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套马
书名:帕米尔的风 分类:穿越 作者:范剑鸣 更新时间:2025-03-20 14:44:01
艾米丽和一群采风的文友离开毡房和草地,远远地上了河谷中的一条公路。她们泊在公路边的“路虎”轿车发动了,发出一声声轰响,马上被宽阔的草原稀释。帕米尔的风,今天是西北风,吹得草原天高云淡,天蓝地阔。
艾米丽是不是“帕米尔的风”?这群人是怎么来到塔依尔的草原的?吴娥想向塔依尔打听艾米丽。但吴娥回到毡房一看,塔依尔已经喝醉了,倚在箱子边睡着了。这时依布力说,吴娥妹妹,罗娟妹妹,我们今天牛粪也捡了,牛奶也挤了,下午我们去放牧吧!
吴娥和罗娟高兴地答应了。依布力跟阿帕说起了放牧的事,阿帕说,你们是尊贵的客人,怎么敢辛劳你们呢!你们如果愿意就去骑骑马吧,你们看,那边站着两匹儿马,你们去套住它们,过来会巴扎赫会回来,你们跟他一起玩吧!
三个人于是离开毡房,朝草场中小马驹走去。天蓝得像要融化的冰,洁白的云朵像是跑到天空的马驹,懒洋洋地停在河谷的峰顶上。
罗娟边走边问,依布力姐姐,午宴时塔依尔弹的是库姆兹我知道,但他唱的是什么呢?我一点听不懂,只是觉得好听极了!依布力说,塔依尔唱的是英雄史诗《玛纳斯》开头的句子,翻泽成汉语是这样的:
这是祖先留下的故事,
我们怎能不把它传唱;
这是先辈留下的遗产,
代代相传直到今天。
假若不唱这英雄的赞歌,
何以解除我心中的忧烦?
只要唱起先辈的英雄故事,
优美的词句就会喷涌不断……
罗娟又问,塔依尔唱的曲谱是哪里来的呢?依布力说,《玛纳斯》是一种说唱的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讲述了英雄玛纳斯带领40位勇士抗击外敌、保卫家园的故事,但说唱人会有不同的曲调,有的是清唱,有的会伴奏,有的是合唱,有的是独唱,一般来说,能说唱完几段完整故事的歌手,我们就叫他玛纳斯奇,奇,就是说唱歌手。
罗娟说,塔依尔是玛纳斯奇吗?
依布力说,是,又不是。我们柯尔克孜,人人爱唱歌,人人爱跳舞,塔依尔只是能唱几段,算是自娱自乐吧,算不得是玛纳斯奇,但游客听到塔依尔能唱几段史诗,也把他称作玛纳斯奇,他自己也不加纠正,乡亲们也不加纠正,反正说唱的是玛纳斯,就让游客们叫去吧。游客们喜欢塔依尔的牧场,喜欢塔依尔的库姆兹,喜欢塔依尔唱上一两段,反正也没时间听完整的《玛纳斯》。
吴娥问,你们注意到了吗?刚才那群年轻的女游客,听上去有个叫艾米丽的,好像不是一般的游客,特别喜欢听塔依尔唱《玛纳斯》,是怎么找上来的呢?依布力说,等下塔依尔酒醒了,可以问问他自己。
三人边说边走,一会儿就到了小马驹身边。儿马一匹黑骏马,一匹是黄骠马。吴娥兴奋地摸摸小马驹说,我小时候也喜欢小山村的河湾里放牧,也喜欢和小牛玩,只是我们赣南不像这个大草原平坦,可以策马扬鞭,有一次我尝试爬上小牛装做牧童的样子,但走了几步就被摔了下来!才知道“牧童横牛背”是诗人想象的,是需要长久训练的,大多数牧童横不了。
罗娟笑着说,在我们汉族,骑牛的是老子,骑马的关公,你可以试试小马驹!吴娥说,我去年和爸爸妈妈去过伊犁旅游,我尝试过骑马,只是牧马人在背后护着我,我尝试了一下,马背奔腾的感觉真好!罗娟又笑了,说,你是在重温那首歌吧,“让我们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小红书上大量这样的游客和配曲呢!
