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疑点重重
书名:秦王策 分类:历史 作者:醒酔 更新时间:2024-04-20 16:36:32
河阳的乱象让青年皇帝原定的迁都计划提前了。从登基伊始,新都洛阳就已经在修缮,对于皇帝而言,他少年时期便统兵伐陈,统掌江南,多年经营下,江南人心安定,百姓生活富足。想到江南,又想到河阳和朝内大臣,帝王不禁皱眉。到底要用多少年,才能打破门阀世家的禁锢,才能还天下百姓一个清明世界。
而河阳城里,韩山和秦叔宝倒是遵从着杨浩的话,在仔细校检河阳守军。一番对校姓名下来果然不出杨浩所料,河阳守军中不见数人。
跟着韩山和秦叔宝一起点校守军的县丞卢文贵冷汗直流。这河阳眼下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实在不是他一个小小县丞能承受的范围内。
而另一边,清晨小眠了一会的杨浩待用过早饭之后,便又投入了河阳城内的军务大计以及孟津大仓的事情,一整个人甚至比在路上的时候还要狼狈。午后的韩山还有卢文贵一起与杨浩议事,县丞卢文贵颤颤巍巍的说道:“回禀少郎君,经过下官和韩将军的校点,河,河阳守军确实不见数人。”一旁韩山道:“守军兵士凭空不见,实乃军中大事,末将认为当速禀来将军。速速去追查这些不见的兵士,逃兵一向为军营大忌。”
杨浩见两人说完之后,淡淡道:“韩将军何故认为那些人是逃兵,又想从何查起呢?”
韩山这才一脸窘迫道:“这,这末将也不知,不过此事兹事体大,还请少郎君速速秉明来将军和朝廷!这么大的事情,无论是末将还是卢大人,亦或是少郎君,恐怕都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
此时,一旁擦汗的卢文贵也是急急的复应道:“是啊,是啊,少郎君。兹事体大,我等应先秉明上峰才是。”
杨浩却坦然一笑,直面两人说道:“你二人难道在查的时候,就没有想想,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为什么要让你二人查河阳守军么?况且,我既然来了,我既然查了,两位大可放心,天塌下来,有我杨浩撑着。”
在后的两人听了杨浩的话,仔细思索了一会,只见二人已经头冒冷汗,末了卢文贵才颤颤巍巍的说道:“少郎君所想,实乃,实乃太过匪夷所思,下官等,闻所未闻啊!这,这孟津大仓被袭,本就是直达天听的大案,相信不日陛下就会委派大员来清查。少郎君此时提出如此揣测,岂不是,引火烧身。少郎君初来此地,何必担着这么大的责任呢?”
一旁的韩山,思及杨浩所说,心中思虑万千,而作为一个上位者的敏感性让他不由得想到对驻军的影响,在杨浩的提醒下,他也在回想,那个晚上,以及后来处理的种种,让他不得不信服杨浩的这种想法。在想通一切之后,他甚至有些不寒而栗,何人胆敢这样组织官军扮匪。这样的大规模行动,很显然是有组织有预谋的。
杨浩看着两人有震惊,有担忧,并不感觉奇怪。这种事情,放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新帝才登上大位不久,这种事情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动动脑子便知道这其中的组织者身后势力庞大,不言而喻。放眼整个大隋,普通军士或者平常人自是看不到其中的关键。如果说普通军士不了解这个事情的严重性倒是有可能,毕竟普通军士只管执行命令,不需要考虑旁的事情。但是,韩山和卢文贵两人也出身世家,就是脑子再笨,多想几次也能看懂中间的弯弯绕绕。
“两位,有什么想说的么?”
“末将,不敢妄言,但是,即使少郎君的推测是对的,现在也没有任何突破口去验证这个事情了!退一万步讲,即使有突破口,这背后的人,单凭少郎君,恐怕也必将是双拳难敌四手!”
“卢大人的想法呢?”
“卑,卑职,不敢妄言。不过,河阳的守军官军扮匪,卑职等难辞其咎。孟津大仓是河阳仓的主仓,河阳守军值守大仓,拱卫东都也是河阳县设郡尉的原因。洛阳城已经修缮了一段时间了。此番,少郎君刚来就遇见这种事,卑职以为,既然是直达天听,不如等陛下派人来查。”
“此案必会直达天听,但是,等待只会错失良机。韩将军是行军打仗之人,若在战场上,也会顾虑双拳难敌四手么?”
韩山竟让杨浩说的久久无语,他是一个行伍之人,何时起竟如此瞻前顾后。今日若不是杨浩点醒他,只怕他日两军对垒时也定然有所掣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