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决沂、泗之水
书名:让你穿越三国你却跟着刘备搞截胡 分类:历史 作者:码字工大橘 更新时间:2024-06-07 22:24:58
翌日,李典、乐进引兵分别往沂水、泗水筑坝,等待命令。
许褚、典韦等将日夜挑战,使吕布不得分心。
一连七日,
李典、乐进蓄足水量,曹军移营后,趁夜决水而下。
沂、泗之水宛如两条游龙直奔下邳而来。
正如那句话,水火无情。
吕布军正在休息,毫无防备。
只能大水声犹如奔雷,轰隆隆而来,
惊醒了在沉睡的吕布军众将士。
吕布:“发生了何事?何处惊雷。”
“不知”
守卫回道。
“还不速去查看”
吕布呵斥一声,穿衣整甲,拿起兵刃往外而去。
他刚翻身上马,只见一条水龙,伴随雷鸣之声,往大营冲来,只在近前,月光映处,宛如白龙吟、
吕布心中大骇:这是,冬季如何会发大水?
但来不及他多想,因为大水已经到跟前,
吕布翻身上马,大呼众将撤军。
然后飞马便走。
吕布将士哪来的及反应,纷纷被大水淹没。
吕布逃到一处高地,看着下方不断奔涌而过的大水,
水中不时伴杂者吕布军将士的尸体,吕布心中无限愤怒。
他是心有死志不假,但他也吧希望自己手下兵卒死的如此没有意义,大丈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不是死在洪水之下。
而冬季哪来的洪水,定是那曹阿瞒所为。
吕布暗恨:曹阿瞒,你端不为人子。
就在吕布这里全军覆没的时候,下邳城中陈宫也得将士禀报,言大水入城,如之奈何?
陈宫大惊,上城投查看情况。
此时天已大亮,只见放眼望去皆是白水。
陈宫担心的往吕布扎营出看去,哪还看得起,眼中一切事物,尽被大水淹没。
大水过下邳而环城,下邳已经成为一处死地。
陈宫看着眼前的一切,想着城外的吕布,想到城外的百姓。
“曹阿瞒,你好狠的心,端不为人子。”
陈宫跟吕布,在不同的地方,说出了差不多相同的话。
陈宫查探情况后,连忙招呼士卒准备舟船,往吕布处查探情况。
若是有吕布消息,可速来报。
“将军,您不会也葬身在这场大水中了吧!”
天蒙蒙亮,吕布见到了一个本不该在此地见到的人。
“将军,快上船。”
“张辽,张文远,你如何在此处,你不是随扶摇去许昌了嘛?”吕布疑惑。
“将军,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将军上船先走,姑爷在东海等您。”张辽说着对着吕布就是躬身一礼。
“扶摇在东海,你们没去许昌?”吕布问道。
“是,姑爷接了主母等人就直奔东海,更命我等在附近收拢渔船,等候将军,姑爷还言。”张辽吞吞吐吐。
“还言什么?”吕布眼神凌厉。
“还言此战将军必败!曹军虽众,但粮草不济,拖布太久,必会使奇计,将军,将军不善谋略,陈公台智迟而缓,肯定想不到曹军会决沂泗之水,纵然想到,怕是大事已去。所以,所以。”
张辽还没说完,吕布就插嘴说道:“所以他就命你等,待我兵败无路可走后渡船来救。哈哈哈哈!好一个刘扶摇,好一个大汉宗亲。他就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下邳百姓,受这水淹之苦?”
张辽羞愧,但仍说道:“将军,姑爷说了,就算他派人通知您,您也不会信。而且,姑爷已经派人暗地里迁走了大部分百姓。
那些不愿意走的,不相信的,也只能,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吕布气急:“好一个听天由命,哈哈哈哈!好好好,不愧是我的好女婿。好一个刘扶摇,走吧,既然一切都在他的算计之内,吾还有什么好挣扎的呢!我倒要看看,我的这个好女婿究竟想如何。”
说完吕布携马登船,消失在这茫茫大水之中。
另一边,曹军乘坐准备好的船只攻城。
大水淹城,主将生死不知,吕布军兵无战心。
很快曹军入城,陈宫奔南门欲走,为徐晃所擒。
大事定后,曹操入城,收拢兵卒,出榜安民。
曹操:“可有擒获吕布?”
左右摇头:“并无。”
这时候徐晃解押陈宫到了。
曹操见了大喜,道:“公台别来无恙”
曹操见陈宫宛如分手多年的男女朋友,再次相见。
陈宫冷哼一声:“哼!曹孟德,汝心术不正,竟决沂泗之水,你致徐州万民于何地?”
曹操虽面有羞愧但仍辩道:“牺下邳之民可安天下之民,因何不为?”
陈宫:“狡辩。”
曹操道:“今日之事如何?”
曹操打心底还是想让陈宫投降的,虽然他知道这样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陈宫若投,对他的意义非凡,不说二人曾是挚友,陈宫等人更是在他困境的时候迎奉了他,更是背叛过他的人,若是这样的人物都能再回归他的部下,意义岂不重大?
陈宫冷哼:“有死而已!”
曹操心中不忍:“公台若死,公台妻子老母当如何?”
陈宫冷眼道:“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祀。老母妻子之存亡,全在明公尔,今吾被擒,但求速死。”
陈宫:温侯,且在黄泉路慢行,等等我这背弃之人。
曹操有些留恋不愿。
陈宫则不再给机会,大步而走,左右拦护不住,曹操目送之。
见陈宫远去引颈就戮,曹操叹道:“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但有怠慢者斩。”
下邳被破,陈宫身死,吕布失踪的消息传出,天下大惊。
徐州各地纷纷请表投降,不足二月,徐州之地尽归曹操所有。
吕布人至东海,听闻陈宫城破身死的消息,心中不由叹然:“公台,某对不住你啊!你不负我,吾亦不负你,待见完扶摇,吾当下去陪你。”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