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2章 陌生城市的第一缕阳光

书名:破碎的囚笼:逃离与重生 分类:浪漫 作者:扯蛋的小张 更新时间:2025-04-22 23:02:06

换源:
 

  二十八个小时的火车旅程后,林小雨终于抵达了Z市。

踏出火车站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是与家乡完全不同的气息。这座沿海城市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淡淡的咸味,高耸的现代建筑与古老的街区交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各种各样的口音,一切都让她感到新奇而陌生。

林小雨站在车站广场上,深吸一口气,心中既兴奋又紧张。这里将是她未来四年的家,这座城市将见证她从一个懵懂少女成长为真正的成年人。

她拿出手机,打开地图,确认了前往Z大的路线。按照入学指南,新生应该先到报到处登记,然后才能领取宿舍钥匙。

乘坐公交车约四十分钟后,林小雨终于看到了那个在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校门——一座气势恢宏的石拱门,上方镌刻着“Z大“两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我真的来了。“林小雨轻声对自己说,眼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喜悦。

校园内人来人往,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的新生和陪同的家长。林小雨注意到,几乎每个新生身边都有父母或亲友陪伴,而她,孤身一人。这个认知让她心头涌上一丝苦涩,但很快就被对新生活的期待所淹没。

报到处设在体育馆,里面分设了各个院系的报到点。林小雨找到文学院的窗口,递上自己的录取通知书和身份证。

“林小雨,文学院新闻专业,“工作人员核对信息后,递给她一沓资料,“这是你的学生证、校园卡、宿舍钥匙和新生手册。宿舍是东区6号楼428室,你的行李可以坐校内摆渡车过去。“

“谢谢。“林小雨接过这些象征着她新身份的物品,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成就感。

按照指引,林小雨乘坐摆渡车来到了东区宿舍。6号楼是一栋六层的红砖建筑,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但维护得很好,窗台上摆放着各种绿植,给古朴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生机。

拖着行李爬到四楼,找到428室,林小雨深呼吸一下,轻轻敲了敲门。

门开了,一个戴着眼镜、扎着马尾辫的女生探出头来。她看起来很清秀,脸上挂着友善的微笑。

“你好,请问是新室友吗?我是刘小月。“

“你好,我是林小雨,新闻专业的。“林小雨有些拘谨地回答。

“快进来吧,我帮你。“刘小月热情地接过林小雨手中的一个包,将她引入宿舍。

428室是一个四人间,两侧各有两张上下铺的床,中间是一张长桌,靠窗的位置放着四张书桌。宿舍不大,但布置得很整洁,每个角落都显得井井有条。

“你是第三个到的,“刘小月指着靠门的一个下铺,“那是你的床位。上铺的章小琳已经到了,不过她去参加系里的迎新了。另一个室友还没来。“

林小雨环顾四周,注意到刘小月的床铺已经铺好了床单,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本书和一个小盆栽。

“你是哪个专业的?“林小雨一边打量着新环境,一边问道。

“中文系。我是本地人,所以提前两天就过来了。“刘小月帮林小雨把行李放好,“你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吧?看起来挺疲惫的。“

林小雨点点头:“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

“那你一定累坏了。要不要先休息一下?我可以帮你把基本的生活用品准备好。“刘小月关切地说。

林小雨有些感动,但也有些不好意思:“不用了,谢谢。我自己来就好。“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林小雨开始整理自己的物品。她发现自己带的东西其实很不完善——没有拖鞋、没有洗漱架、没有衣架,甚至连床单被罩都不合适。在家时,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母亲操心的,她几乎从未真正负责过自己的生活起居。

看到林小雨的窘境,刘小月主动提出带她去附近的超市采购必需品。在刘小月的指导下,林小雨买齐了生活用品,还学会了如何选择适合的床上用品和收纳盒。

“在宿舍,收纳最重要了,“刘小月笑着说,“四个人的东西都要放,如果不收拾好,很快就会变得一团糟。“

回到宿舍,在刘小月的帮助下,林小雨学会了如何铺床、如何整理衣物、如何使用公共洗衣机等基本生活技能。这些在家里从未接触过的事情,在刘小月耐心的指导下,变得不那么困难了。

“谢谢你,小月。“林小雨真诚地说,“我从来没有自己照顾过自己,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可能连床都铺不好。“

“别这么说,“刘小月温和地笑了,“每个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我刚上初中住校时,比你还笨手笨脚呢。“

晚上,宿舍的另一位室友章小琳回来了。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生,话很多,一进门就带来了满屋子的欢笑声。

“听说新生晚会很精彩,你们一定要去!“章小琳兴奋地说,“有好多帅学长!“

三个人聊着天,不知不觉到了熄灯时间。这是林小雨第一次在集体宿舍过夜,周围陌生的环境、其他人的呼吸声和翻身声,都让她感到不适应。她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凌晨两点,林小雨还醒着。宿舍里其他人均匀的呼吸声提醒着她,自己是唯一的“异类“。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涌上心头,她无声地流下眼泪。

