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十八章:大晋,王朝之耻,实至名归【求鲜花】

书名:盘点历代开国难度,大明竟第二? 分类:历史 作者:顺风快递员 更新时间:2025-05-02 16:26:04

换源:
 

  大晋。

司马炎深呼吸。

“二弟,你觉得当初父亲做的对吗?”

司马攸直接摇头。

“不对,很不对。”

“虽然这样说对不起父亲。”

“但是他当初千不该万不该杀曹髦。”

“就是杀,也不能用这种方式。”

“大哥,你应该知道。”

“因为这事,我们家族一直被其他群臣诟病。”

“刀枪是能杀人,但是杀不了人心。”

“这么多年,想必大哥你也清楚。”

清楚?

司马炎不要太清楚。

其实父亲早些年就想当开国之君。

可是无奈,太多人不同意。

不仅其他人,就是司马家内部也有很多不同意。

而原因之一,就是当街弑杀曹髦。

这事的影响太坏,让太多人觉得司马家喜欢过河拆桥。

你今天能杀曹髦,明天就能杀他们。

你还没当皇帝就如此嚣张,当了皇帝那还得了?

包括司马家内部,比如那司马孚。

作为和司马懿同辈之人,虽然年纪小不少。

但他的确是司马懿的族弟。

他当初是司马昭称帝的第一反对者。

为什么他会反对呢?

因为他也怕啊。

他怕司马昭当了皇帝后,会拿他开刀。

连皇帝都敢杀的人,杀他这样一个宗族元老,那也是一点压力都没有。

就因为这些原因,司马昭到死的那一天都没能称帝。

司马昭死后,他司马炎即位。

为了给老子擦屁股,他许诺了不少的利益给了其他家族。

就是为了去挽回一波人心。

这才让大晋的建立没有太多的阻力。

但是这也让这些家族的力量都得到了很大的增强。

……

“哎,父亲太冲动了。”

“如果他当初没有那么做,大晋的建立至少能提前十年。”

“这天下人,没有人是傻子。”

“那成济说到底就是冤死的。”

“连这样的手下都能灭族,那些家族心里恐惧也很正常。”

司马炎无奈的说道。

有些时候,一旦事情做了,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给这个后果填坑。

但这个坑太大了,填了十几年都还没填完。

别看大晋建立,但是那些家族可对晋朝没有什么归属感。、

不说大汉王朝,就连大魏王朝的凝聚力都比大魏强的多。

“大哥,是啊。”

“父亲的事,加上爷爷的事。”

“就这两条,便让我司马家无法像曹操一样收复人心。”

司马炎一楞,然后就明白了。

二弟说的是爷爷司马懿洛水之誓的事情。

当初,爷爷指着洛水发誓,只要曹爽愿意交出兵权,那么司马家肯定会优待与他。

因为这,不少曹魏的大臣都去劝说曹爽。

有些人,直接拿命作保。

司马懿不会杀他们。

这才让高平陵之变异常顺利。

可是没想到,曹爽刚交出兵权,司马懿直接来了满门抄斩。

这一幕,把无数人都看傻眼了。

而因为这,那几个拿命担保的大臣直接被气死了。

从那以后,司马家的任何誓言都无人再相信。

后来又遇到弑杀皇帝之事,更是让司马家的信任荡然无存。

哪怕到今天,司马家的威信在所有大臣的心中是远不如曹魏的。

这也是让司马炎非常无奈的事。

“哎,这方面父亲和爷爷真的不如大伯啊。”

“大伯处事,一向公平公正。”

“从来不用阴谋诡计,只用堂堂阳谋。”

“颇得其他家族的信任。”

司马悠也深表赞同。

和爷爷父亲的不同,司马师真的很有帝王之相。

如果不是早死,或许这大晋的未来会更好吧。

……

【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在后世流传的典故,说的就是诚济弑君之事。】

【表面上看,皇帝是诚济所杀,可是聪明人都知道这是司马昭的默许。】

【而成济也不过就是一个背锅之人罢了。】

【曹髦死后,司马昭立曹奂为傀儡皇帝。】

【此时的司马昭可以说是万人之上。】

【他距离皇帝的位置,只差一个名分而已。】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名分,却让他一辈子都没能拿到。】

【前有司马懿将洛水之誓当放屁,气死多位大臣。】

【后有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自那时起,司马家民心尽失。】

【无论司马昭怎么威逼利诱,众大臣就是不同意改朝换代。】

【而司马昭也因为这事,郁郁而终。】

【他一直想当一个开国之君,可惜却一直没能做到。】

【只能说他的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从司马懿洛水之誓时开始,或许司马家的结局就已注定。】

【在华夏数十位王朝中,晋朝的知名度,国力,威望都是众朝垫底。】

【而大晋的影响力,甚至不如一些割据政权。】

【比如那曹魏的影响力就比大晋高得多】

【王朝之耻,实至名归。】

……

“王朝之耻?”

