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云长已死,是非对错我已无心解释。
书名:盘点国漫顶级魅魔!开局秦时嬴政 分类:短篇 作者:唐初二十一 更新时间:2025-05-07 22:26:53
【凡人修仙传世界】
一处灵气氤氲、禁制重重的洞府之内。
韩立盘膝而坐,原本古井无波的眼神,此刻也紧紧锁定在那渐渐黯淡的光幕之上,眉头微不可察地一蹙。
“这凡人界的帝王……倒是有趣。”
他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洞府中显得格外清晰。
“为兄弟情义,竟能动摇国本,甚至不惜赌上身家性命与整个国家的未来。”
韩立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在我辈修士看来,长生大道方为根本,七情六欲皆是束缚,大多需要斩断舍弃。”
“这位刘备,却似乎将这凡俗的情感,看得比天还大。”
他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膝盖。
“不过,光幕给予其九十八分的高评价,想必绝非寻常之辈。”
“只是这般深重的情感羁绊,于修行不利,于这帝王霸业,亦是福祸难料啊。”
韩立的目光深邃,仿佛在透过光幕,审视着那位远在另一个时空的帝王。
“他如今的处境,确实是两难。”
“复仇,则可能国破家亡,让无数心血付诸东流。”
“不复仇,则内心有愧,怕是道心都会蒙尘,让拥护他的臣民寒心。”
韩立结合自身的经历,开始推演刘备可能的选择。
“若我是他……身处那个位置,掌握一国之力……”
“或许,会利用这皇帝的身份和权力,在蜀汉境内,大肆搜罗可能存在的修仙资源。”
“比如,寻找深山中隐藏的灵草、灵矿,探寻古籍中记载的修炼法门,或是寻访可能流落凡间的低阶修士。”
“以此来提升自身……嗯,凡人帝王或许无法直接修仙,但可以用来培养一批忠于自己的、拥有超凡力量的秘密卫队。”
“或者,以此为筹码,去寻找一些避世的修仙宗门进行合作。”
“待到麾下拥有了足以碾压吴国的力量,再去谈复仇之事。”
韩立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毕竟,修仙界也好,凡人界也罢,实力永远是根本。”
“没有足够的实力支撑,所谓的复仇,不过是镜花水月,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罢了。”
“空有决心和愤怒,是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的。”
这时,一双温润如玉的素手,轻轻覆盖在了韩立的手背上,带来一丝柔软的暖意。
南宫婉不知何时已来到他的身旁,绝美的容颜上带着一丝柔和的理解。
她静静地听完了韩立的分析,然后柔声开口:
“夫君所言有理,实力确实是关键。”
“不过,这位刘备陛下,既然被光幕评为‘仁德’,且如此看重兄弟情义,想来他的行事,当与我辈修士的纯粹利己有所不同。”
南宫婉的眸光流转,看向光幕,带着一丝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悲悯。
“他心中的情义,恐怕不会允许他完全将复仇之事,寄托于虚无缥缈的修仙力量,或是漫长无比的实力积累。”
“而且,他身为凡人帝王,首要的责任,是守护他治下的万千黎民,维持凡俗世界的安稳与秩序。”
“他不能因为个人的仇恨,就轻易发动可能波及整个凡人界的战争,更不能将修仙界的力量,大规模地引入凡俗争斗,那会打破两界之间的平衡,可能引来难以预料的灾祸。”
南宫婉轻轻握住了韩立的手,声音愈发轻柔,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
“妾身猜想,他或许会选择一种更为折衷,也更为隐秘的方式。”
“比如,动用皇权,暗中招募一些愿意为他效力的散修,或是与某些信奉‘侠义’、愿意介入凡俗恩怨的小型修仙势力达成协议。”
“组建一支精锐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力量,专注于刺杀、破坏等行动。”
“寻找合适的时机,以雷霆手段,精准地惩处当年参与谋害关羽的关键人物,比如那个背信弃义的吴国将领。”
“如此一来,既能告慰兄弟在天之灵,宣泄心中的悲愤,又不至于全面开战,让蜀汉百姓免受战火荼毒,也算是对他肩负的江山社稷有所交代。”
“这或许,才更符合一位‘仁德’君主,在情与义、家与国之间的艰难平衡吧。”
不远处,另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文思月看着光幕,听着两人的对话,不由得发出一声轻叹。
“唉……”
她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无尽的感慨。
“情之一字,最是伤人,也最是动人。”
“这兄弟情义,重逾山海;这江山责任,亦是沉重如铁。”
“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抉择,该是何等的煎熬,何等的痛苦。”
文思月秀眉微蹙,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思索。
“或许……除了积蓄力量和秘密行动之外,这位刘备陛下,还会尝试其他途径?”
