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他真的,我哭死(新书求支持)
书名:三国:曹家二爷,我哥魏王我魏帝 分类:历史 作者:我爱香椿芽 更新时间:2024-03-08 19:08:15
“杀!!!”
夏侯惇三人喝声刚刚落下,不远处的密林便涌出八千人,朝着徐州城蜂拥而去。
这之中,夏侯惇带的那三千精兵打头,琅琊五千守军居中,反倒是最能打的背嵬军居后,足见曹彬护犊之心。
但不管如何,喊杀声依旧响彻天际,仿佛能驱散黑夜,照亮黎明!
徐州城上的陈登看到这一幕,可谓是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当即目次欲裂:
“中计了!”
“快……快关城门,府君,回来!!!”
无奈陶谦已经纵马出城,即便此刻反应过来,拍马转身,也来不及了。
“哪里走?”
“嗖”的一声响,一杆黑枪投射而来,直接将陶谦的马钉死当场。
陶谦也自然落马,摔得浑身上下酸疼,等站起来,人还晕晕乎乎之际,就见一柄战刀在眼中无限放大。
“老贼看刀!!!”
“不……”
“噗呲”
陶谦只说了一个字,大好头颅就被夏侯惇斩下,鲜红色的血液在漆黑的夜晚,如注般喷涌。
紧随在夏侯惇身后的王刚顺势弯腰,捡起陶谦的人头,一边冲进徐州城,一边高声喝道:
“陶谦已死,尔等还不投降?”
杨再兴接着道:
“我主有言在先,只杀陶谦,不害百姓,尔等如若乖乖投降,性命自然无忧!”
到了这个时候,城墙上的曹豹才回过神来,慌忙捡起地上的弓箭,可拉开弓,却不知道射谁,只能转头看向一旁面若死灰的陈登:
“元龙先生,我们怎么办啊?”
陈登看着眼下的徐州城,陶谦已死,群龙无首,而城外那密密麻麻的伏兵,这会儿也大半入了城。
再加上杨再兴的话,徐州城的兵士们,一时之间都愣在原地,毕竟这时候再死战,也没有意义了!
纵然陈登谋略过人,此刻也只能摇头一叹:
“唉,胜负已定,降吧。”
…………
翌日,徐州城,郡府。
还是那个地方,啥都没动过,但一夜之间,主人却换了。
夏侯惇坐在原来陶谦坐的主座之上,看着堂下跪着的曹彬和站着的陈登,整个人至今还处于一片恍惚:
“不是,这就成了?徐州,这就到我们手里了?”
“而且还是零伤亡,苍天,这也太容易了吧?老子这辈子从没打过这么轻松的仗啊!”
堂下的陈登满面阴沉,可技不如人,他又能怎么办呢?只能看着眼前的夏侯惇,自叹不如。
心说曹操手下有这样智勇双全的大将,将来的成就一定不可限量,只可惜,自己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不错,陈登昨夜在城墙上虽让徐州众人投降,可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随陶谦而去。
在他看来,陶谦之所以会死,全是因为自己中了夏侯惇的将计就计,既如此,还何颜面活在这世上?
但就在这时,堂外却进来一人,年纪轻轻,陈登本不在意,直到这人冲坐在主座上的夏侯惇一声厉喝:
“下来!!!”
“是你坐的地方吗?想造反咋地?”
陈登双目圆睁,不敢置信的看着这年轻人,居然敢对夏侯惇这般说话?这家伙可不是好惹的主呀!
哪曾想?夏侯惇闻言,非但没生气,反而飞快站起身子,一边腆着脸冲这年轻人笑,一边还给他擦主座:
“哎呀贯之,你总算来了,快坐快坐,我都给你捂热乎了。”
曹彬这才满意:
“嗯,还算有点眼力见。”
夏侯惇当即大笑:
“哈哈……我哪里是有眼力见?我是心悦诚服啊!”
“这么说吧,从今以后,除了主公以外,你就是我夏侯惇平生最敬佩的人了。”
“毕竟我翻遍史书,也找不到一场零伤亡的大战呀,可照你曹贯之的计策,这徐州,当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
此话一出,如果说刚才陈登只觉得这年轻人背景深厚,此刻,则是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原来,所有的计策是此人所出,嘶,他到底是谁呀?
这么想着,陈登再细看曹彬,顿觉这人气质优雅,长得还有点小帅。
曹彬感受到陈登的视线,心中一动,表面上却故作不知,先瞅一旁的曹豹:
“你是何人?”
曹豹赶忙拱手:
“末将曹彬,参见明公,若明公不弃,今后愿鞍前马下,为明公效死力!”
曹彬摸着下巴:
“曹豹?嗯……没啥印象呀,罢了,看你也姓曹的份上,保留你之前的官职,这段时间,安抚好百姓,告诉他们,徐州虽易主,可我们老曹家比老陶家更爱民,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我保证,谁都饿不着,下去吧。”
曹豹双眼一亮,自是感恩戴德:
“多谢明……不,多谢主公!”
言罢,曹豹朝曹彬跪地一拜,便转身离去。
但这样的一幕落在陈登的眼中,却是不做好,心说此人还是年轻,不懂得收服人心。
可就在这时,只听一声惊咦:
“咦?你……您是陈元龙,陈登先生吧?”
“哎呀,这等大才,怎能不赐座?快,倒茶倒茶,大表哥,怎么不早点跟我说呢?”
“我若知元龙先生在此,必焚香沐浴,再换一身新衣服来见他呀!”
