下就是邹豪,不知兄台可否告知姓名?”
听着邹豪问自己的名字,那人微微皱眉:“我乃丁将军麾下之人,你可以称呼我为高顺。”
“哦~高顺。”
邹豪拱手说道:“在下邹豪,见过高兄。”
说完之后邹豪又对自己身后的人吩咐道:“高兄素不喜欢饮酒,等会儿我等要是饮酒,千万别对高兄劝酒,免得伤了和气。”
高顺皱了皱眉:“某不嗜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