“比如,去探寻一些传说中的上古战场遗迹,或是先贤留下的洞府?”
“说不定能从中找到一些失传的强大阵法、兵书,或是能够提升凡人士兵战力的奇物、丹药?”
“以此来武装他的军队,提升蜀汉的整体实力。”
“又或者,他会放下帝王的身段,亲自去拜访那些隐居在深山大泽、不问世事的智者、高人?”
“向他们请教,如何才能找到一条平衡之道,既能不负兄弟,又能不负苍生?”
角落里,一直安静旁听的墨彩环双手不知何时已紧紧合十,抵在胸前,美丽的脸庞上满是虔诚的祈愿。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她低声念诵着,清澈的眼眸中充满了担忧与期盼。
“希望……希望这位刘备陛下,能够保持本心,做出最明智、最仁慈的选择。”
“千万、千万不要被无边的仇恨彻底吞噬了理智,最终走向毁灭啊。”
墨彩环抬起头,看向光幕,眼神中闪过一丝希冀的光芒。
“其实……是不是还有一种可能呢?”
“冤有头,债有主。”
“既然修仙界与凡俗界并非完全隔绝,那东吴那边,是否也有对应的修仙势力存在?”
“刘备陛下,是否可以尝试……通过某种途径,与东吴的修仙界进行沟通或者施压?”
“如果能够让东吴的修仙界出面,约束凡俗,或者直接要求他们交出当年设计杀害关将军的主谋和核心凶手。”
“让他们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这样,既能为关将军报仇雪恨,又能避免两国凡俗生灵的大规模伤亡,维护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蜀汉基业,还能维持两界之间的和平稳定。”
“这……这或许才是最两全其美的办法吧?”
墨彩环的声音虽然轻柔,但提出的可能性,却让韩立和南宫婉都陷入了片刻的沉思。
凡人修仙界,因为光幕的出现,也开始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解读和推演着另一个世界凡人帝王的命运抉择。
【三国演义世界】
一代枭雄曹操,正背负双手,昂然立于光幕之前。
他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锐利眼眸,紧紧盯着光幕中刘备那张写满了悲痛与挣扎的脸庞。
原本略显威严的嘴角,此刻却勾起了一抹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嘲讽与玩味的冷笑。
“哼!”
一声冷哼,如同寒冰碎裂,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刘、玄、德!”
曹操几乎是一字一顿地念出这个名字,语气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宿敌间的审视,有上位者的俯瞰,
“这泼天的兄弟情义,和你那好不容易从织席贩履挣扎到手的皇帝宝座、锦绣江山!”
“现在,就摆在你面前,让你选!”
“你待如何取舍啊?!”
曹操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
“你那二弟关羽,号称‘万人敌’,威震华夏,却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此仇可谓不共戴天!”
“若是你刘玄德,真如你平日标榜的那般重情重义,此刻必定是怒火攻心,恨不得立刻尽起蜀中之兵,挥师东向,踏平东吴,为你那好兄弟报仇雪恨!”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仿佛已经看到了那样的场景。
“但……那样正好!”
他的笑容变得更加森冷。
“你若倾国伐吴,蜀中必然空虚,后防必定松懈!这等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难道我曹某人会眼睁睁看着它溜走吗?”
“届时,只需遣一上将,兵出子午谷,或令张合、徐晃分兵袭扰汉中、巴西,你那刚刚建立、根基未稳的蜀汉,怕是顷刻之间便要后院起火,土崩瓦解!”
“哈哈哈!”
