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极寒地狱,后勤噩梦!
书名:盘点十大血战长津湖,老李泪满面 分类:短篇 作者:杨老板你轻... 更新时间:2025-04-15 07:41:35
天幕的视角,暂时从炮火连天的前线移开,转向了那些在冰雪中挣扎生存的志愿军战士。
没有了激烈的战斗场面,但呈现出的景象,却比枪林弹雨更加令人心寒、窒息。
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是什么概念?
李云龙他们这些在晋西北过冬的人,经历过零下十几、二十度的冬天,已经觉得那是能冻掉人耳朵的酷寒。
但天幕上所展示的,是超越他们想象极限的冰封地狱。
镜头聚焦在一个年轻战士的脚上。
他穿着一双单薄的胶鞋,早已冻得硬邦邦,紧紧地粘在脚上。
当他试图活动一下脚趾时,脸上露出了极度痛苦的表情。
旁边的战友想帮他脱下来,轻轻一碰,那战士就发出了压抑不住的痛哼。
最终鞋子被勉强弄下,露出的脚已经完全冻成了青黑色,肿胀得像发面馒头,失去了知觉。
“操!”李云龙低骂一声,别过了头,有些不忍再看。
他自己的部队里,冻伤减员也是常事,但眼前这种程度,简直骇人听闻。
画面切换,几个战士围坐在一起,想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他们从怀里掏出的,是几个黑乎乎、硬得像石头的土豆。一个战士试图用牙去啃,结果只硌得牙齿生疼,土豆上连个印子都没留下。
另一个战士拔出刺刀,使劲去刮,也只能刮下一些冰冷的粉末。
有人尝试生火,捡来枯枝(如果还能找到的话),费力地点燃。他们把土豆放在火上烤,希望能烤软一点。
结果,土豆外面被烤得焦黑,散发出糊味,可里面掰开一看,依然是冻得结结实实的冰疙瘩!
饥饿,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掐住每个战士的喉咙。
寒冷,则像无数根冰针,扎遍全身的每一个毛孔。
“这……这还怎么打仗?”孔捷喃喃自语,他想象不出,人在这种又冷又饿的情况下,如何还能保持战斗力。
更致命的是,严寒对武器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一个炮班的战士,正费力地想把迫击炮弹塞进炮管,却怎么也塞不进去。
炮管因为低温收缩,卡住了!战士急得满头大汗(如果还能出汗的话),最后只能无奈地放弃。
步兵们也遇到了麻烦。一个战士拉动步枪枪栓,却发现枪栓被冻住了,纹丝不动。他用手哈哈气,试图焐热,但收效甚微。旁边一个老兵,犹豫了一下,解开裤子,用带着体温的尿液浇在枪栓上,冰碴融化,枪栓终于拉开了。
看到这一幕,李云龙的脸黑得像锅底。
这是对军人尊严的一种践踏,但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活下去、能打响枪,比什么都重要!
“他娘的!连枪都冻住了!这仗打得憋屈!”
天幕中,还展现了伤员的惨状。没有足够的药品,没有温暖的担架,甚至没有足够的绷带。
许多在战斗中负伤的战士,如果不能及时后送,往往不是死于伤势本身,而是死于零下几十度的低温!
他们躺在冰冷的雪地上,体温迅速流失,意识逐渐模糊,最后在痛苦和寒冷中无声地死去。
一个镜头里,几个卫生员抬着担架艰难前行,担架上的伤员已经没有了呼吸,身体冻得像冰棍一样僵硬。
“造孽啊……”赵刚痛心地闭上了眼睛,他无法想象这些战士和他们的家人承受着怎样的痛苦。
就在志愿军战士们与饥饿、严寒、死亡搏斗的同时,天幕快速切换了几个对比鲜明的画面:
“鹰酱”的营地里,士兵们穿着厚厚的派克大衣,围着篝火或汽油炉取暖。
他们打开C口粮罐头,里面有肉有饼干,甚至还有巧克力和香烟。
热气腾腾的咖啡从军用水壶里倒出,驱散着寒意。医疗帐篷里,伤员躺在行军床上,盖着毛毯,有军医在进行救治。
这对比,太过残酷,太过刺眼!
李云龙胸中的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整个指挥部都嗡嗡作响:“王八蛋!欺人太甚!这他娘的仗打得!一边是锦衣玉食,一边是冰天雪地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这后勤!后勤!到底是怎么搞的?!老子的兵要是也能吃上热饭,穿上棉衣,能让鹰酱这么猖狂?!”
他的愤怒,不仅仅是针对敌人,也包含着对自己国家当时国力孱弱、无法给前线战士提供足够保障的痛心和无奈。
古代时空,所有帝王将相都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们或许无法完全理解飞机大炮的原理,但后勤的重要性,他们是深知的。
汉武帝刘彻想起了漠北之战后,多少汉家儿郎因为粮草不济而埋骨他乡。
唐太宗李世民想起了玄武门之变后,迅速稳定关中粮仓的重要性。
宋朝的皇帝和大臣们,更是对缺少战马、后勤线漫长所带来的苦果有着切肤之痛。
岳飞看着天幕,长叹一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今同理!此非战之罪,乃国力之困也!然……纵处此绝境,此军竟战意不绝!何也?”
这个问题,也萦绕在所有观看者的心头。
是啊,在如此地狱般的境况下,这支军队,为何还能战斗?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