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三十二章 灵云山论道(二)

书名:人仙剑客 分类:玄幻 作者:青霄九尾 更新时间:2024-08-24 12:45:08

换源:
 

  “给你。”

陆萧二人骑马回城的路上,陆剑尘将不莽给他的六品的灵石递给了萧媃。

“什么?”

萧媃疑惑的接过。

“不莽道友替他师妹还你的吧。”

“哦哦,对了,明天我们什么时候过来啊?”

“不莽道友说早上辰时就会开始内外论道了,我们卯时过半在千里行马行碰面?,如此骑马快一点两三刻的时间也就到了。”

“好,到时候你要参加吗?听他们说第一场更像是百家争鸣,各执一词?而且还有奖品。”

“应该是,到时候再说吧,要是有兴趣也许会参加吧?”

“你说明天会以什么题呢?”

“不知道,不莽道友也不清楚,只说可能和以往不太一样。”

“这样啊。”

声音渐行渐远,一路无事,进城后两人熟练的还马,约租凡马,告别。

是夜,躺在床上的萧媃突然想起陆剑尘送自己的盒子,放上灵石,点亮明月石,自储物宝物中取出那小巧精致的盒子,上下翻看发现有一道阵法,发现有一道阵法,阵法很简单,只要精纯的灵力就能解开,但要金丹的灵力。

萧媃很无奈,拿着盒子摇来摇去也没有什么声音,想用蛮力打开,毕竟只是阵法难解,盒子的材料很一般。萧媃很想问问陆剑尘里面是什么东西,但想想也知道陆剑尘不会告诉她的,只能抓着箱子在床上翻来翻去,越想越烦把箱子往床脚一扔。

“不管你了,等我金丹了再来找你算账,哼!睡觉睡觉。”

这边的萧媃抓耳挠腮,又是想了一阵才气呼呼的睡着,至于另一边的始作俑者——陆剑尘早已进入梦乡了。

......

翌日,太阳升起,陆剑尘和萧媃已到了灵云山脚将租的马匹暂放到山下千里行马行的铺子里,两人在城里碰面时已吃过早餐。此时离开始还有一刻多的时间,山脚的人已不多,大都到山顶看台找个好位置去了,不过还好,不语有说给二人留个好位置。

二人也不耽搁,运起灵力往山上赶去。紧赶慢赶,终于在开始前赶到了论道的会场。而不语正在大门口等着二人。

“欸呀欸呀,你们终于来了,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场下坐着一个书生,就等着公布论道的主题了。”

不等二人观察四周,不语看到二人上前就拉着萧媃进了大门,陆剑尘也只好紧跟其后。不语带着二人从侧面进了会场,来到一处看台,周围人不多,这一排只有不莽,还有一位背着长剑披头散发的青年模样的道士。

“小师妹,快过来,论题要公布了。萧道友,陆道友早。”

“知道了大师兄,萧哥,媃儿快坐。”

三人坐好,不语指着那青年模样的道士说:

“这是我二师兄,不执,二师兄这两位就是我和不方师兄在来时遇到的朋友,萧尘和陆媃。”

那青年点了点头示意没有说话,一旁的壮汉不莽也摸了摸脑袋,不语朝陆萧二人吐了吐舌头说道:

“二师兄就这样,话很少,还请见谅。”

“没事,在下萧尘,这位是陆媃,见过不执道友。”

二人向不执拱了拱手,不执也向二人行了一礼。

“咚!”

一声钟响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一位身着紫金道袍须发皆白的老者出现在主台的上空。

“长天宫欢迎各位道友来参加此次论道,老道混元子在此恭候大家,想必大家都知道论道的规矩,老道就不在此赘述了,此次内外论道的主题只有两个字‘天’和‘人’,老道我先开个头,是天先于人,还是人胜过天?”

老道看着安静的场下和场中低头沉思的凤羽学宫的学子满意的点了点头,回到首席静观全场。

场中的那学子沉思片刻后开口道:

“学生孔平”

“学生认为天既不先于人,人也不必胜过天,圣人言‘天人合一’,主张天地人乃至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学生孟迁”

“孔兄此言差矣,我倒认为‘人是要胜天的’,荀圣人的《天论》中就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地有常亦无常,天地变化是和人没有什么关系的。‘天地万物,各司其职。人之思治,各常其道,人道未易,国泰民安,人之思行,知制天命,天命之知,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天命之制,则在乎人焉。’”

“见过两位道兄,在下清旭道人”

“在下并不认同二位所言,‘天是先于人’的,小道读的圣贤书少,但小道修的是卜算卦象、求天问道之法,这卦象便是‘天’给予‘人’的提示,也是‘天’先于‘人’的表现。更何况还有‘天象’,‘天劫’等种种?因此天是先于人的。”

自第一位衣着华贵的学子开口,一粗布麻衣的学子反驳,之后又有一位道士加入其中,三人口诛笔伐,彼此互不相让,引经据典彼此反驳。

......

“头有点疼,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怎么越说我感觉我越乱啊。”

萧媃看到陆剑尘听的一脸认真扯了扯他的袖子问道。

萧媃求仙问道走的虽是道家路子,但并不是道观正统出身。虽入过学,但同样对儒家思想所知不多,至于在场并没有释家的思想,当然是因为这里的和尚早被除了名了。

陆剑尘看向萧媃,一副大脑当机的睿智模样,又看了看‘不’字辈三是兄妹,发现不莽瞪着眼睛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陆剑尘心想‘这人果然是不可貌相’,至于不执则不知何时闭目调息在一旁修炼起来,而不语则是晃着脑袋昏昏欲睡。

陆剑尘摇了摇头,看向萧媃说道:

“我先给你说说最开始他们所表露出的自身观点吧,第一个学宫学子是借用孔圣人对天人合一的理念而提出,天地人万物是平等的,没有谁先于谁,谁弱于谁,人与天地是为一体,自然而然二者是平等的;

第二位学子应该是荀子荀后圣人的门下学子,他以后圣的《天论》揭露天没有意识,只会根据一定的规律变化,而人不一样,人是能通过不断的努力而不断改变的,因此他认为‘人能胜过天’

至于那位道友,他则是以小见大,通过自己所修卜卦,卦象则是天,赋予的从而表明‘天是先于人’的,之后他又说‘天象’‘天劫’种种都是一种‘天’先于‘人’的表象。

从这三人的观点而言,那位清旭道人是最占优势的,他的观点是最具根据,源自自身所修之道,而那两位学子则只是借用圣人言,虽然圣人言更具有权威,但在这求仙问道中,摸清自身的道才是更重要的。”

“哦哦,那你呢?你认为‘人能胜天’?还是‘天先于人’?又或者‘天人合一’的平等?”

萧媃撑着问着陆剑尘。

陆剑尘深思片刻,回答道:

“都有吧,人是有运道这种奇妙的东西的,所以有种很罕见的法术能望人之气运,而气运这种玄妙的东西是真实存在,又能真实影响到人的,所以说‘天先于人’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同样的也曾有人打破这运势,挥剑指天,立于亘古,这就是所谓的‘人胜天’,但这条路很难很难,

因此有人研究出一种损人利己之法,借望气之术,夺他人之运道为己用,这有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一视同仁和平等,但问题是,人自生那一刻他的气运便是一个定数,一个有高有低的定数,而这又怎么说的上平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