依布力不大懂两个妹妹在说什么,但知道两人想骑小马驹,就说,这小马虽小,可野着呢,不能随便骑上去,我们柯尔克孜的巴郎子,听说以前六岁就会被父母送上马驹,任凭孩子哭喊,任凭小马乱奔,直到巴郎子一身血汗地回到妈妈身边,才算是长大了,当然也有许多回不来的孩子。
吴娥说,依布力姐姐,我想骑马,怎么办呢?依布力说,我们先套住马,有了缰我就可以牵着马,你骑上去就不会有危险了!依布力指着缰绳,跟两人讲了一下套马的方法。吴娥笑着说,这是最原始的套马方法吧?电视里的套马,都是套马杆一甩,就套住了奔马!
依布力说,那是高难度的技术活,是训练有素的套马汉子干的,一般人做不来,怎么办?只能用简单的办法了啊!就像你刚才说的,“牧童横牛背”,是诗人的想象,大多数人是横不了的,这是一个道理啊!
罗娟赞叹说,依布力姐姐真了不起,一下子就知道“牧童横牛背”这句诗了!
依布力笑着说,这有什么可赞叹的,我爱人就是汉人的,孩子从小跟着学唐诗,我也跟着学呀,什么“春眠不觉晓”呀,什么“床前明月光”呀,什么“谁知盘中餐”呀,我都听熟了!再说,我们现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都推行国语教学,我们幼儿园不是以教说话为主吗?我和吴娥就尝试着班里教教唐诗,比教一般的说话,有意思得多呢!
罗娟说,这可是个好办法!儿童学唐诗,既是学国语,又是学说话。吴娥,那当然,唐诗中不只有“春眠不觉晓”,还有“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你知道是谁写的吗?
罗娟想了想,摇了摇头。依布力笑着说,这是你们汉族的大诗人李白呀,这是《塞下曲六首》中的诗句,如果不是和吴娥搭班,我也不知道这些。吴娥说,错了,李白不一定是汉族的诗人,也可能有草原人的血统呢,他五岁前就在西域,说不定还听过你们的史诗《玛纳斯》呢!
罗娟惊叹说,有你们这样的好搭档,我看这阿克陶的幼儿园,会比我们内地的幼儿园小朋友都要强哦!
吴娥说,这就是我们要来支教的理由!只是我们的教学还在试验中,我们到时要申报一个幼儿园国语教学的试验项目。唐诗中可好多塞下曲啊,我要多找些写草原和塞上的诗歌,这样阿克陶的孩子们就更容易理解!对了,你有空帮我一起找啊,你不是会写歌吗?也可以把它们谱成歌,就更好了!
罗娟说,好啊,我也要在中学开展唐诗传唱活动,我不是跟你说过吗,当年我就是听了《经典咏流传》中梁俊老师的故事,选择去梅江边支教的!
吴娥,我当然记得,央视舞台上,梁俊老师和贵州孩子们合唱的《苔花》,也感动了我,也是我来新疆支教的一个动力!孩子们的语言学习能力非常强,你们有没有注意,现在阿克陶的小朋友都会国语,小手拉大手,成了小小的翻译家。有一次我们去阿克陶县城的巴札,要向一位柯族老人买巴仁杏,但老人家听不懂,幸亏身边的孩子懂得,于是当了我们的翻译。
依布力说,我感觉呢我们教幼儿园的孩子就像套马,套这种小马驹,就要用简单的办法,比如学习国语,唐诗就是一根套马绳。
依布力说罢,从一根桩子上取下大圈缰绳,一头给罗娟,一边自己拉着。两人向相反的方向走开,像是要拔河。缰绳并没有绷紧,两人拉着朝小马驹跑去。谁知道小马驹看到缰绳拦了过来,赶紧一跳,让了过去,缰绳扑空了。
两匹小马驹跑了起来,吴娥大声喊着,马儿跑了,这下可怎么办!依布力说,不要紧的,我们就像玩跳绳游戏,不紧着一时的。说着,又指挥罗娟继续拉好绳子围过去。又对吴娥叫道,你负责赶马,把小马驹往这边赶吧!