说到这,曹彬立马起身,明明就几步路,非要跑到陈登近前,拉着其的大手就一阵激动的摇摆:
“元龙先生,我素知您的大才,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凡响,吃饭了吗?快,准备美酒佳肴,我要跟元龙先生一醉方休!”
陈登一愣,这都什么情况?
“额,不不不,明公过誉了,败军之将,岂敢言勇?其实,在下本该昨夜就随府君而去,只是临走前,想要嘱咐明公,善待徐州城百姓。”
曹彬闻言,直接双眼垂泪:
“唉,元龙先生切勿这般,实不相瞒,我也不想杀害陶恭祖。”
“无奈贯之有个哥哥叫阿瞒,镇守兖州,拥兵数十万,脾气还不好,动不动就喜欢杀人全家。”
“所以,为防家兄领兵血洗徐州,斩了陶家满门,我只能先他一步,取下徐州。”
“而陶恭祖若不死,徐州兵士必然奋战,如此一来,两军在城中交战,百姓必然遭殃,现如今,以陶谦一人之死,换得徐州太平,我相信,陶恭祖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至于陶谦的家人,我必然善待,还望元龙先生原谅贯之这不得已之举,与我一起,镇守徐州!”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曹彬的无耻。
一旁的夏侯惇更是脑袋一歪,感觉有点不对,主公什么时候喜欢杀人全家了?还领兵血洗徐州,斩陶家满门,这当弟弟的怎么这样说自家亲哥?
不过转念一想,陈登这样的人才若能被曹彬收服,那一家人,曹操也就相当于得了陈登,既如此,以主公爱才之心,些许脏水,泼了也就泼了吧。
然而陈登也感受到了曹彬的无耻,还是一拱手:
“多谢明公美意,只是,元龙已无颜活在这世上。”
“叮咚”一声响,陈登话刚说完,曹彬脑海深处就响起了电子机械声——
【检测到宿主面临选择,系统开启】
【选择一:赐死陈登,奖励二十万精兵】
【选择二:留下陈登,奖励两千万石粮草】
这回,曹彬想都没想就选择了二,因为陈登是赐死不得的,更别说两千万石粮草肯定比二十万精兵好。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曹彬已经夺取了徐州,而光是徐州城的守军,就有五六万人。
之后招贤纳士,徐州各郡再来凑凑,曹彬身为一州之首,这可比之前更好招人,所以很快就能拉起几十万人的军队。
曹操之所以能在短时间招纳三十万青州兵,就是这个道理。
但粮草不行,日出作,日落息,哪怕是简简单单单一粒米,都是花费时间才能得到的,而若是粮草不济,人马再多,吃不饱又有什么用呢?
总而言之,粮草肯定是多多益善。
偏偏陈元龙此人,不仅有谋略,更擅于农事,若能让他真心归顺,总领徐州农政,那今后,曹彬攻城略地,关于粮草的问题,他就不用担心了。
再加上,曹彬已经想到,如何收服陈登了:
“既如此,贯之也不好强求,不过元龙先生的命,我是断断不敢要的,请君自行离开徐州吧。”
“唉,只可惜元龙先生这一去,这偌大的徐州,怕是要饿死无数人喽!”
陈登爱民如子,闻言自是大惊:
“嗯?明公此话何意?徐州城粮食充足,怎么会饿死人呢?”
曹彬肩膀一耸:
“现在是不会,可我昨夜夜观星象,如所料不错,不久,关中便要大旱,彼时田地颗粒无收,苦的还是百姓呐!”
曹彬这话可不是信口胡诌,当然,夜观星象是的。
可史书上有记,兴平元年,关中大旱,谷价腾贵,一斛至钱五十万,百姓易子而食,就连当时正在为兖州交战的曹操和吕布都因此罢兵,可见这灾祸程度!
而这,也是曹彬选二得那两百万石粮草的原因之一,唉,民以食为天呐。
陈登的反应也在曹彬的意料之中,一想到百姓受了饥荒,尸骨成堆,陈登就心如刀割,慌忙拱手道:
“明公,此言当真?”
曹彬毫不犹豫:
“自然当真,元龙先生若不信,可先留在徐州城,若是之后关中无大旱,元龙先生再离去也不迟。”
“可这段时间,还望元龙先生体恤百姓,暂领徐州农政,毕竟我们都是一群粗糙汉子,哪里懂得妥善种植农物呢?”
陈登闻言,思虑片刻,陡然正色道:
“明公,可否应我一事?”
曹彬大手一挥:
“先生但说无妨,便是要那天上的星星,我也想办法为您取来。”
陈登心中一暖,再度道:
“明公若应我此事,莫说暂领徐州农政,就是世世代代为明公效力,在下也绝无怨言。”
“那便是,关中若大旱,徐州粮食充足的话,请明公派人在徐州各地广设粥棚,让逃难至此的灾民们喝上一碗粥。”
曹彬嘴角一撇:
“那怎么行?”
陈登心中一沉,摇头苦笑,是啊,关中若大旱,徐州粮食就算充足,也该攒下为以后做准备,哪里还能施舍灾民呢?
但就在这时,曹彬却话锋一转:
“我不仅要让灾民喝上一碗粥,我还要把他们请进徐州,保他们这辈子,都衣食无忧!”
陈登浑身一颤,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到了什么,这会儿再抬头去看曹彬,只觉得其身光芒闪烁,耀眼之极:
“贤主哇,贤主啊,这就是我陈登梦寐以求的人呀!”
再无他言,陈登飞快拱手跪地:
“元龙,拜见主公!”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