曹操忍不住发出一阵低沉而畅快的笑声,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随即,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更加锐利。
“可……若是你刘玄德,贪恋那九五之尊的权位,舍不得这来之不易的巴蜀基业,选择打落牙齿和血吞,强行压下这滔天恨意,对东吴的挑衅隐忍不发,放弃为你那义弟复仇……”
“呵呵……”
曹操的笑声变得充满了讥讽。
“那你苦心经营多年的‘仁义’招牌,你赖以凝聚人心、收服天下英雄的根本,恐怕就要彻底坍塌了!”
“连情同手足的兄弟惨死都能置之不理,天下人还会相信你的‘仁德’吗?还会为你效死命吗?”
“失了关羽这条臂膀,再失了人心这根基,你刘备,还能剩下什么?还能凭什么与孤争夺这万里江山?!”
曹操的目光如同鹰隼般锐利,死死地盯着光幕。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进,则国亡;退,则失心。”
“这简直就是一个必死之局啊!”
“孤倒要拭目以待,好好看看,你这个当年只会跟在孤身后捡便宜的织席贩履之徒,究竟会如何应对!”
“是选择轰轰烈烈地同归于尽,还是选择苟延残喘、遗臭万年?”
就在曹操心思百转之际,他身旁一位谋士,轻轻上前一步。
正是那位算无遗策、被誉为“王佐之才”的郭嘉。
郭嘉依旧是那副智珠在握的模样,轻轻抚着颌下的短须,狭长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与狡黠的光芒,仿佛早已洞察了这其中的关窍。
他微微躬身,对曹操说道:
“主公,依嘉之见,这位刘备,虽看似陷入了两难绝境,但其人韧性十足,绝非易与之辈。”
郭嘉的声音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他既重情义,也绝不会轻易放弃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基业。”
“毕竟,他能从一介布衣,在乱世之中屡败屡战,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其心智之坚韧,手段之灵活,隐忍之深沉,绝非常人可比。”
“所以,他既不会像莽夫一般,被愤怒冲昏头脑,立刻赌上一切去伐吴。”
“也断然不会像懦夫一样,完全放下仇恨,任由兄弟冤死而无动于衷。”
郭嘉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邃地看向光幕,仿佛在与画面中的刘备进行着无声的博弈。
“嘉以为,他最可能采取的策略,应当是……刚柔并济,谋定后动。”
“首先,他必然会以蜀汉皇帝的名义,发布檄文,昭告天下!”
“痛斥东吴孙权背信弃义、袭杀盟友、破坏汉室统一大业的滔天罪行!”
“将所有的道义制高点都牢牢占据,将自己塑造成‘为弟复仇、讨伐不义’的正义之师!”
“如此,既能宣泄国内的悲愤情绪,凝聚人心士气,又能争取天下舆论的同情与支持,尤其是那些对东吴心怀不满的势力,比如荆州旧部、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反吴力量。”
郭嘉顿了顿,继续说道:
“其次,他可能会派遣使者,以‘吊唁关羽亡魂、追究凶手责任’为名,前往东吴。”
“这既是一种政治姿态,表明自己并未忘记仇恨,也是一种试探。”
“试探孙权的态度,观察东吴内部的反应,刺探其军政虚实。”
“如果东吴示弱或者内部出现分歧,那便是最好的进攻时机。”
“与此同时,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郭嘉加重了语气。
“他定会在蜀中,厉兵秣马,整顿军备,选拔良将,加紧操练士卒,囤积粮草辎重,做好一切大战的准备!”
“将伐吴提升到最高国策的层面,将悲愤转化为强军的动力!”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时机成熟之时——比如东吴内部出现重大变故,或者我方(魏国)与东吴发生冲突,让他有了可乘之机——”
“他便会抓住这个机会,以‘为弟报仇、匡扶汉室’的双重正义旗号,御驾亲征,挥师东征!”
郭嘉的眼中闪烁着笃定的光芒。
“如此一来,出师有名,准备充分,上下同心,更能占据大义名分,最大限度地提升伐吴的胜算!”
“这,才像是那个屡败屡战,却总能凭借‘仁义’旗号和坚韧意志,一次次东山再起的刘玄德,会做出的选择!”
“既全了那看似不可能全的兄弟情义,又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战争的胜算和蜀汉的未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