蓝天的天空下,宽阔的草地上,顿时人喊马欢,一起热闹了起来。无论三个城里来的教师怎么扑腾,都无法把小马驹套住。吴娥懊恼地说,看来骑不成小马驹了!
正在这时,吴娥突然听到一声口哨,啾啾地响起,小马驹朝远处的一个小孩子跑去。吴娥大声喊道,不好,马要撞伤那个孩子了!她正要前去追赶,只听依布力说,算了,不用追了,是马驹的小主人来了!吴娥之定睛一看,马驹们果然跑到孩子身边停住了,任凭小主人抚摸。巴郎子翻身上了黑骏马,轻轻一夹,马驹就朝依布力跑来。
依布力喊道,巴扎赫,你怎么回来了?你不是在村委会看打球比赛吗?巴扎赫说,依布力老师好,我在村委会跟小伙伴玩了一个上午,下午还要回来看我的另一个小伙伴,我的小马驹!说罢,朝小马驹驾驾地发布指令,小马驹欢快地奔跑起来。
吴娥笑着说,我们三个人都拿小马驹没办法,不如一个巴郎子啊!
依布力说,这个巴扎赫,原来跟爸爸妈妈在一起,跟爷爷奶奶在一起,跟这些小马驹在一起,当然熟悉了小马驹。爸爸进城当居民种草莓,在阿克陶城里安了家,他有一阵子就是不肯进城读书,死活要跟着爷爷在乡镇里读书,爸爸求我一起去动员了好久,才答应跟着姐姐进了城里的学校。
罗娟若有所思地说,这巴扎赫也会唱《玛纳斯》吗?
依布力,柯族的孩子当然自小听惯了,少则一段两段,多则一章两章。罗娟说,我看你们的国语说话课里,除了塞下曲,还可以增加英雄史诗《玛纳斯》,选一些译成国语的段落,像唐诗一样教给幼儿园的孩子,这《玛纳斯》说不定就像巴扎赫嘴里的调子,能吸引小马驹的呢!
依布力说,罗娟妹妹的主意可真是好!
不一会儿,巴扎赫骑着小马驹跑到了三人身边。巴扎赫说,你们想骑马吗,我来帮你骑上!依布力说,吴娥老师想骑一骑,但这小马驹野性,怕摔坏人!巴扎赫说,没事,这马听我的!
吴娥像小时候在小山村骑牛犊一样,小心翼翼地爬了上去。巴扎赫吹着口哨,指挥着小马慢走地走了起来。吴娥慢慢挺直了腰身,感激地抚着小马驹,说,谢谢你,巴扎赫,今天我终于一个人骑上了马背,比“牧童横牛背”还快乐!
吴娥下来后,罗娟也上去,绕行了一圈,过足了上马骑行的瘾。罗娟下来后,依布力对巴扎赫说,奶奶说要把小马驹套住拴在木桩里,你看,我们大人套马是用缰绳,而你用嘴就行了,你可真行啊!
巴扎赫说,依布力老师,当初你叫我进城,我就是担心爷爷奶奶套马辛苦,所以我想留在牧场里啊。依布力说,你的理想就是当一个牧民吗?像爷爷一样?巴扎赫说,我不清楚自己的理想,我就想跟着马儿在一起、在草原上!