“这大晋竟然如此不堪?”

“甚至连一些割据政权都不如。”

“这一统天下,到底统一了什么?”

嬴政面无表情的说道。

统一天下之功,本应是天大的功绩。

哪怕在差,也不可能比割据政权还差吧。

毕竟天下一统,百姓就不会受那动乱之苦。

再强的割据政权,也免不了经常打战。

就凭这一点,任何一个统一王朝的功绩那都得比割据政权强很多。

可唯有大晋,竟然是这么个结局。

他们到底在搞什么东西?

“陛下。”

“依臣之见,这大晋恐怕和那大隋一样都是短命王朝。”

“而且,那大晋的开国皇帝的能力肯定不如那杨坚。”

“隋朝也是二世而亡,可是杨坚的评价并不低啊。”

李斯在一旁分析着。

嬴政冷声道。

“这我自然知道。”

“我只是纳闷那大晋王朝到底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竟然如此不堪?”

“即便那大晋王朝也是二世而亡,但毕竟统一天下。”

“如此功绩,为何被后人这样评价的?”

这!

李斯一正。

他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这大晋也好歹是结束百年乱世。

再差也不可能差到这个地步啊。

哎,只能看看他们后来到底发生什么了。

……

“这怎么会呢?”

刘邦也是一脸的疑惑。

“那大晋怎么说也是一个统一王朝,有统一天下之功。”

“子房,你聪明绝顶。”

“你认为是何原因才会有这样的结果?”

张良想了想,笑道。

“陛下,你可还记得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

刘邦脸色一暗,他的心情有些不高兴。

这事在他的心中一直是耻辱。

堂堂大汉的天子,被匈奴大军围困在白登山。

还是给了无数的金银财宝才让匈奴退兵。

此等耻辱之事,张良为何要提起?

刘邦突然想到什么。

“子房,你的意思是那大晋皇朝也会败于那匈奴之手?”

“陛下,恐怕比你想的还要夸张。”

张良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场两场的胜利,并不能说明什么。”

“陛下多次败于项羽,然而垓下一战奠定我大汉之威。”

“天下人不会有人觉得陛下是失败者。”

“那大晋恐怕不仅仅是败于草原民族,更可能是王都被攻破,导致大晋的覆灭。”

“也只有如此,那大晋在后世的评价中才会如此之低。”

刘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如果真如你所言。那大晋就是我华夏民族的罪人。”

“堂堂中原王朝竟然被异族覆灭。”

“王朝之耻,名副其实。”

他大汉虽然不敌于匈奴。

但是匈奴想要覆灭大汉那只是痴人说梦。

张良看着天空,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

他不仅精通兵法韬略,也精通黄老之术。

“到底会是什么呢?”

“为什么那大晋的国运竟然如此之低?”

他刚刚测算了一下大晋的国运,那就是风雨飘摇之兆。

其动荡程度,比秦末还要恐怖。

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秦末之乱虽然短,但是其战争极为多。

而那大晋未来的混乱程度比秦末还要强数十倍。

数十倍啊。

这到底是有多大的乱世啊。

莫非又是一个春秋战国?

就在这时,他突然想到了杨坚。

“杨坚结束三百年乱世,这乱世不会就是大晋之后的时代吧。”

张良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但是很快,他就觉得自己的推测很合理。

“三百年乱世,群雄并起,异族肆虐,百姓只能沦为猪狗。”

“也只有这样的乱世,才能让大晋的统一之功变得荡然无存。”

“只是,那些草原民族是如何做到的呢?

张良还是不明白。

如果说在草原地区作战,那中原民族的确不是草原民族的对手。

他们人人皆兵,而且来去如风。

即使打不过,也可以从容逃走。

可是你让草原民族去攻城掠地,那太看得起他们了。

就他们那些骑兵,想要攻打那些高大的防御公事,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张良他是怎么也想不明白,那大晋到底是怎么被覆灭的呢?

那些草原民族又是如何去攻打这些高大的城池的呢?

他看着天空,只能等待接下来的发展了。

……

说说心里话啊,本来都打算切了,实在是前面三天一点数据都没有,无论是鲜花,评价票,月票都没有。

这让小弟心里产生了怀疑,是小弟写的不好,还是题材不行呢?

真的,小弟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今天都在琢磨新题材了,但是好几个书友发私信给我支持,打赏投月票,这让小弟有些于心不忍,又接着写起来。

小弟也承诺,只要大家愿意投数据,不管是鲜花还是月票还是评价票,只要看到数据在增长,小弟就又信心去写好。

只要还有书友愿意支持,哪怕一朵花,一章票就是小弟码字的最大动力,哪怕什么都没有,只要在评论区留个言也成。

晚上还有一更,尽请期待。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