就在这时,她听到轻微的动静,是刘小月从上铺爬下来,轻轻走到她的床边。

“还不习惯吗?“刘小月轻声问。

林小雨擦干眼泪,点点头。

“第一次住宿舍都这样,“刘小月安慰道,“我第一周每晚都睡不好。给,喝点水,会好一些。“

林小雨接过水杯,感激地看了刘小月一眼:“对不起,吵到你了。“

“没事,我本来就浅眠。要不要听点轻音乐?可以帮助放松。“

在刘小月的陪伴下,林小雨渐渐平静下来,最终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第二天是新生报到的最后一天,也是学校统一组织的迎新活动。林小雨和室友们一起参加了院系的欢迎会,认识了班主任和一些同学。与高中不同,大学的氛围更加自由开放,老师们更像是引路人而非管束者,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带着不同的口音和经历。

晚上回到宿舍,林小雨的手机响了。是家里打来的电话。看到屏幕上闪烁的“家“字,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接了起来。

“喂,妈。“林小雨轻声说。

“到学校了吗?“母亲的声音依然冷淡,但至少打来了电话。

“嗯,昨天就到了。学校很大,很漂亮。“

“宿舍条件怎么样?“

“还不错,四人间,有独立卫浴,就是有点小。“

“嗯。“母亲应了一声,然后是一阵沉默。

林小雨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等待母亲继续开口。

“钱够用吗?“母亲终于问道。

原来她关心的只是这个。林小雨心中苦涩,但还是回答:“够的,学校有勤工俭学的机会,我已经申请了图书馆的工作。“

“哦,那就好。“又是一阵沉默,然后母亲说,“你爸不在家,就这样吧。“

电话挂断了,短暂的对话结束得如此仓促,甚至没有一句关心她的学习和生活的话。林小雨坐在床边,手机依然贴在耳边,久久不能回神。

刘小月注意到了她的异常:“怎么了?“

林小雨摇摇头,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家里打来的电话。“

看出她不想多说,刘小月也没有追问,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提议:“要不要一起去食堂吃晚饭?我知道哪个窗口的饭菜最好吃。“

林小雨感激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在刘小月的帮助下,林小雨渐渐适应了集体生活。她学会了如何在公共浴室洗澡而不感到尴尬,如何在食堂点餐不浪费,如何使用洗衣机而不把白衣服染色。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从未独立生活过的她来说,都是全新的挑战。

与此同时,正式的大学课程也开始了。与高中不同,大学的课程安排更加灵活,有大课也有小班讨论,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林小雨发现,自己特别喜欢新闻写作和传播理论这两门课,授课老师都很有魅力,课堂讨论也十分活跃。

然而,集体生活的适应并非一帆风顺。一周后的一个晚上,宿舍里举行了一个小型聚会,邀请了同一层的几个女生一起聊天。在欢快的氛围中,林小雨却感到自己像个局外人。她不习惯群体交流,不知道如何插话,也跟不上大家的话题。

聚会结束后,林小雨独自一人坐在走廊的窗台上,望着远处的城市灯火出神。刘小月找到她时,她正在默默流泪。

“不喜欢热闹?“刘小月坐到她身边,轻声问。

林小雨摇摇头:“不是,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融入。我从小就不太会与人交流,在家里也常常被忽视,习惯了沉默。“

刘小月静静地听着,然后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节奏,不需要勉强自己。如果不喜欢大型聚会,可以从小范围的交流开始,比如先和我和小琳熟悉起来,再慢慢扩大社交圈。“

“你总是这么善解人意,“林小雨感叹道,“我真的很幸运能和你成为室友。“

“因为我也曾经和你一样,“刘小月微笑着说,“初中时我特别内向,几乎不敢和人说话。是我的室友一点一点带我融入集体的。现在,我只是在传递这份温暖而已。“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刘小月确实帮助林小雨一步步走出自己的社交恐惧。她会在课间介绍同学给林小雨认识,会鼓励林小雨在小组讨论中发言,也会耐心倾听林小雨的困惑和不安。

渐渐地,林小雨开始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她不再害怕与人交流,也学会了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她依然不是那种活跃在社交中心的人,但她已经能够自然地融入集体,表达自己的想法。

一个月后的周末,Z市迎来了入秋后的第一缕暖阳。刘小月提议带林小雨去城市的海滨公园走走。

站在海边,感受着和煦的阳光和清新的海风,林小雨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幸福。

“谢谢你,小月,“林小雨由衷地说,“如果没有你,我可能还缩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不敢面对这一切。“

“不用谢,“刘小月微笑着说,“这就是大学的意义,不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人。“

林小雨深以为然。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她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的是那些生活中的技能和智慧——如何洗衣做饭,如何管理时间和金钱,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远处,城市的轮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就像她逐渐明晰的未来。林小雨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座陌生城市给她带来的第一缕温暖阳光。

这一刻,她明白,尽管离开家乡的过程充满痛苦,但那个决定是正确的。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在Z大的校园里,她正一步步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回宿舍的路上,林小雨收到了王老师的短信:“小雨,适应大学生活了吗?记得,无论在哪里,都要做自己,追求自己的梦想。“

林小雨微笑着回复:“谢谢老师关心。我很好,正在学着独立生活。这里的一切都很新奇,也很美好。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阳光。“

是的,陌生城市的第一缕阳光,已经照进了她的心房。在这阳光的温暖中,林小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希望。这是她人生的新篇章,充满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