吴娥听了巴扎赫的话,突然想起了艾米丽所说的“最后的牧民”。于是问巴扎赫,你喜欢爷爷的牧民生活,还是喜欢爸爸的农民生活?巴扎赫像突然被问住了,歪着脑袋想了很久,最后说,我都喜欢,又都不喜欢,我喜欢跟学校的同学们在一起,但我最喜欢大草原!
依布力笑着说,当初我就问过你,你留在牧场,跟着爷爷奶奶一起,一年四季要转场,离乡里的学校那么远,怎么上学啊!巴扎赫笑着说,当初我就跟你讲过,我骑着小马驹去上学!
依布力说,我可听到你姐姐说了,你们那次上学差点迟到了!
原来,巴扎赫和爸爸还没有进城之前,一直和姐姐在乡镇的学校上学。有时候,爸爸没有空骑着摩托车送两人去学校,就让巴扎赫骑着小马去。一路上,巴扎赫骑着小马,但心猿意马,看到泥地和砾石中支起了一棵棵棒状的“锁阳”,就停下马来说,姐姐,这是“不老药”,可贵重了,能卖好多钱啊,我们挖一些吧!巴扎赫不管姐姐同不同意,就下马挖了起来。
姐姐急得无可奈何,不时在一边催促弟弟。一会儿,巴扎赫的书包塞了“锁阳”,两人重新上马去上学。小马载着两姐弟走啊走啊,来到一条河谷。石滩斑驳零乱,河水哗哗流淌,小马不知道河水深浅,一时不肯过河。
这可把姐姐急坏了。这时,正好有人骑着摩托车送孩子上学,于是把姐姐一起载上了。姐姐叫巴扎赫一起坐摩托,放小马自己回家,但巴扎赫就是不肯。姐姐无奈地坐上摩托车走了,丢下了巴扎赫和小马驹在河边。
小牧民与小马驹之间,为过河而展开了一场斗争。小马驹一次次探蹄前往,又在河水边退缩。巴扎赫夹住马驹,大声叫唤,倔强地勒着缰绳,把小马驹策往小河。他认定小河流水不深,完全可以策马而过。他批评马驹说,你就算当不了玛纳斯的阿克库拉,但至少要像一匹马啊!
阿克库拉,是英雄玛纳斯的座骑,巴扎赫自小听惯了,于是信口开河地拿来鼓励自己的小马驹。
巴扎赫固执地驱策,终于打动了马驹,马驹终于淌过了小河。巴扎赫骑着马驹来到公路边,看到姐姐还坐在公交亭上等车,得意地说,你看,还是我的阿克库拉厉害吧,不比你的摩托车慢多少!
姐姐说,去学校还有一段路,你真是要骑马上学吗?等下看能不能跑过公交车!巴扎赫说,我知道的,学校不让骑马,我会让马驹自己回去的。阿克库拉走远了,巴扎赫像猴子一样爬上公交车亭,直到心爱的小马驹不见了踪影,才从亭子上溜下来。
姐姐周末回到家里,跟爸爸告了一状,从此就不让巴扎赫骑小马驹上学了。后来,姐姐进了阿克陶的第六实验小学,巴扎赫想赖在牧场,但爸爸和爷爷都没有同意,但是答应到了周末一有机会就回牧场看望小马驹。
依布力说,巴扎赫啊,你在阿克陶城里呆了一年了,还想着你的阿克库拉吗?今天你就好好地陪陪它们吧!对了,你要不要今天跟我们一起回城里呢?巴扎赫说,我明天回城,不跟你们一起走!
三个老师跟巴扎赫告别,回到毡房去。天色已经不早了,三人准备跟塔依尔告别,踏上返城之路。这时,塔依尔已经醒了。吴娥问起艾米丽,塔依尔说,是村委会指派她们找来的,我也不知道她们是谁,艾米丽吗?不认识,她们就是帕米尔高原的一阵风,我怎么知道她们的名字呢?
吴娥笑了笑。和罗娟、依布力一起出了毡房。