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光临72书屋(http://www.72sw.com)。手机用户请访问 http://m.72sw.com

| 登录 | 注册

主题: 字体大小: 默认 特大

第十三章:盘点结束,乾隆打赏,宰和珅!

书名:盘点帝王扮演者:老戏骨们杀疯了 分类:历史 作者:天榜帝王 更新时间:2025-04-17 14:03:39

换源:
 

  大清。

空荡荡的金銮殿上,仅剩下乾隆和和珅二人,就连大内侍卫都被乾隆挥退。

“皇上,奴才有罪!”

和珅跪地叩头。

乾隆高坐龙椅一言不发。

“皇上,奴才揣摩圣意,就是罪该万死,奴才修改先帝爷的起居注,更是罪不可赦。”

“但请皇上不要连累奴才的家族,所有罪责,都是奴才一厢情愿,一意孤行,与家族无关!”

“万望陛下开恩呐!”

和珅被再次‘请回来’,心知是皇上改变了心意。

但他也只敢往坏了想。

只当是乾隆不想留他活路,更是要牵连家族。

乾隆叹口气,叹道:“你无罪,朕赦你无罪!”

“起来吧。”

和珅瞪大双眼,一脸的不可置信。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他喜欢揣摩圣意,但也正是因为喜欢揣摩圣意,所以,他也十分了解皇上。

刚才的皇上是盛怒之际,做不得假。

怎么会突然回心转意?

想不通吗,和珅也就不再去想,恭敬站起来,立在大殿上。

心中,对于伴君如伴虎一词,更是了解加深了几分。

就在此时。

一道声音投射进入乾隆的心间。

【乾隆皇帝演技盘点结束,身为乾隆皇帝本人,您可以发表自己的评论与看法。】

【您也可以根据您的满意度进行打赏,打赏将由剪辑者接受,万界视频网不抽取任何中间差。】

乾隆突兀瞪大眼睛。

盘点演技,把朕剪辑成这个样子,居然还祈求朕的赏赐?!

朕恨不得抄了你的九族!

【您的评论与赏赐将会与本视频同步播放至所有诸天万界。】

“和珅,你听到了吗?”

“啊?”

和珅一惊,整个大殿空无一人,静悄悄的,哪来的声音?

莫不是皇上受的刺激太重,以至于精神失常,出现了幻觉?

乾隆看到和珅的样子,也知道这声音只出现在自己心间,并不能被所有人听到。

他心中感慨万界视频网的强大的同时,也生出了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

既然这此事演技盘点,那么以后,会不会出现功绩盘点?

明君盘点?

如果多给这个剪辑者一点赏赐,是不是.

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多给一点赏赐,‘贿赂’一下剪辑者,也无伤大雅!

反正国库充盈的很!

量大清之物力,结剪辑者之欢心!

而且,所有的赏赐,都会被诸天万界的皇帝们知道。

如果自己太过抠门,岂不是让其他皇帝看不起?

难保他们不会再背地里编排,说乾隆帝穷,亦或者说乾隆帝心胸狭隘!

赏赐少了,坏处有二。

其一,显得大清国力不足。

其二,显得朕心胸狭隘。

而赏赐多了,好处多多。

首先,可以收买贿赂剪辑者,让他在下次剪辑中手下留情。

再次,可以彰显大清国力以及朕的心胸宽广!

历代皇帝看到了吧,大清乾隆帝,哪怕被人抹黑,哪怕被人批成庸君,依然不计较,依然大笔赏赐。

这说明大清国力强盛,令人惊叹!

这说明大清乾隆帝心胸宽广,不计前嫌!

定下这个主意后,乾隆把目光看向和珅,轻咳一声。

“和爱卿,你去准备些古董玩物,要精美,要贵重。”

“今日太阳落山前,务必送入宫中,朕自有用处!”

和珅眼眸一闪,欢喜应下此事。

这应该就是皇上给的惩戒了!

刚才触怒陛下,早就知道不会如此容易就过去。

皇上舍不得自己,同时又不能不给惩戒,所以找了个借口,让自己主动出点血,小惩大诫。

这样,就可以在不撕破脸皮的情况下,保全双方颜面,同时做出惩戒。

相比于被夺了顶戴花翎,哪怕是把整个恭亲王府搬空,也是值得的!

和珅脑袋滴溜溜的转,把圣意揣摩的歪出天际。

他告退回家,竟直接吩咐刘全,将家中珍藏的古董字画金银珠宝全部打包装箱,一箱一箱的运往皇宫!

......

大清。

康熙皇帝此时刚刚息怒,但看到天空上的评价之后,一股无名怒火从心里喷薄而出。

庸君!

大清帝国,居然出来个庸君!

而且,如此庸君,居然还有面目自称十全老人,自称一生完成十全武功!

简直厚颜无耻!

享用先辈遗泽,将功劳归功自己,真是大大的无耻!

这样的庸君,有何面目在皇位上安稳坐上六十年!

胤禛的年号是雍正么?

他倒是个明君,日后皇位可以传他,但弘历这个祸害,必须绝灭在自己手中!

“来人,起架宗人府!”

“朕要亲自会一会大清乾隆帝,问问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

大明。

朱棣看着空中的评判,面沉似水。

庸君,居然不是昏君么?

也对,乾隆帝虽然好大喜功,空耗国库,但在文治武功上,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其一,乾隆帝在位六十年,应该没有出现大纰漏,否则朝廷必将崩坏。

虽然晚年任用贪官,但毕竟人老昏聩,倒是有情可原。

其二,其平定叛乱,虽然是依靠国库打下的底子,但国库也是其治国而来,不算是外力。

虽然有仰仗先辈遗泽的问题,但也只能算是天时地利人和。

那么,自己算是什么?

造反出身,得位不正。

自己从没有管过内政,所有的皇权,几乎一大半都放在了太子身上。

而自己能够称道的,也只有开疆拓土的功绩了。

朕,会是明君么?

姚广孝看出朱棣的担忧,他早已劝解数次,但始终不能解开心结。

原因他也知道。

朱棣造反出身,得位不正。

当初,因为方孝孺痛斥他一声乱臣贼子,得位不正,就被株连十族!

这是古今未曾有过的惨案。

可见,在朱棣心中,一直想着做点什么来证明自己。

想着驾崩之后,后世人能给他一个好的评价。

至少,不要骂他是反贼。

至少,百年之后,他可以堂而皇之的面见阴曹地府中的父亲,说一声:儿子没给您丢脸。

在朱棣心中,他始终是大明的燕王,朱元璋的四子。

从未改变。

PS:停电了兄弟们,刚来没多久,求点鲜花月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